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情志护理在老年骨折病人中的应用

时间:2022-07-29 10:17:02

中医情志护理在老年骨折病人中的应用

【关键词】情志护理;老年骨折病人

中医情志护理,是护理学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一种积极的心理疗法,对病人的康复起着巨大的作用。《医学正传》里把“喜、怒、忧、思、悲、惊、恐”谓之“七情”。在正常情况下,“七情”是人体精神活动的外在表现,当患病后,无论病情轻、重、缓、急,都可导致情志的变化,而情志的变化反过来又可导致脏腑功能的进一步紊乱。由于住院病人的家庭、社会环境、个人素质、文化修养和对自身疾病的认识程度存在差异,他们的情志反应也不同,因此,针对老年人的情志反应,辩证施护,因人施护,使他们畅情志,以最佳的心态接受治疗,会有药物治疗所不及的效果。现将中医情志护理在老年骨折病人中的应用介绍如下。

中医情志护理方法

情志护理主要是指护理人员通过语言、表情、姿势、态度、行为及气质等来影响和改善病人的情绪,解除患者的紧张、恐惧、忧虑、愤怒等情志因素刺激,帮助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意志和信心,从而减轻或消除引起痛苦的情绪和行为的护理方法。

1热情诚恳,全面照顾 人患病后,常有恐惧、紧张、苦闷、悲哀等不良情绪,迫切需要医务人员的关心和照顾,而护理人员每天与患者接触的时间最多,因此,在工作中必须热情诚恳、关心、体贴、安慰、同情患者。如对新入院病人主动介绍住院须知、主管医生、护士还有医院的环境等,消除病人的紧张、恐惧感;对治疗缺乏信心或终日忧心忡忡的患者,有意识的安排性格开朗、对治疗充满信心的或治疗效果理想的病人在一起,以便相互开导、启发和影响,可去忧解烦,增强自信;把病人安置于优雅舒适的病室,同时注重与患者及其家人的沟通,了解患者的思想动态,以便进行全面的照顾。

2移情易性 清.吴师机在《里骈文》中说:“七情之病也,看花解闷,听曲消愁,有胜于服药者矣”。提出了以外界环境来转移病人的意志力,以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素问.移情变气论》曾记载古代一种治疗方法――“祝由”,说的是医者分析发病原因,转移患者的注意力,藉以调整病人气机,使其精神内守,继而达到治病目的。病例石某,女,72岁,右股骨颈骨折,入院后焦躁不安,易怒,护理人员与其拉家常式的交谈,得知该患者非常痴迷粤曲,平时都到广场与一帮人一起娱乐,而现在整天躺在床上,又担心骨折能否治愈,所以情志变化大。护理人员了解这个情况后,在同病区寻找有此爱好的病人到她病室,共同聊粤曲,还时不时的让她唱上一两段,病人很有成就感,逐渐的病人情志舒展,积极的配合治疗。

3言语开导骨折患者大都发生在一瞬间,时间之快,让人难以接受,特别是髋部、下肢骨折的患者,都要长时间卧床休息,病人会有焦躁、恐惧的情绪。言语沟通要针对病人的思想实际和个人特征,做到有的放矢,耐心细致。如《灵枢.师传》曰:“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虽有无道之人,恶有不听者呼?”。“告之以其败”:在疾病的初始阶段,帮助病人进行病机分析,说明疾病的危险性,使病人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态度,积极配合治疗。“语之以其善”:在疾病的进展阶段,有些患者顾虑重重,对治疗失去信心,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促膝谈心,解除他们的顾虑,并指出情绪好坏对疾病的影响,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导之以其所便”:在疾病的恢复阶段,选择合理有效的康复措施,帮助、指导病人进行锻炼。“开之以其所苦”:劝告病人放下思想包袱,克服内心苦闷、焦虑和紧张等不良情绪,正确看待病情[1]。在交谈过程中,护理人员语言必须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富有感情,并全神贯注倾听病人的倾诉。总之,要通过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喻之以例,明之以法,从而达到改变病人精神及躯体状况的目的。

4暗示诱导采用暗示性语言,可对病人的心理状态产生影响,使其无形中接受医务人员的意见,或产生某种信念,或改变其情绪和行为,继而改变病人的生理机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工作中医护人员应语言和善,信心十足,表情轻松,神态自然,操作熟练,动作轻巧,常是一种良好的暗示;对股折的愈后多用肯定的语言回答,这样可调动病人的积极情感,增强病人的信心和希望。医护人员忌用皱眉弄眼,唉声叹气,一筹莫展,操作笨拙,语言粗暴,这对病人常有消极的影响。

5家庭沟通医护人员应主动与患者家属沟通交流,把患者的病情、治疗情况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告知他们,建议他们携子孙常来探望,多与患者交谈,或陪患者到室外走走、看看;还要时常邀请亲朋好友来探望,聊一聊患者过往的一些开心的事情,避免谈及对患者有刺激的话题,这样患者会觉得自己还是被家人重视,就会以愉快的心态接受治疗,以期望早日康复,享受天伦之乐。

由此可见,中医情志护理在整个护理过程中的重要性,护理人员不仅要有丰富的医学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还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素质,调整好自身的情绪,善于观察和了解患者的心理、情志等方面的问题,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因素,给予不同的情志护理,把中医情志护理贯穿于始终,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胡慧.中医心理护理中语言沟通技巧探讨.湖北中医杂志.2004,26(4):3.

作者简介:

施少芬,女,(1966.3-),广西南宁市邕宁区中医院主管护师

上一篇:循证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并发症护理中应... 下一篇: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血氧变化特点及护理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