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妊娠的相关因素调查

时间:2022-07-30 03:46:58

少女妊娠的相关因素调查

[摘要] 目的 了解与少女妊娠相关因素,尤其是妊娠少女的家庭状况,探讨少女妊娠的家庭危险因素。方法病例组来自上海市几个妇产科医院就诊的19岁以下确诊妊娠的126名少女,对照组为上海市几个高中、技校和大学的确定未怀孕的97名少女学生进行调查。参加调查的少女完成以下问卷:一般情况调查、生殖健康知识调查、家庭功能问卷。结果妊娠少女的父母教育水平较低。母亲更多是家庭妇女,而非妊娠少女家庭亲子关系较好,父母婚姻状况较好,家庭功能相对良好,教育期望值比较高;所有受试者的生殖健康知识都很缺乏。结论 家庭在少女妊娠中的作用不容忽视,不良的家庭环境可能是少女妊娠的危险因素;对青少年的性生殖健康知识的教育迫在眉睫。

[关键词] 少女;妊娠;家庭

少女妊娠是指妊娠发生在女性10~19岁年龄段。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少女妊娠都是一个严峻的公共卫生问题。少女妊娠的危险因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研究显示少女妊娠与社会环境、人口学、生物、心理、健康行为、家庭关系、同辈影响、学业成就和出生控制等多方面因素有关。在西方国家已经有大量的少女妊娠危险因素的研究,但是在亚洲相当少。

国外研究发现,在家庭功能不良和少女妊娠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从初期预防的角度出发,如果确定了家庭功能不良的不同方面,就能找出少女非意愿性妊娠的危险因素,聚焦于家庭,提高保护性因素,减少危险因素。

本研究试图了解妊娠少女的一般情况和家庭状况,旨在探讨与少女妊娠相关的家庭危险因素,为进一步的研究和以后的干预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病例组样本来源;2005年8月~2006年2月上海市红房子医院、上海国际妇婴保健院,对照组为上海市商业学校三年级学生、上海大学附属中学高二年级学生、上海市卢湾高中高三年级学生和上海市复旦大学一年级学生。

1.2 研究工具

1.2.1 一般资料问卷 由作者自行设计,包括对象的年龄、出生年月、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状况、家庭情况、经济状况、家庭住址及联系电话等。

1.2.2 生殖健康知识调查问卷 作者自行设计,了解受试者对生殖健康知识的了解程度及途径,以及对青少年的态度等。

1.2.3 家庭功能评定(Family Assessment Device,FAD)FAD是一个筛选问卷,其目的是简单有效地找到家庭系统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依据Mcmaster(Memaster Model of Family Functioning,MMFF)来确定量表的测定范围。包括7个分量表:问题解决、沟通、角色、情感反应、情感介入、行为控制和总的功能。

1.3 研究方法 调查前先取得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调查者事先讲明注意事项和填表要求,将问卷发给受试者,由其自填后收回。对于由缺项、漏项情况,当场指出并要求补全。有疑问立即提出并作出解释和指导。试卷收回后资料对外保密,保护受试者隐私。

1.4 资料分析 所有数据输入数据库,采用SPSS 11.5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统计方法包括t检验、卡方检验、方差齐性经验等。

2 结果

2.1 样本人口学特征 病例组共有126例患者完成了量表评定,平均年龄17.82±1.031岁;对照组共有97名完成,平均年龄17.46±1.146岁;两组年龄有显著差异(P<0.05)。受试者主要为汉族,未婚。少数民族比例为1%,已婚者占1.3%。经济条件多为一般(87.9%),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无不良行为、烟酒嗜好(95.1%),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均否认儿童虐待史和待史及性传播疾病。

2.2 一般情况比较病例组的教育期望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对照组理想结婚年龄比病例组高,有显著差异(P<0.05);病例组母亲教育程度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01),两组母亲职业存在显著差异,尤其是病例组母亲职业为家庭妇女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妊娠组父亲受教育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与父母的沟通更好,亲子关系更好(P<0.05)。病例组父母婚姻和睦占69.0%.婚姻关系差/离婚/分居/再婚占12%,对照组父母婚姻和睦占78.4%。婚姻关系差/离婚/分居/再婚占4.1%;两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见表1。

2.3 性生殖健康知识调查 两组性生殖健康知识均贫乏,无显著差异:①认为较好的性健康教育方法有专家讲座、面对面咨询和自己阅读(85.1%).而选择上网查询和老师讲座仅占14.5%;②对不安全与性传播疾病之间关系清楚占23.7%,有所了解占58.8%,不了解占17.0%,而对性传播疾病途径,妊娠组全选对的仅占41.3%,不足一半,对照组全选对的占71.1%,两组存在显著差异(P<0.001);③仅有26.8%的受试者接受过正式的生殖健康教育,72.7%否认接受相关教育,对目前生殖健康教育现状满意的占10.8%,不满意的占15.5%,大部分选择“还可以”(73.2%);④知道的避孕措施以、避孕药和宫内放环和安全期避孕为主,但是对排卵期的回答仅有3.6%的正确率,96.4%回答错误或者不知道;⑤获得生殖健康知识来源顺次为学校的卫生课(55.5%)、朋友(52.43%)、书籍(43.3%)、大众媒体(40.8%)、报刊(37.2%)、互联网31.6%)、父母(16.2%)、科普展览(11.6%),经常与父母在性问题方面的沟通仅占4.6%,从不沟通有48.5%;⑥希望了解的生殖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有避孕方法、安全和如何防止性传播疾病,希望得到“节欲”方面知识的仅有8.1%,认为更多的妊娠和生育控制的信息和改善获得避孕方法的途径是预防青少年妊娠的关键,另有人际关系教育和父母亲子沟通也有助于预防青少年妊娠;⑦关于身边有无同龄人怀孕病例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01),对照组对青少年和少女妊娠都持不赞成的态度。而病例组相对来说比较无所谓,两组存在显著差异(P<0.001)。

2.4 家庭功能同卷 家庭问卷的总分和分量表问题解决、沟通、角色、情感反应、情感介入上病例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总的功能显示病例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行为控制分量也存在明显差异(P<0.05)。表明病例组的家庭中存在相应的问题,见表2。

3.讨论

我们发现与非妊娠少女相比,妊娠少女的教育期望值较低,对工作的期望也较低,她们更希望做技术性低的工作而不是技术性或专业型的工作。而对教育和工作期望值高的少女为了追求这些目标。会有意识推迟和生育的时间,参

与的可能性较小。辍学和少女妊娠之间有很强的联系,受试者中的妊娠少女中,学生仅占50%,而这个年龄的青少年本应该在学校接受教育,由于各种原因,妊娠少女在妊娠之前已经辍学,妊娠可能作为学业不成功的替代品。我国近年来虽然推行了义务教育,但是学费仍然高居不下,加上家庭本身经济条件限制,使很多青少年降低教育期望值,有的甚至提起辍学。很多外来务工的青少年就是这样随着民工大潮放弃学业。在受试的妊娠少女里,相当一部分是外来务工人员,流动人口大多从信息闭塞、观念落后、经济不发达的农村走到开放的现代化都市,他们社会地位低下,自我防护意识薄弱,又受到开放的社会环境的影响,常导致轻率的。

妊娠少女身边同龄人怀孕明显高于非妊娠少女,对青少年和青少年怀孕的态度相对来说比较无所谓,期望的结婚年龄也比较早,两组有显著差异,说明身边同辈的影响对少女很重要,对和怀孕的态度也会影响青少年的行为。为了预防和减少发生婚前和未婚先孕现象,对青少年要进行适当的性生理、性心理和性道德的正面性教育。认可青少年的性权利,同时帮助她们作出负责任的选择,懂得保护自己。

调查中发现与非妊娠少女相比,妊娠少女的家庭中母亲更有可能是家庭妇女,父母教育水平较低,亲子关系和父母与子女的沟通较差,家庭功能量表总分和各分量表得分(问题解决、沟通、角色、情感反应、情感介入、行为控制和总的功能)有显著差异,与国外报道一致。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港湾,温暖的家庭氛围,和谐的亲子关系,良好的家庭沟通,不仅是传递信息,还能建立协商的氛围。有助于家庭成员的发展。父母与孩子的亲密亲子关系,父母对孩子行为恰当的监督,以及父母对青少年持有反对的态度,能延迟首次的发生及较少和更多有效使用避孕措施,减少青少年妊娠的风险。而家庭经济差,有同辈或者年长的姊妹是妊娠少女,与单亲父母同住,以及待的经历增加了少女妊娠的风险。相对来说,父母共同分担家庭经济和权威的家庭更加亲密。团结和合作,所有的家庭成员一起解决问题和冲突。而家庭经济完全依赖一个人;通常是父亲,也会导致家庭权威由一个人掌握,家庭内较少民主,家庭凝聚力较低,如果权威是僵化的而且存在躯体和心理虐待,就会创造功能不良的家庭环境。少女妊娠不是家庭危机的原因。而是功能不良的沟通模式在前。因此,少女可能在家庭以外寻找关系以满足需要。

在我们的调查中所有受试者的性生殖健康知识非常缺乏,而且青少年也表示对相关知识的兴趣,希望了解的生殖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有避孕方法、安全和如何防止性传播疾病等方面的知识,认为更多的妊娠和生育控制的信息和改善获得避孕方法的途径是预防青少年妊娠的关键。虽然我国中学也有生理课程,但是往往流于形式,青少年并没有得到可靠的知识。中国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服务对象一直面向已婚夫妇,对青少年和未婚青年的性健康和生殖健康服务关注甚少。作为卫生工作者我们要意识到青少年拥有和成人相同的性和得到生殖保健服务的权利,发展学校卫生,将性教育列入学校课程大纲,成为学生的必修课。指导青少年树立安全、健康的观念,另外提供适当的和可以负担的生殖健康服务,并且保证青少年的隐私,让青少年得到切实有效的服务,避免意外妊娠和预防性传播疾病。

上一篇:磨牙症患者的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下一篇:高师贫困生社会支持的特点及与孤独感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