开郁种玉汤加味在不孕症的临床应用体会

时间:2022-07-19 12:06:49

开郁种玉汤加味在不孕症的临床应用体会

育龄女性婚后同居二年以上,有正常性生活,没有采用任何避孕措施的情况下,配偶生殖功能正常,未能成功怀孕者称“原发性不孕症”。《山海经》称“无子”,《千金要方》称“全不产”。如曾生育或流产后,无避孕而二年以上不再受孕者,称“继发性不孕”《千金要方》称“断续”。我用开郁种玉汤加味治疗肝郁型不孕症二十余例,疗效显著。

1 病因病机

有观点认为,冲、任、督三脉主妊娠,冲脉虚则血海灌注不能,胞脉空虚或损伤则见不孕;任脉损伤或虚衰不足,会影响阴经发育而发病,元阴不足则人的生长、发育及生殖功能衰退而不孕;督脉主持一身之阴气,故其为病主要致宫寒不孕[1]。而肾虚者则不足,生殖功能低下,天葵不能按期而至,冲任不盛,胞脉不荣,则月经失调,不能成孕;肝肾同源,肾藏精,精生化血,是人体生长、发育、生殖的基础,以充养胞宫,提供摄精成孕的场所;肝藏血,主疏泄,调节气血阴阳,为孕育之枢纽。肾阴不充,肝失所藏,疏泄五度,又及肾病,二脏互累,则致肾虚肝郁之不孕[2]。

2 中医辨证分型:肝气郁结型不孕症临床症状可见,婚久不孕,月经或先或后,经量多少不一,或经来腹痛,或经前烦躁易怒,胸胁胀痛,精神抑郁,善太息,舌暗红或舌边有瘀斑,脉弦细。

3 组方:

开郁种玉汤由当归、白术、白芍、茯苓、丹皮、香附、花粉组成。经行腹胀腹痛、胀痛加青皮、川楝子、柴胡。经行不畅,经色紫暗,有小血块加益母草,赤芍,鸡血藤,腰酸不适加菟丝子,黄精,首乌,牛膝,桑寄生。每日1剂,水煎服。

功能:

疏肝解郁,养血理脾。

4 病例介绍:

顾XX,女性,32岁,2011年8月11日初诊。结婚已8年,婚后未采取避孕措施,一直未孕。自初潮起月经不调18年,月经史:14岁初潮,38天~3个月一潮,因长期服用调经类药物,经期先后不定,经前胀痛,小腹坠胀,经来时腹痛,行而不畅,量少色紫暗, 有少许小血块,经后乳胀腹痛较轻,头晕,不欲饮食,精神稍抑郁,烦躁易怒,腰酸,舌质淡红,脉细弦。末次月经2011年5月30日。输卵管通水术,结果基本通畅,但久不受孕。妇检:外阴阴道正常,宫颈光滑,宫体前倾,无压痛,双侧附件正常。诊断为①月经后期 ②不孕症。辩证为肝郁气滞,治以疏肝解郁,补肾填精。处方:香附10g,当归12g,青皮6 g,茯苓20 g,白芍15 g,白术10g,丹皮10 g,柴胡6 g,赤芍10 g,川楝子10 g,益母草 30 g,花粉10 g,女贞子10 g,菟丝子10g,鸡血藤30g每天一剂,水煎服,每月服用10剂,连服3 月。

2011年12月19日来诊:本次月经逾期半月,精神较前好转,仍觉腰酸,头晕,舌脉同上。上方去青皮,川楝子,花粉,加覆盆子10g ,怀牛膝30g ,服10剂,水煎服。

2012年1月15日来诊:患者月经2012年1月5日来潮,经量中,经色转鲜红,无腹痛,腰酸较前减轻、疲乏,舌尖红,脉细。

处方:菟丝子25g ,淫羊藿12g ,党参25g ,白术20g, 炙甘草6g ,当归12g ,川芎6g ,川断12g ,制黄精15g ,制首乌15g ,鸡血藤30g ,仙茅10g ,桑寄生15g ,通草10g。

此后,按此方加减,每月月经净后服柒剂,身体逐步康复,月事以时下,至2012年8月妊娠试验阳性。现顺产一健康男婴。

5 方解:

本方以当归、白芍养血柔肝,丹皮凉血活血,香附调气解郁,白术、茯苓益脾,花粉生津清热,共奏舒肝、平肝、益脾之效。经前胀痛、小腹胀痛、精神抑郁加青皮,川楝子,柴胡行气解郁。腰酸加覆盆子,女贞子滋补肝肾。月经色紫暗,腹痛加赤芍,益母草,鸡血藤活血凉血调经。菟丝子温补三阴经以益精髓,其性柔润,既益,又助肾阳,使阳生阴长,促进性腺机能的作用。

6 讨论:

中医学认为肝藏血,主疏泄,性喜条达。《读医随笔》说:“凡脏腑十二经之气化,皆必藉肝胆之气化以鼓舞之,始能通畅而不病”。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又提出:“女子以肝为先天”。 肝郁所致的不孕症在临床中较为多见,常表现为月经不调,精神抑郁,胸胁闷胀,作胀。肝郁气滞可致血行不畅,日久瘀阻于经络,兼见痛经,胸胁胀痛,少腹胀痛等。肝郁日久化火伤阴,可致肝肾不足,冲任虚损,兼见耳鸣,腰膝酸软等情志不畅,肝气郁结,疏泄失常,气血不和,冲任不能相资,以致多年不孕,月经周期不定,量或多或少,伴有经前胀痛,胸胁不舒,小腹胀痛,烦躁易怒,舌红,苔薄,脉弦。肝郁不孕症,是妇女最常见的疾病,我通过近十年的临床验证,对此症运用开郁种玉汤,故治愈,临床上进一步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许慧红.不孕症从冲任督脉辨治初探[J].江苏中医,2001,22(7):8-9

[2] 张晓丹.吴振国治疗不孕症的经验[J].中国医药学报,2001,16(5):49-50

上一篇:无保护接生的临床观察与分析 下一篇:儿童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5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