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5.5号头皮针在成人输液室的应用

时间:2022-09-18 10:48:04

探讨5.5号头皮针在成人输液室的应用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11-0161-01

【摘要】目的 探讨5.5号头皮针在成人输液室的应用。方法 选择我院成人输液室需连续输液2天的病人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550例和对照组550例,隔天交替使用6.5号头皮针和5.5号头皮针对同一病人进行静脉穿刺,对比观察两组规格头皮针的疼痛率和成功率情况。结果 使用5.5号头皮针比6.5号头皮针对皮肤刺激小,疼痛轻,静脉穿刺成功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头皮针 静脉输液 成人

静脉输液是临床护理中最广泛应用的一项基础护理操作,外周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和抢救患者所采取的最有效途径[1]。随着医疗水平和输液要求的不断提高,不仅要求一针见血率的提高,输液安全和无痛性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这其中,静脉穿刺时一次性静脉头皮针的选择起到很大的影响,现将对两种规格头皮针的应用效果对比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我院成人输液室连续输液2天的患者共行静脉穿刺1100例,患者年龄12-85岁,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50例。

1.2 方法 选择一次性6.5号头皮针和5.5号头皮针,使用5.5号头皮针行静脉穿刺为实验组,使用6.5号头皮针行静脉穿刺为对照组。

1.2.1 静脉穿刺方法 隔天交替使用6.5号头皮针和5.5号头皮针对同一病人进行静脉穿刺,持针方式、进针角度、固定方法、病人坐位时的输液高度(110±10)及拔针方法保持不变。

1.2.2 疼痛程度标准[2]无痛,患者在进针时,面部表情无改变,心情舒畅;微痛,面部表情略有改变,局部有轻微疼痛感,但时间不超过10s,心理反应正常;剧痛,患者面部表情紧张、皱眉、闭目,偶有或缩回上肢动作,心理反应恐惧。

1.2.3 静脉穿刺成功判断标准 输液滴注畅通,静脉回血好,穿刺处无渗血渗液,拔针后穿刺处无红肿,皮肤无青紫,次日可再穿刺原部位血管为成功。输液滴注不畅或不滴,重复穿刺,液体外渗,拔针后局部皮肤青紫或红肿,次日不可再行穿刺者为失败。

1.3 统计方法 所得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规格头皮针行静脉穿刺后疼痛率比较 见表1

2.2 两组规格头皮针行静脉穿刺后成功率比较 见表2

3 讨论

3.1 使用5.5号头皮针穿刺疼痛感明显降低,穿刺成功率明显提高。由表1可见,无痛,实验组占80.4%,对照组占20%;微痛,实验组占19.6%,对照组占70%;剧痛,实验组为0,而对照组占有10%,两组规格头皮针穿刺后疼痛率有显著差别。由表2可见,实验组成功率为97.5%,对照组为84.2%,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

3.2 使用5.5号头皮针对血管的机械性损伤小,有利于血管的保护,较好的提高了同一血管的再次使用率。研究证明,穿刺时进针长度与血管损伤及疼痛明显相关[3],因此,提出尽可能减少进针长度,甚至可行直接刺入血管法[4]。本组中采用浙江康德莱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制造的一次性6.5号头皮针和5.5号头皮针,6.5号头皮针长度为25,5.5号头皮针长度为20,后者比前者短5,且针管壁规格为薄壁。5.5号头皮针短且细,血管选择范围较大,几乎不受任何部位限制,更适合于细小血管。由于5.5号头皮针针头斜面短,直径小,穿刺时见回血即可固定,不需见回血再平行进针一段距离,内外针眼在同一点上,拔针按压时可同时按压住两个针眼,不易造成皮肤青紫及淤血,血管的重复利用率提高,又可达到保护血管的目的。

3.3 使用5.5号头皮针较好的解决了成人输液病人自行调节滴数,致滴数难以控制的问题,预防了输液过快以及引起的输液反应、药物反应,提高了输液安全性。经实践,成人输液室的病人在坐位时,穿刺点距液面的高度是110±10,应用5.5号头皮针行静脉输液,输液皮条调节器完全开放,输液畅通时,每分钟滴数是80±10滴,若应用6.5号头皮针行静脉输液,每分钟滴数是110±5滴。而一般规定成人输液速度是40~60滴/min,年老、体弱、儿童及患有心肺疾病病人输液速度宜更慢,应用5.5号头皮针不仅满足了成人输液速度,更在病人自行调节滴数时,预防了输液过快及引起的不良反应,提高了输液安全性。

3.4 5 5号头皮针的推广使用更好的发挥了人性化服务,提高了病人满意度。成人输液室是医院的一个窗口,也是非住院患者接受治疗护理的重要场所,在这里,病人多,护士工作量大,护患矛盾常有发生,病人对护士的操作水平更是挑剔,静脉穿刺的无痛率和成功率就显得至关重要,不仅能改善护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更体现了人文关怀,使病人及家属的满意度大大提高。

4 小结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数据,2004年全球发生的160亿次注射中,中国发生了50亿次,是世界最大的“注射大国”,发改委最近也透漏2009年中国医疗输液104亿瓶,相当于13亿人每人输了8瓶液。静脉输液已经成为了我国护理技术操作中最常见、使用最广泛的治疗手段。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的进步,输液将越来越安全、舒适,我们护理工作者应当为消除静脉输液的护理事故和投诉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 王林娥,杨玉英.内科病房应用5号半头皮针静脉输液的体会.护理杂志,2008(12):75-76.

[2] 刘滨泉,张宇,段滨红.静脉输液后两种拔针方法效果比较[J].护理学杂志,2005,20(10):11.

[3] 于瑞花,兰胜才,张爱华,等.不同进针长度行静脉输液时对血管壁影响的对比研究[J].护理研究,2000,14(4):145-147.

[4] 周丽华,陈燕,于桂云,等.静脉穿刺直入血管法的临床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3,18(8):690-691..

作者单位:201900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宝山分院宝山中心医院

上一篇:第二产程800例异常处理观察体会 下一篇:骨科患者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