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对策

时间:2022-07-30 12:11:35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对策

摘 要:幼儿园是孩子早期成长的重要场所,是幼儿进入学校前的教育环境,也是孩子迈向社会的第一步。早期教育对孩子的健康发展非常重要。近年来,幼儿园违背儿童身心健康的“小学化”倾向逐渐蔓延,严重危害了孩子的健康成长。针对这些情况,教师必须要分析其原因,提出应对策略,改变现状。

关键词:幼儿园;小学化;应对策略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原因

1.家长的攀比心理催生了幼儿教育“小学化”。现如今家长对自己孩子的教育极其重视,哪一个家长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人生的起跑线上落后别人。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在进入学校之前就可以掌握一定的知识,并且认为哪个幼儿园可以教给孩子更多的知识,哪家就是最好的幼儿园。这就导致幼儿园设置了不合理的课程和教学模式,使幼儿园教学逐渐趋向小学化。

2.幼儿教师能力导致幼儿教育小学化。幼儿教师要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教学能力,比如,唱歌、跳舞、绘画等等。有很多幼儿教师没有受过专业的幼儿教育培训,所以,他们缺少幼儿教育的教学能力,认为只要教给孩子简单的算术、语文,保证孩子的安全就可以了。这种错误的认识直接加快了“小学化”的进程。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的解决对策

1.纠正家长的教育观念。孩子的教育者不只是教师,家长也是很重要的教育者。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家长对孩子的巨大影响。因此,我们要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要让家长认识到“小学化”倾向的幼儿教育严重危害了孩子的成长。幼儿教育中,要多开些家长交流会,让家长认识到这种教学模式带来的不良后果。

2.提高教师的综合水平,适应教育需求。随着人们对教育的愈加重视,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水平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幼儿园不是小学,孩子在这里学习的不应该是课本知识,而是一些基本技能和生活习惯。这就要求幼儿老师不断提高自己,帮助幼儿学会与别人相处、学会思考等各项能力。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在我国的幼儿教育中十分普遍,在明确它对孩子健康成长危害的情况下,若不采取措施解决这一问题,就会继续危害孩子的身心健康,影响到我国整个教育总进程。所以,幼儿教育模式的改变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李璐.浅谈幼儿教育“小学化”[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2):148-149.

上一篇:正确引导学生课堂中出现的“报复”心理 下一篇: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转化学困生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