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是一盘小炒肉

时间:2022-07-30 07:20:58

小时候,我生活在湘中的一个小镇上,碰巧看到了第一届春晚。

我外公家的电视房里挤满了来看春晚的人,大家激情澎湃无限欢乐,现在回过头去看,你会觉得穿中山装的赵忠祥有点闷,穿西装的姜昆有点不称身,穿粉红连身裙的刘晓庆有点土,烫着头穿着小波点连衣裙再配白裤子的李谷一真真怪异。但在那个时候这可是最新潮最时髦的打扮,1983年你想在电视上见的人全都齐活了:主持人你无非想见赵忠祥;相声演员给你的名单是侯宝林、马季、赵炎、姜昆、李文华;演小品的都是上海大师,王景愚、严顺开 ;唱京剧更是一时俊秀,袁世海、李维康;当时得令的两位美女演员刘晓庆和斯琴高娃在联欢会上插科打诨;当年最红的两个歌星几乎包办了全部的歌曲:郑绪岚一口气唱出了三首当时最流行的歌《牧羊曲》《大海啊,故乡》《太阳岛上》,而李谷一则简直是当仁不让的第一女主角,上了四五次台,独唱合唱还有电影歌曲联唱,《乡恋》这种缠绵绯测的糜糜之音也第一次成了主旋律,唱得叫人柔肠寸断、耳目一新。

第一届春晚很像热火急炒的小炒肉,看上去仓促随便,但因为料足味重火候到,就格外让人解馋,虽然就那么几个人几杆枪几把手艺,恰恰好正是全中国人们心中最想见的那几个人几杆枪几把手艺,在满眼还是蓝绿黑的时代里陡然见到这么轻松活泼自由散漫的联欢会,怎能不一炮打响?这场联欢会足足让我记挂了一整年,第二届春晚则无需再说,在广为宣传之下,它成了人们渴望已久的大餐,全国轰动,推销“宇宙牌香烟”的马季,吃面条的陈佩斯朱时茂,身着中山装唱《我的中国心》的张明敏……从此之后,每一年的春晚成了大众年夜饭后最大的期盼。

我不知道大人们爱春晚什么,反正对于在读小学读中学的我们来说,春晚最大的亮点是今年有什么港台明星要来?我想那也情有可原,上世纪八十年代港台明星自有和土产明星不同的范儿,从衣着到形态还有说话的方式跳舞的姿态唱歌的味道,张德兰那软绵绵的《春光里》比李谷一还要软上三四个度数,蓝眼睛宽肩膀的费翔跳起一把火来真叫人热血沸腾,谁又理会他的歌全是口水歌,反正港台明星就是那年月青少年最直接的外视窗口,而春晚的神奇也在此处,谁上谁就红个翻天覆地。

春晚的没落,分界线应该在2003年,主掌七届春晚的央视著名导演赵安因被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判处10年有期徒刑,春晚一夜,全国就红,这种巨大的效应让春晚成为大陆最大的名利竞技场,而诟病春晚的声音也不绝于耳,节目单调乏味、主持语言程式化、假唱、植入广告都是央视的病根,而各地强势省台的春晚也给央视春晚强大的冲击,在南方,广东海南福建一带,对操纯北方口音的央视春晚有一种天然的不喜爱,央视春晚的影响力确实越来越低。

时间到了2012年,哈文第一次执导春晚,事前就风波不断,回归之路波折重重,陈佩斯宋丹丹的拒绝,春晚镇台之宝赵本山的离奇辞演……但事情怪就怪在这里,一向不看好春晚的网民们在看完本届春晚后倒没有如往年一样大加抨击,反而夸赞有加,也许因为这一届够平常够家常,这一届的春晚总的来说有点忆旧一家亲的意思,不但没有了明显的广告,也没有了托儿,没有了刻意的歌功颂德,没有了宏大叙事,说的话题不过是回家,爹妈,而天王天后的走音让大家终于认识到了春晚真的在真唱,没有了赵本山的春晚也并没有一败涂地,甚至还因为它的种种出丑与雷点让人们很欢乐――这是春晚低落多年之后的转折之作。

也许,春晚就应该是现在这样的。春晚不再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独秀一枝的国家展示秀,它成了众多娱乐大餐中的一道菜。当年没有别的菜,它成了当家主菜,现在有了别的菜,它就应该回归它原来的身份:一盘小炒肉。而我们也只把它当成一盘小炒肉,这样做它的人和吃它的人都会愉快得多。

上一篇:我与谢晋的合作 下一篇:老祖宗的脸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