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控制建筑工程项目成本

时间:2022-07-29 11:21:29

如何有效控制建筑工程项目成本

摘要:本文从设计管理、招标管理、施工过程管理、合同管理等方面对建设项目成本的控制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管理

中图分类号:F406.7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初步设计阶段设计管理的主要工作

首先,在建筑设计方案的基础上按《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准文件》、《规划部门签发的规划设计要求及设计方案审核意见》等要求,加强设计方案的优化比选,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用批准的单体建筑投资金额和同期同类同规模工程的工程造价指标进行分析对比、综合评审选择最佳设计方案作为编制初步设计概算的主要依据之一。第二,工程建设项目成本控制的关键就是严格审查初步设计概算文件。这其中一是审查编制依据的正确性、编制的设计概算定额和选用的指标要符合规定;二是审查编制深度,包括编制说明有无差错、概算编制的完整性(如大中型项目是否有符合规定的“三级概算”,有无随意简化的现象);三是审查概算的编制范围及具体内容是否与批准的项目范围及具体工程内容相一致,其他费用项目是否符合规定;四是审查概算编制的准确性。值得注意的是,单位工程概算是建设项目总概算的基础,是审查的重点。由于多种原因,设计单位编制的设计概算错误比较多,在审核时,要根据设计文件、图纸及国家有关工程造价的计算方法、定额所包含的工作内容、取费标准等,按不同专业分别进行计算、核对。对图纸标注不清楚的和在设计阶段尚未明确的设备、材料的性能参数等问题,要及时与使用单位和设计单位沟通,了解他们的要求,并根据有关部门的价格信息及价格调整指数,考虑建设期的价格变动因素等,对设计概算进行调整和修正,使审核后的设计概算尽可能真实地反映设计内容、施工条件和实际价格。室外工程、安全监控系统、零星附属工程等,由于无设计图纸,所以概算编制人员通常也不将其考虑到总概算中去。为此,在概算审核中,要根据项目要求,将漏项部分也要补充到总概算中,使审核后的概算能充分反映项目的实际投资状况。与此同时,不能忽视对工程建设其它费用的审查。工程建设其他费用是指从工程筹建起到工程竣工验收交付使用的整个建设期间,除了建筑工程费用和设备购置及安装费以外的,为保证工程建设顺利完成和交付后能正常发挥效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开支。设计单位编制的其他费用往往出现漏算、误算和重复计算。所以在概算审核中,其他费用一定要严格按照规定来计取,某些在初步设计阶段已经实际发生的费用(如选址意见咨询费、可行性研究费、环境影响评价费、评估费)等,就可以按实列入,切实保证项目投资概算的完整、准确。

2加强招投标管理,合理通过招投标有效减少项目成本支出

(1)基于控制项目成本的目的,选择资金实力雄厚、管理水平高、施工经验丰富的总承包商是代建单位的理想选择。但一流总承包商优质工程价格也不是代建单位追求的目标,优质工程最低价格也是不可能的,代建单位就需要通过招标方式择优选择总承包商同时确定理想的建设工程项目承包价格。为防止投标人低于成本价抢标,中标后漫天要价,在评标办法中可设定商务标的废标限界。例如:对商务报价设置一个基准价,基准价可取为所有投标报价的平均值,规定对超出平均值±8%~10%以外的报价作废标处理。基于成本控制方面的考虑,对商务报价可设置一个最高限价,并规定高于限价的将不接受其报价。同时调整商务标和技术标在总分中的权重,适当拉开评标分值差距,代建单位就可从容择优选择总承包商。

(2)在施工招标阶段的划分方面要防止建设工程项目成本失控。某些代建单位为了赶工期,用初步设计文件进行招标选择总承包商仓促施工,由于使用要求和施工图设计依旧存在较大的变数,清单工程量变化较多,从而导致施工方式、方法相应的变更,施工过程中就会出现大量新增工程量技术核定单,必将导致施工期工程建设项目成本的增加。

3加强合同管理,控制项目成本

3.1采用适宜的合同承包价格形式,有效控制工程建设项目成本代建制项目要考虑合同承包价格的确定方式。根据工程建设项目的特点,合同价格可采用固定合同总价、固定合同总价外加调价指数、固定合同单价等三种形式。

一般而言,项目规模不大,施工周期不长,施工专业单一,施工图纸详细齐全,设计变更较少,工程量可以预先准确计算,则尽可能选择固定总价合同。例如:二阶段施工招标方式即±0.00以下桩基,或施工专业单一的某些专业分包项目如幕墙工程、精装修工程、钢结构等工程在总承包模式下甚至可采用固定总价合同并实施设计(二次深化设计)施工一体化。如果项目比较复杂,设计深度不够,施工周期又较长,预计工程量可能会有大的变化、出现较多设计变更的情况,则选择固定合同单价对工程建设项目的成本控制相对较为有利。要注意的是,如果工程量变化太大导致施工方法的改变,需在合同专用条款中明确重新调整固定合同单价的有关事项。例如:建筑钢材,在合同专用条款中明确预设涨价幅度在±5%以内的由承包商承担,超出部分由承发包双方互补差价的条款。

3.2加强招标文件编制的管理,提升合同管理水平招标文件的编制是项目成本控制的又一重要环节,它是同总承包商进行合同谈判的前奏,工程承包范围、工期、质量目标、工程款支付方式、工程变更后的价格确定、工程费用的计价依据、计价方式以及价格的调整方法均在招标文件中事先确定,这样做能够尽可能降低一些不可预见的或不确定因素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减少工程费用的额外支付。例如:

(1)工程量清单项目特征的描述尽可能详实具体,否则一些小的遗漏就会酿成工程费用的超计划支付。如水上钻孔灌注桩工程,除混凝土充盈和损耗、截桩高度超灌混凝土、塌孔处理外,还应考虑钢护筒和钢护套等。

(2)界定招标人风险范围。如在招标文件中可明确投标人应到工地现场踏勘情况,以充分了解工程位置、地形地貌、周边环境、道路、地下管线以及其他足以影响投标报价的情况,任何因忽视或误解工地情况而导致费用索赔或延长工期的申请将不获批准。

(3)措施项目清单应明列,防止遗漏。如施工用水、用电、工程监测费用、竣工图编制费用、创市文明工地和市优质工程奖的工程费用等,否则在合同谈判时就直接导致费用增加。

(4)对指定分包施工造成交叉施工、配合施工费用以及引起的窝工、停工、机械设备降效损失费用等有关费用的界定应在招标文件施工专项条款中明确。

4加强施工过程设计变更控制,杜绝成本控制中的跑冒滴漏

当项目进入施工阶段,施工图设计图纸业已完成,工程建设项目总投资已基本明了,此时代建单位应特别关注设计变更的控制与管理。众所周知,只有设计发生重大变化,才会引起总投资发生相应改变,超出控制预期目标值。引起设计变更的原因有多种,如果是由施工原因造成的,业主一般不会追加投资;如果是设计错误造成的,业主追加的费用也有限不至于影响项目总投资有太多变化;但假若因使用需求发生变化导致的设计重大变更,就有可能使项目总投资产生较大的变化,严重的还会出现总投资超出批准的概算投资。例如:建筑物外墙建筑立面改变、内部装修标准提高、新增休息和卫生设备使用功能等;有的设计变更甚至可能改变施工方法,导致延误工期、返工、窝工、使用设备停滞等不良情况,这对工程建设项目成本控制极为不利。

5加强项目后评估机制,进一步完善项目成本控制方法

建设项目后评估是指在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综合研究项目前期工程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招投标、工程实施、竣工结算和使用情况、最终项目成本报告,与先前各阶段项目成本进行综合对比分析,寻找差距,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为今后改进工程建设项目投资估算、初步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完善合同有关费用控制条款的制定、提高项目成本控制水平创造条件。

工程竣工结算完成后,工程各项实际发生的费用已一目了然,以初步设计概算列项费用为基础,将工程可行性研究投资估算、施工图预算、工程项目投标报价汇总表、工程项目竣工结算汇总表进行对比分析,就能寻找到各阶段列项费用的差距,进而可达到修正估算指标、完善概算指标,为建立项目一整套造价指标体系打下基础,亦为提高后续同类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水平建立了可靠保证。同时为了提高合同管理水平,分析“索赔与现场签证计价汇总表”,回顾总结“费用索赔理由和现场签证缘由”,亦为今后类似工程的合同管理,减少工程费用额外支付提供一些宝贵经验。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上一篇:浅谈建筑安全管理中人的因素 下一篇:文化视野中的滨水区景观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