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餐桌,咱就上鱼肉!

时间:2022-07-30 02:20:55

冬季餐桌,咱就上鱼肉!

现代科学表明,人体在生物钟的支配下,其胖瘦程度在年四季中是有季节变化的,呈“冬胖夏瘦”的规律。就是说,人体冬季脂肪合成代谢的速度要快于平时的2~4倍,而脂肪分解代谢的速度要低于平时的10%。

说到冬季进补,女性朋友们恐怕一边在极力控制自己免受美食诱惑,一边却又禁不住以各种理由犒劳自己的胃口。大快朵颐之后,爱美的MM们又忍不住为日益渐长的腰身后悔不已。其实,女人们大可不必如此纠结,想吃就吃还不胖的秘诀这就告诉您――今年的冬季餐桌咱就上鱼肉!

鱼肉营养多多

鱼类食品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易消化,是人们最喜爱的食物之~。营养师们都说,鱼是一个丰富的营养素宝库,那就让我们先看看宝库里都有哪些宝贝吧。

蛋白质:蛋白质的含量高达15~20%。属优质蛋白质;

脂肪:通常含量在1~3%,如大黄鱼、小黄鱼、胖头鱼等,只有极个别的鱼如鳊鱼,脂肪含量高达15%:

叶酸、维生素:含有叶酸和大量的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

牛磺酸:鱼肉中含有一种含硫氨基酸叫牛磺酸,能降低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并同时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含氮化合物:主要是胶原蛋白和粘蛋白。当鱼肉煮沸后会成为乳白溶胶,冷却后成为乳白凝胶,它能使皮肤滑嫩富有弹性。

DHA、EPA:促进血液循环,使脂肪很容易地被运送到机体需要能量的地方氧化,释放热量,从而减少脂肪的堆积。而且还有利于防治动脉硬化,帮助大脑运作,想要变得聪明就多多吃鱼。

消化率:鱼肉肌纤维较短,蛋白质组织结构松软,水分含量多,肉质鲜嫩,易消化吸收,消化率高达87~98%。

总之,鱼是高蛋白、低热量的食物,这样的食物绝对不会让你发胖,相反它能让营养更均衡,身体更健康。再加上钠、钾、镁、锌、钙、磷、碘、硒等微量元素,怎能不使MM们变得美丽、窈窕又聪明呢?

不同鱼养生不同

鱼的种类繁多,科学研究证明,不同种类的鱼,其营养价值是不同的。

从中医角度来说,鱼大致可分为三类:

一是性温的,如鳝鱼、泥鳅、带鱼、草鱼、鲇鱼、胖头鱼等。这些鱼偏热,具有补血、补气的功效,但热性体质和有皮肤病的人要尽量少吃,

二是性凉的,如墨鱼、甲鱼、鱿鱼等,一般在夏季或者属于热性体质的人可以多吃。

三是性平的,如黄鱼、鲫鱼、鲤鱼、鲈鱼、平鱼,沙丁鱼,鲭鱼等,寒性和热性体质的人都可以吃。

如果MM们能够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对症的鱼来吃,还能取得意想不到的食疗效果,如:甲鱼降胆固醇;鱿鱼防糖尿病;鲤鱼治咳嗽;鳝鱼补脑;草鱼开胃;鳟鱼治痛经;鲫鱼催奶等。

5类女人远离鱼肉

1 痛风患者:鱼类含有嘌呤类物质,而痛风则是由于人体内的嘌呤代谢发生紊乱而引起的。

2 肝硬化患者:肝硬化时,机体难以产生凝血因子,加之血小板偏低,容易引起出血。如果再食用富含二十碳五烯酸的沙丁鱼、青鱼、金枪鱼等,会使病情急剧恶化。

3 结核病人:服用异烟肼时,如果食用某些鱼类容易发生过敏反应,轻者恶心、头痛,重者会出现心悸、口唇及面部麻胀、皮疹、腹泻、腹痛,甚至会导致高血压和脑出血的发生。

4 严重肝、肾功能损害者:鱼含有较高的蛋白质,过多摄入会加重肝、肾的负担。

5 体质过敏者:鱼类中蛋白在进入人体后会释放出过敏物质,对于过敏体质的人来说,会诱发一系列过敏反应。轻者如皮疹、湿疹,重者出现过敏性哮喘等,表现为呼吸困难、腹痛等症状。

创伤者急性期患者:由于应激反应,胃肠道功能会减弱。此时,如果吃较多的高蛋白鱼类,就会造成消化不良,降低了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还会影响伤口愈合,这就是俗话说的“虚不胜补”。

鱼好也要“吃好”

鱼好吃还吃不胖,但是,吃鱼也要讲究吃法。不同的人应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有选择性地吃鱼,注意鱼的种类和控制摄入量,只有这样,MM们才能吃出真正的健康。有四种鱼孕妇不能吃,即鲨鱼、鲭鱼、旗鱼及方头鱼。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项研究表明,这些鱼的汞含量比较高。汞进入孕妇体内之后,会破坏胎儿的中枢神经系统,影响胎儿的大脑发育。除了上述鱼类,金枪鱼、青枪鱼和红甲鱼也最好少吃,因为这些鱼的汞含量也达“中等水平”。

热性体质的MM(即平时容易上火、口干、长疮、大便干燥的人)最好少吃无鳞鱼,包括银鱼、河鳗、泥鳅、黄鳝、鳕鱼等。因为无鳞鱼属于发物,会加重这些症状。

不宜一次吃太多的鲢鱼、凤尾鱼、黄鳝鱼等性味温热的鱼,否则易上火,出现皮肤瘙痒、生口疮、起痘疹等情况。不宜吃过多的咸鱼。一方面咸鱼含盐量高,易导致或加重高血压病;另一方面,咸鱼中含有的二甲基亚硝酸铵具有极强的致癌性,,不宜与含鞣酸较多的

水果如柿子、葡萄、石榴、山楂、青果等问食,也不要喝茶水。否则,不仅会降低蛋白质的营养价值,且钙质与鞣酸结合成一种新的不宜消化的物质,能刺激胃肠,引起不适,出现腹痛、呕吐、恶心等症状。

鲜鱼如不立即烹制,就要及时将鳃和内脏去掉,,因为这些部位携带大量细菌,能很快的使鱼肉变质,即使低温冷藏,也不能阻止细菌的快速繁殖。

鱼肚内的黑膜沉积有水中的污染物质。且腥味极大,因此在烹制前应将其刮掉。体力劳动或大运动量后,不要用大鱼大肉来补身体。因为大鱼大肉为酸性食物,可使血液酸化,加之运动后产生的大量乳酸物质,会引起机体酸中毒,加重疲劳程度。

烹饪最好在鱼死亡数小时后进行,因为放置一段时间后,鱼肉的结缔组织逐渐软化,鱼蛋白充分分解,肉品也变得味美鲜香,此时烹饪,味道最好,爱美的MM们可以用鱼肉来煲汤,不仅鱼肉鲜美,鱼汤也含有丰富的营养,养颜美容又滋补。

上一篇:心脏也会“怠工” 下一篇:点亮中国的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