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消费性支出的协整关系分析

时间:2022-07-30 12:06:35

河南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消费性支出的协整关系分析

摘要:当今社会已进入后危机时代,消费成为经济增长最大的拉动力。文章从协整理论出发,对河南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与人均可支配收入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支出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当期收入和长期均衡对居民消费都有较强的制约作用。因此,从长期来看,要刺激消费来拉动经济增长,必须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

关键词:人均可支配收入;协整;误差修正模型

自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城镇居民家庭的人均消费支出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呈逐年增长的趋势。本文从协整分析的角度出发,研究河南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与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否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即消费与收入的长期走向是否大致相同,并进一步建立收入与消费的ECM模型。

凯恩斯国民收入理论认为,消费作为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宏观经济调控的基本变量,而收入是决定消费的基本因素。对于消费和收入关系的研究,出现了不同的消费理论假设。根据相对收入假设理论,在一定时期,人们的当期消费水平不仅与当期的可支配收入相关,而且受前期的消费水平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消费理性,这就是消费的棘轮效应;同时根据生命周期假设理论,消费者的消费不仅与当期收入相关,同时也受过去各项的收入以及对将来预期收入的限制和影响。我们可以把相对收入假设理论与生命周期假设理论联系起来,推出如下的结果:当期的消费水平不仅与当期的可支配收入有关,而且还与前期的可支配收入、前两期的消费水平有关。

一、所用数据说明

本文以1980-2009年河南省城镇家庭平均每人可支配收入与城镇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为研究对象(数据来源:河南统计年鉴2010),分别用变量income和expend来表示。为了降低序列的波动性,对income和expend分别取对数,用LNincome和LNexpend表示。样本数量为30。

二、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性支出的描述性分析

图1中实线表示人均可支配收入,虚线表示人均消费性支出。从图中可以看出,两变量序列具有大致相同的趋势,且增加的速度也呈现递增趋势,但收入增加的速度比消费稍快,特别是2002年之后。说明河南省城市居民的收入分配结构日趋多样化,其收入不仅用于日常消费支出,除消费性支出以外的其他支出和投资储蓄所占的比例逐渐增加。1980-1992年,河南省城市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性支出几乎相等或收入稍稍大于消费,可见此期间河南省城市居民的收入几乎全部用于日常生活的消费支出,并无多余的资金移作它用;自1993年以来,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经济快速发展,居民收入急速增长,促使居民消费也快速增加。

(二)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性支出的协整关系分析

1、序列平稳性检验及单整检验

在分析是否具有协整关系之前,先进行时间序列的单位根检验。利用Eviews6.0的ADF方法来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从检验结果看,LNexpend和LNincome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不能拒绝存在单位根的假设,表明LNexpend和LNincome是非平稳的。因此不可能是I(0)序列。而对其一阶差分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结果显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ΔLNexpend和ΔLNincome拒绝了非平稳的原假设,因此可以认为该序列是一阶单整的,即I(1)序列。

2、协整检验并拟合协整回归模型

通过Engle和Granger提出的EG两步检验法,对序列{LNexpend}和{LNincome}进行协整检验,并求得长期均衡方程。利用最小二乘估计方法,构造回归模型如下:

LNexpendt=0.14642+0.63937*LNin

t=(2.17) (6.17)

comet-1+0.85442*LNincomet-1+0.648052*

(-2.97)(4.291)

LNexpendt-1+εt ①

F=5319.482adjusted-R2=0.9982D.W.=2.40

代入LNexpend和LNincome的实际观察值,求出残差序列并检验,得出记该回归模型的残差为ecm,对ecm进行ADF检验,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可见,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残差序列拒绝了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表明残差序列是平稳的,即LNexpend和LNincome存在(1,1)阶协整关系。既然两个变量协整,说明残差序列平稳,那就不会产生虚假回归问题了。

那么便可以将模型作为长期均衡方程,即初步可以认为模型反映的是LNexpendt和LNincomet的长期稳定关系。

模型的残差:

εt=LNexpendt-0.14642-0.63937*LNin comet-0.85442*LNincomet-1-0.648052* LNexpendt-1

对残差进行2阶自相关单位根检验,结果显示,残差序列显著平稳。因此,模型是描述长期均衡的关系,表明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消费性支出存在长期关系。

3、拟合误差修正模型

由协整模型度量了序列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再运用ECM模型(errorcorrectionmodel误差修正模型)来解释序列的短期波动关系。响应序列的当期波动(LNexpendt),主要会受到三方面的短期波动的影响:输入序列的当期波动LNincomet;上一期的误差ECMt-1;纯随机波动εt。

为了定量抵测量这三方面影响的大小,尤其是为了测定上期误差对当期波动的影响,可以构建ECM模型,得到ECM模型口径为:

ΔLNexpendt=-0.00778+0.75898*ΔLNin

t=(-0.365)(4.452)

comet-0.08755*ΔLNincomet-1+0.35196*

(-0.260)(0.911)

ΔLNexpendt-1-0.88126ecmt-1+εt ②

(-2.048205)

R2=0.7922D.W.=2.26

结果显示,在0.05的显著水平下,收入的当期波动和上期误差对消费性支出的当期波动有显著性影响(β0和β3显著),但上期收入和上期支出对当期波动的影响不显著(β1和β2不显著)。方程检验结果显示,F统计量对应的P值非常小,整个模型通过显著性检验;D.W.的值为2.26,在du

4、模型的经济意义解释

协整回归模型(即模型①)揭示了河南省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消费支出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同时,从回归系数的绝对值大小可以看出可支配收入的当期波动对消费性支出的当期波动调整幅度很大,长期每增加1%的平均可支配收入会增加0.63937%的平均消费性支出。

误差修正模型(即模型②)揭示了河南省城市居民消费性支出的短期波动特征。本期消费主要受本期收入的影响,本期可支配收入变化1%,引起本期消费性支出变化0.75898%,上期收入变化1%,引起本期支出变化-0.08755%,但收入和消费反方向变化;同时,我们可以发现,上期支出和本期支出同方向变化,上期支出每变化1%,引起本期消费变化0.35196%;从回归系数的绝对值大小可以看出上期误差对居民消费支出的当期波动调整幅度很大,单位协整比例为-0.88126,同时表明居民收入的增长对消费性支出的短期调整影响大。

三、结果分析

总体来说,河南省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性支出均呈现出长期递增的趋势,说明居民的生活水平在逐步提高。虽然目前居民收入仍主要用于日常消费,但除日常消费以外的闲散资金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居民有更多的资金挪作他用。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居民的消费水平的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居民的收入水平,其他影响因素则相对小许多。因此,要提高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必须首先增加居民的收入。收入是消费的前提,要扩大消费需求就必须适当提高居民收入增长率,才能最大限度发挥消费对经济的拉动效应。因此,要启动消费市场以拉动经济的增长,必须研究如何提高居民的收入。

参考文献:

1、王微.中国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结构与趋势[J].文事・动态,2003(81).

2、施祖辉.收入水平的变化对消费增长的影响分析――上海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变动关系的实证研究[J].财经研究,1999(211).

3、杨汇道等.安徽省城镇居民消费情况进行实证分析[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

4、王燕.应用时间序列分析[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5、庞浩.计量经济学[M].科学出版社,2006.

6、林江鹏.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支出关系的实证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7(4).

(作者单位:琚晓星,重庆工商大学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陈姗,重庆工商大学经贸学院)

上一篇:RFID技术在农业发展中的应用探讨 下一篇:财务风险分析与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