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美加职业教育模式及其对中国高职教育的启示

时间:2022-07-29 08:28:14

浅析美加职业教育模式及其对中国高职教育的启示

[摘要]文章通过对美国和加拿大职业教育模式的考察与研究,从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专业和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介绍了美加两国的职业教育模式。同时,文章结合我国的高职教育情况,借鉴美加两国的职业教育,就推进我国高职教育改革提出了一些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美国 加拿大 职业教育模式

[作者简介]胡海青(1964- ),男,重庆人,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职英语教学。(江苏 南京 211188)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3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立项课题“基于外语素养和职业能力协同培养的高职英语内涵建设研究与实践”的部分研究成果。(项目批准号:2013JSJG497)

[中图分类号]G71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3-0098-02

2011年,江苏省教育厅颁布了《关于推进中外合作办学高水平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针对加快建设教育强省、人才强省、创新型省份和实现‘两个率先’对国际化创新型人才的需求,集中力量办好一批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引进和利用优质教育资源,学习借鉴先进教学理念和管理经验,缩短与世界教育先进水平的差距,提高教育的国际竞争力,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教育需求”。

为了更好地学习发达国家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经验,推进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和教育质量的提升,笔者所在的学校组织考察访问团赴加拿大圣克莱尔学院、美国贝克尔学院和北弗吉尼亚社区学院进行考察访问。下文将阐述此次考察中对美国和加拿大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认识,及其对我国高职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启示。

一、美国和加拿大的职业教育模式

1.职业教育概述。美国的职业教育包含中等职业教育、高中后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美国职业教育的实施机构主要为综合高中、地区性职业教育中心、职业技术学校、社区学院和企业办培训中心或学校等,其办学主体是政府,办学的主要形式是以社区学院为主的高中后和高等职业教育。

加拿大的职业教育始于高中,不仅早而且开展得非常成功。中职教育并没有像我国大多数院校那样独立出来,而是放在高中阶段进行的。社区学院办学的一个突出任务就是大力发展本国的终生职业教育,提高本国国民的教育素质。同时,社区学院采取灵活多样的招生政策和学习管理制度,采取的教育模式主要包括: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普通教育与继续教育、全日制教育与短期培训,既注重职业教育又注重基础教育。

2.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美国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通过立法的形式,加大联邦政府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立法的实施使得各级政府不得不增加对职业教育的资金投入,从而有利于加速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第二,保障各地区的职业教育的经费投资。如果地方政府对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不足,势必会影响职业教育的发展速度,联邦政府通常会通过拨款方式平衡各地区的职业教育经费差距。第三,联邦政府鼓励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管理。这有利于学校了解企业发展趋势和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体现职业教育的公平和民主。

加拿大建立了完善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大大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加拿大是联邦制国家,实行联邦、省(地区)和市三级政府制度,其职业学校基本是由省政府来管理。1967年,加拿大颁布《成人职业训练法》,为职业教育提供法律保障。加拿大政府遵循“均衡和公平”原则,注重资金和教育资源分配上的公平。同时,加拿大也邀请企业参与管理职业学院,共同制定相关政策和人才培养方案。此外,职业学院注重基础教育和本科教育之间的衔接,力求与高中和大学进行交流和合作,积极寻求融通。

3.专业和课程设置。美国职业教育课程设置有以下两个特点:第一,职业性课程和普通课程相互渗透,并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两者比例。美国职业院校不仅要求学生学习专门的职业课程,而且要求学生掌握一些基础课程。职业课程以技能为主,主要是为学生日后就业服务;基础课程则是语言和人文方面,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第二,职业课程要与企业需求密切联系,实现形式要多样化。学校在设计课程时会邀请企业人士担任顾问,将企业最新知识纳入课程学习内容中,同时还会加入学生在企业实践的机会。

加拿大社区学院的课程会根据社会和市场需求来设置,课程的内容也会围绕学生走向社会后的实际需求来组织。培养实用型人才、提高学生就业机会可以说是加拿大社区学院的最终目的。加拿大职业院校会邀请企业参与学校的课程设置,根据企业和市场的需求,聘请企业相关人员指导课程的规划和设置,使职业教育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需求。同时,各省的教育部门不仅提供经费上的支持,也会和学院一起制定课程的培养目标以及办学情况的考核标准。

4.师资队伍建设。美国教师任职资格的标准很高,职业院校的教师必须是大学本科毕业生或硕士研究生,并且要经过教育学院和实践环节的专业培训,每年还要参加一次教师资格考核,考试合格才能继续任职。同时,为稳定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美国教师的待遇有着很好的保障。社区学院实行教师资格证书制,任何人要想从事教育事业,必须持有州教育主管部门颁发的教师许可证。美国鼓励“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许多教师既能教授职业课程又能教授学术课程。此外,美国非常重视兼职教师队伍的作用。社区学院的教师以兼职为主、专职教师为辅,这种教师结构与我国大多数院校以专职教师为主、兼职教师为辅的教师结构有很大差别。兼职教师通常是社区内的企业家、某一领域的专家、生产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从兼职教师的组成可以看出,兼职教师的实际工作经验非常丰富,所教授的课程更具有实践性和应用性,通常更受学生的欢迎。

加拿大的社区学院同样也非常注重师资队伍的建设工作。首先,学院招聘教师时对教师的经历和资历要求很严格。如果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没有在教育领域的实习工作经历,则几乎不可能进入社区学院工作。只有那些大学毕业后有几年在企业实践经验的人员才有机会应聘成功。学院对新招聘的教师制订长达两年的培训计划,帮助这些教师胜任教育教学工作。其次,同美国职业教育一样,加拿大社区学院的兼职教师几乎占有超过一半的比例,其人员构成主要是一线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和企业骨干人员,他们直接向学生传授工作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兼职教师上岗之前会接受为期两年的师资培训。最后,为了有效管理和激励教师努力工作,社区学院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管理和考核机制,真正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的成长。

二、美加职业教育模式对中国高职教育的启示

1.转变传统的职业教育观,健全职业教育法。美国和加拿大的职业教育发展表明,两国政府及公民都对职业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有着深刻的认识。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我国,很长一段时间里,职业教育一直都被学校和家长忽视。长期以来,人们的思想观念上始终存在着误区,认为学生只有高考考不好才选择高职院校、高职院校的学生比本科院校的学生低一等。这些认识都是错误的,有必要改变国民这种错误的职业教育观。事实上,近年的就业形势表明,职业院校学生的就业率慢慢赶上甚至超过本科院校的学生。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根本大法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法制不健全已经成了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因此,我们必须向美国和加拿大学习,完善和健全职业教育法制,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职业实践和敬业精神。美加两国兼职的职教教师占有很高比例,是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一个重要力量。而我国职业院校主要依靠专职教师,兼职教师比率非常小,且管理上存在很大漏洞,不利于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为此,我们一是要实施兼职教师激励机制。提高所聘兼职教师待遇并加强考核,充分调动兼职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同时也要引导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实现良性竞争。当前,我国很多职业院校在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然而,建设的力度和效果远不及美加两国。美加两国的教师职业技能非常突出,教师不仅专业知识丰富,而且动手能力强。我们的专业教师文化知识尚可,但是实践能力不强。因此,我们在继续推进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让他们获得更多实践机会之余,还要加大力度聘请企业人士对专业教师进行培训。

3.实行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使课程设置与社会和企业接轨。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因此,学校课程的制定者应该充分尊重职业教育的理念,体现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宗旨。美加两国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充分体现了“工学结合, 校企合作”的课程理念,为学生就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我国高职教育要根据社会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以及企业的岗位能力要求,确定高职各个专业的培养目标,建设一套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宗旨的课程体系,通过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实际沟通和组织能力。

4.大力开展校企合作。我国高职教育在校企合作方面与美加两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许多高职院校只在学生快毕业时让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实习时间很短,只有一两个月。在美国,工商企业界会与职业院校进行合作,这种合作模式被称为“合作职业教育”或者“工读课程计划”,学生有一部分时间在学校学习基础教育课程,另一部分时间在企业工作,一边工作一边实践。合作职业教育的领域扩展到农业教育、商业和办公室教育、销售分配教育、健康教育、家政。同样,在加拿大,由政府官员、职业界人士和学术界专业人士组成的学院专业委员会经常会定期召开会议,就最新的就业动态、稀缺专业建设提出建议,及时更新课程和学习内容,将各行各业的最新知识纳入学生的课程学习当中,以弥补市场就业的空白,拓展学生的就业路径。学校要提供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经常邀请企业负责人为学校提供建议,指导学校的课程建设,加大课程改革力度,使课程的设置与企业实际工作岗位相辅相成。

5.改革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实施个性化教学,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学生总体学习能力不高,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够。如果再不改革教学模式,仍然采用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势必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们完全可以借鉴美加两国的职业教育模式,采用灵活的职业教育管理方式,构建一套完善的课程体系,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和个人兴趣,自主选择课程。同时,教师在授课方式上要大胆创新,要让学生学有所得,不脱离社会需求,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

三、结语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国高职教育改革之路任重道远。在当前的发展关键期,努力实现人才培养工作再上新台阶,师资队伍建设实现新突破,推动工作创新,我们必须进一步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努力探索成果的应用与创新,为我国高职教育的改革创新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Z].2006-11-16.

[2]王飞.美国职业教育及其特点[J].河南教育:下旬,2012(4).

[3]薛叙明.美加职业教育的几点启示[J].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

上一篇:对山东省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调查研究 下一篇:《让我们选择坚强》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