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产程800例异常处理观察体会

时间:2022-07-30 04:20:41

第二产程800例异常处理观察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11-0162-01

1 临床资料

第二产程是指从宫口开全到胎儿娩出。产妇平均约持续2小时,如进行硬膜外麻醉,时间可能延长。临床观察及病历分析表明,第二产程异常可造成胎儿宫内窘迫率、新生儿窒息率、剖宫产率和产后出血率的升高。本文通过对800例发生第二产程异常的病例进行分析,探讨影响产程异常的原因及分析防治措施。

1.1 一般资料:我院2009年3月到2011年8月分娩的产妇中,选择病历完整的1600例病例,其中观察组(第二产程异常的产妇)800例,同期对照组(正常阴道分娩的产妇)500例。两组产妇均为初产妇、单胎、头位,其年龄、孕周、产道等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与方法:第二产程异常参照文献标准判断[1],方法是对上述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和对比分析,统计方法中计数资料从χ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

2 结果

2.1 出生体重:对照组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为3152•13±37•5g,观察组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为3469•71±39•2g。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

2.2 胎方位:正常组以枕前位为主, 716例(89•4%),枕后位及枕横位84例(10•6%);观察组以枕后位及枕横位居多453例(56•6%),枕前位347例(43•4%)。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

2.3 产力异常:产程中出现宫缩乏力者正常组166例(20•8%),观察组369例(46.1%)。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

2.4 脐带异常:对照组脐带过短5例(0•6%),脐带绕颈76例(9•5%);观察组脐带过短40例(5%),脐带绕颈144例(18%)。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

2.5 剖宫产:对照组108例(13• 5%),观察组368例(46•0 %),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

2.6 产程并发症。产后出血:对照组12例(1•5%),观察组35例(4•4%),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

3 讨论

3.1 胎儿体重对产程的影响:决定分娩的三要素为胎儿、产力和产道。在产道正常时,胎儿能否顺利通过产道,取决于产力和胎儿的大小,胎方位是否正常及有无畸形。胎儿的大小是决定分娩难易的重要因素之一。胎儿过大可致胎头径线增大,尽管骨盆正常大,因颅骨较硬,胎头不易变形,可引起相对头盆不称而使第二产程延长。观察组新生儿出生平均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

3.2 胎方位及产力对产程的影响:本资料中胎方位异常和产力异常发生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胎方位异常和产力异常亦是造成产程异常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观察组以枕后位及枕横位居多,而枕后位或枕横位可导致头盆不称,使胎儿不正常完成内旋转,影响胎头下降,以致第二产程延长。而胎头内旋转及下降,则依赖良好的子宫收缩力,一旦出现宫缩乏力,就难以促使胎头旋转,很难克服枕横位或枕后位,产程的延长又可进一步加重产妇的紧张情绪和疲劳,从而引起体内儿茶酚胺分泌增加,抑制宫缩,进一步使产力减弱,产程延长,从而造成难产的形成。

3.3 脐带异常对产程的影响:本资料中观察组脐带过短和脐带绕颈明显高于对照组。脐带过短可因胎头下降延缓或受阻而使第二产程延长,或因影响血液供应而出现胎儿窘迫等现象。胎儿娩出时,还可造成脐带血管断裂、胎盘早期剥离、子宫翻出、胎儿脐疝等严重后果。脐带绕颈圈数过多或缠绕过紧,不但会影响血供造成胎儿窘迫,而且还会发生各种类似脐带过短引起的严重并发症。

3.4 产程异常与并发症:产后出血、胎儿窘迫和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3.5 第二产程异常的处置:针对可能造成产程异常的潜在因素进行对症防治。给产妇安慰,解除其不必要的顾虑,指导产妇正确运用腹压。严密观察产程进展,无呕吐者,可鼓励产妇进食,保证充足水分及营养;呕吐衰竭者,补充液体,补充能量。如出现宫缩乏力,应尽早寻找原因。除外头盆不称后及早加强产力,以促使胎头枕部向前旋转,减少持续性枕横位或枕后位的发生率,宫颈近开全后胎头下降延缓或阻滞,应严密观察积极处理,胎头短期内下降至“+3”可考虑阴道助产;如处理后无进展,阴道检查为持续性枕横位或枕后位,在无胎心增快的情况下,可给50%GS20ml加阿托品1mg静推,以松弛阴道及盆底组织,并在宫缩间歇期用手法旋转胎头术转成枕前位,旋转成功后嘱产妇屏气用力,同时助手在产妇腹部适当加压,待胎头下降至“+3”可行阴道助产;若旋转胎头失败,胎头变形及颅骨重叠明显,双顶径未达坐骨棘水平,且胎心率出现可疑征象时,则尽快行剖宫产结束分娩。观察产程变化,若发现明显的脐带杂音、宫缩时胎心率变慢时有脐带异常可能发生。结合彩超及胎儿监护仪的诊断,做出全面分析,决定最佳分娩方式。

参考文献

[1] 王广润,陈菊芳,王淑琨,胡秀英,邹玲,头位难产与产程异常[J];山东医药,1987(04):4

[2] 吕时铭,产程异常医药处理的近期展望.[J]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1988(01)

[3] 熊庆,张光玎.产时胎儿监护的常见方法[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0,35(1):58~60

[4] 舒向华;姚书梅;胡桂蓉;张浣华.第二产程胎儿异常与新生儿窒息的关系[J];数理医药学杂志;2009(05).

作者单位:163000 黑龙江省大庆油田总医院集团科技发展部

上一篇:颅内占位病变患者乐果中毒的急救和护理 下一篇:探讨5.5号头皮针在成人输液室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