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读者需求的高职院校文献资源建设策略

时间:2022-07-29 04:29:50

基于读者需求的高职院校文献资源建设策略

[摘要]在现今信息技术发展飞速的新时期,高职院校图书馆馆藏资源类型也发生了多样化变化,面对读者对文献资源的新需求,应及时采取新办法,构建适合读者需求的馆藏资源体系。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图书馆读者定位及其信息需求特点,指出了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从加大读者参与馆藏采购力度,加大采购电子资源的力度,满足读者需求方面提出了现今职院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策略。

[关键词]高职院校图书馆 读者需求 文献资源建设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2-0082-01

在现今信息技术发展飞速的新时期,读者对文献资源的需求也随着时代的变化发生了改变,面对读者对文献资源的新需求,高职院校图书馆应及时采取新办法构建适合读者需求的馆藏资源体系。

一、高职院校图书馆馆藏资源需求分析

(一)文献内容需求的多元化

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对象主要是教师和学生,教师以专、深文献资源为主,此外,教师对学科尖端、前沿及专业性强的学术信息需求强烈。学生主要的需求是基础课程辅导,英语四、六级考试用书,此外,各种自学考试、职业等级考试等内容用书也颇受欢迎。另外,为了丰富师生的业余生活,各种娱乐消遣类文献也有相当需要的空间。

(二)文献载体需求的多样性

纸制文献是师生需求的首选,是教学辅导的重要来源。教师撰写论文、教学研究都需要参考纸质文献,学生学习参考用书、各种考试考级都需要纸质文献,所以纸质文献是高职院校图书馆的重要收藏之一。此外,随书光盘、磁带也是高职院校图书馆必不可少的收藏,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必备的工具。还有现代最前沿的数据库和网络资源,更是高职院校教师和学生离不开的电子资源。

二、高职院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文献资源数量不足

高职院校图书馆由于起点低,在学院中得不到重视,在高职院校发展建设中,学院提供的图书购置经费非常有限,再加上纸张价格严重上涨,导致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总藏书量、生均藏书量等都无法达到规定的标准。

(二)文献资源结构不合理

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岗位型、技术型的应用人才。高职院校图书馆应根据学校的培养目标开展文献资源建设。由于现有高职院校图书馆都是由几个中等专业学校图书馆合并而成,图书馆的馆藏资源都是以前中专学校的馆藏资源,没有和现在高职院校所开设的专业相结合,即使是所购买的文献实际上往往和读者的需求有一定差距,无法满足读者的需求,这种不合理的情况必将限制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发展,也起不到图书馆的教育职能。

(三)文献资源类型单一

在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神速发展的现在,高职院校发展迅速,规模越来越大,但高职院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发展缓慢,还处在主要以纸质文献建设为主,其他文献资源建设相对滞后,这种情况限制了读者接触最前沿的知识,也限制了读者开阔眼界,对高职院校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三、基于读者需求的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策略

(一)加大读者参与馆藏采购力度,满足读者需求

现代图书馆馆藏建设,从以前的重收藏,到现在的重读者需求,所以读者参与馆藏采购,可以最大限度满足读者需求。高职院校图书馆主要采取荐购的方式,让读者参与到馆藏资源建设,荐购的方式主要有书目勾选、电子邮件推荐、表单式荐购等。其中以书目勾选和表单式荐购最常用。图书馆把书目下发到各系,由各系教师勾选他们最需用的专业书籍,再返还图书馆,这样不但满足了教师的需求,也避免了由于采访人员专业知识不足,文献采购的盲目性,保证了馆藏资源的系统性。还有就是读者根据自己的需要填写书目,由图书馆采访人员再采购,这样也极大地满足了读者的需求,保证了馆藏资源的质量。

(二)加大采购电子资源的力度,满足读者需求

教师搞科研、学生撰写论文和毕业设计都离不开电子资源,高职院校的电子资源建设相对落后,因此高职院校图书馆应该加大电子资源的建设。在引进电子资源时,教师参与是必不可少的;在采购之前,学科馆员通过邮件、博客等告知全院师生试用,必要时采取讲座的形式,让全院师生试用,学科馆员及时收集教师学生的意见;最后图书馆才做出采购的意见。高职院校不但要购买数据库,还应收集网上大量的免费资源和开放获取资源,自建特色数据库,来满足教师和学生科学研究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孙浩.信息时代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J].河北科技图苑,2009(01).

[2]白雪冰.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共享及资源建设分析讨[J].科技创新论坛,2014(05).

[3]黄国威.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研究述评[J].图书馆学研究,2012(02).

[4]秦雪平.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研究综述[J].情报探索,2013(03).

上一篇:唐代钗钿礼衣的视觉形象研究 下一篇:大学生对人人网和易班使用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