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课堂实践

时间:2022-07-29 05:37:43

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课堂实践

在新课程背景下,切实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提高课堂实效的关键。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是统一的,传统的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必须摒弃。但知易行难,在教学中,就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探索。

一、由浅入深,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必须能很快引起学生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在学习初三第七课《加强道德修养》,本课的第一个知识点是以德治国的含义,按一般常态化教学来操作的话,都是直接开门见山,以教师讲解的方式阐述这一 概念。但是这样的导入方式既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也很难使学生理解这一深刻含义,更缺少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共鸣。因此,上课时我用视频《文明礼仪之熊猫篇》导入,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此体会到,转变教学方式应该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必须注重课堂效果,让学生不陌生、能思考、有话讲、有乐趣,真正把学生吸引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轨道上来。

二、活跃思维,调动学生主动参与

在教学中如何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历来是政治课教学的一大难题。在传统教学模式下,突破重点、难点往往意味着教师要重点讲、反复讲,结果是教师讲得越多,学生听得越不明白,甚至起到负面作用,这应引起广大教师的深思。我认为,教师应该切实转变教学观念,真正确立起以生为本的思想,把课堂还给学生,通过创设生动、典型的情境,设置有思维度的问题,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从而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三、放开手脚,发动学生自主探究

如果把一节课看作一部电影或舞台剧,教师就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导演。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包括演讲、讨论、辩论、自主构建知识体系、自编题目等,来转变学习方式,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学的本质是交往。交往论承认教师与学生都是具有独立人格价值的人,两者在人格上完全平等。即师生之间只有价值的平等,而没有高低、强弱之分。师生关系是一种平等、理解、双向的人与人的关系。交往论强调师生间、学生间动态的信息交流,通过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这是教学相长的真谛。新课程要求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间应形 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作者单位:山西省运城市运康中学校 044000)

上一篇:浅谈如何让我们的数学课堂更精彩 下一篇:探索小学品德与社会开放性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