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几点看法

时间:2022-07-29 01:09:17

对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几点看法

【摘 要】当今社会信息化与网络化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尤其是新课程改革下的教育,在日常的教学中如何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是教师进行课程整合方法研究和实践的关键,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不断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在整合的实践中推进教师备课、课堂教学、知识结构、课程安排、能力评价、协作学习、师生关系等方面发生质的变化,这就是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对教学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整合;新课程改革;信息素养

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由此可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仅是实现信息技术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也是决定着新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而新课程标准能否得到落实,课程改革能否取得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所以,研究和探索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的培养问题成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的一个崭新课题。以下我谈谈对于这个问题的几点看法。

一、当前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教学的几点尴尬

如果一个教师连基本的信息能力都没有,那么他就不能在教学中很好地应用信息技术,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促进教学就更无从谈起了。教师的信息技术技能不仅指熟练掌握计算机以及网络的基本操作,还需要熟练掌握多媒体课件制作技术。如今,利用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已成为课堂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但同所有的教学手段一样,在使用过程中也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课堂上所产生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使我们面临许多尴尬。主要表现在:

1.为了优质课、公开课而使用信息技术手段。我们经常能遇到这样的现象:为了一节优质课或是公开课,云集高手,殚精竭虑、酣战数日,方才做出一课件。一旦有人听课,不管需不需要、能不能使用,都要用多媒体计算机来辅助。这些老师认为有没有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似乎是教师有没有先进教学理念的标志,乃至决定一堂课好坏的砝码,所以老师们虽叫苦连天却又乐此不疲。使得信息技术手段变成了作秀的工具。

2.未能发挥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手段的真正优势。多媒体课件的优势在于超文本功能、人机互动功能和网络功能。然而目前许多课件都未能发挥其真正优势,只是把文本、图片、影视简单地转换为多媒体计算机演示而已。与其花费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去把它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还不如直接使用幻灯、投影、录像来得省事。因此,多媒体要么不用,要用就得用在点子上,发挥其真正优势。

3.多媒体使用不当。在课堂教学和多媒体教学手段之间,前者是目的,后者是为前者服务的,处于“辅助”的地位。在教学中我们必须坚持和体现这一思想,可是有些教师对两者之间的关系处理得不够恰当。有的手段与目的没有服务关系,互相脱节;有的为手段而手段,没有使用的必要;有的喧宾夺主,手段成了主体。

二、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应该具备的条件

1.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要跟上信息技术的发展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发生了重大改变。在这种情况下,首先必须改变的应该是教育者,教师是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关键因素。教师设计、控制课程教学的流程,是整个教学的主导力量。教师的因素包括其参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意识与态度,以及应该具备的信息技术技能和课程整合的能力。

2.教师应努力改善自身的信息素养,提高自己的信息技能

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是指将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机的融合,通过在学科教学中合理的应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科教学效果。所以,教师的整合能力是以信息技能为基础的,整合能力的发展会受到教师信息技能的制约。教师应加强学习多媒体课件制作技术与技巧, 做课件并不是说只要掌握了课件制作软件的使用就可以了,它需要多种软件协同工作,比如图像制作、声音录制、文字编辑、动画制作等等,所以要求老师们平时注意多学一些操作方法,了解其各自特点。另外,要善于整理和充分利用因特网上丰富的教学资源为教学服务。

3.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离不开学校的重视与投入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需要一定的硬件支持和物质保障,学校应尽可能地加大投入,完善硬、软件建设,创设学校现代化教育环境,比如学校应加大投入建设校园广播系统、校园闭路电视系统、校园网络系统。建设一些计算机教室、多媒体语音教室、电子备课室等等,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

新课程改革,应该观念先行,学校应首先着眼于转变教师观念,让教师确立现代教育理念,应该使教师明确: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不能单单只是作为手段或是工具,而应该使其贯穿教学的全过程,成为师生共同的自觉行为。

重视并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师是关键。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任何技术所无法替代的。在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中,教师的作用不会被削弱,而是要加强,但教师的角色会转换,从知识的传授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总之,信息技术改变着传统的教育方式和教学过程,设备及技术无疑很重要,但我们更应关注对教学过程的研究,要探索如何应用信息技术构建新的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是一个长期而庞大的系统工程,在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中,既要着眼于未来,又要切实可行,从一点一滴做起,既要勇于创新探索、不断实践,又要善于总结过去的经验;既要学习,了解掌握信息技术,又要深刻认识学科教学的精髓与内涵。不应当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学习的对象,而应当作为学习的工具,要努力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实现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同时,整合所开辟出来的新大陆,也必将把信息技术教育带入新天地。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文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教基[2001] 17号,2001.6.7

[2]李克东 《数字化学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3]徐晓东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法与实践》

(作者单位:江西省新余市第四中学)

上一篇:浅议在初中数学中,如何进行思想和方法的渗透 下一篇:青春期狂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