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探究

时间:2022-07-29 10:55:38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探究

【摘要】如今中小企业的发展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一大动力,但同时却面临发展过程中最主要的瓶颈――融资难。因此,找到可行并有效的措施来解决融资难问题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中小企业 融资难 对策分析 多管齐下

一、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一)融资成本较高

中小企业的融资时,需要考虑利息和成本。一般情况下,中小企业的融资数量少,贷款风险比较高,向银行贷款时,需要支付较高的利息。同时向银行贷款时一般需要担保,但担保不仅手续烦琐复杂,还需要担保物、支付担保费等一些相关费用。所以为了减低融资成本,许多中小企业不得不通过非正规金融渠道去实现融资,使其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下风。

(二)狭窄的融资渠道,有限的融资方式

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受到限制,所以中小企业采用内源式融资方式和非正规的融资渠道。同时中小企业在资金融通方面有较大的局限,使用外源式融资的中小企业太依赖银行的债务融资,忽视了其他的源头。再加上,不成熟的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导致较单一的融资方式,较高门槛的证券市场,不健全的创业投资体制和公司债发行准入制度。

(三)地区差异明显

沿海地区的中小企业是当地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在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希望持续发展,所以地区银行对其所需资金给予积极的支持。另外,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民间信用体系的逐步完善,使这些地区逐步发展起亲友借贷、职工集资及民间借贷等非正规融资渠道。而在中国中西部地区,中小企业数量少、质量不高、竞争力低。所以当地银行考虑到自身收益,对其放贷慎重,同时非正规融资渠道发展程度较低,所以中小企业融资难上加难。

二、中小企业融资难原因分析

(一)中小企业自身原因

1.企业的诚信问题

中小企业不健全的内部管理体制,以及经营管理不当,加之规模小和营运风险大等因素,使其没有良好的信用记录。

2.难以履行担保责任

金融机构一般偏好固定资产抵押物,往往要求企业把土地、机器、设备等所有权或使用权用来抵押,但中小企业固定资产少,土地、房产等担保物不足,所以贷款担保责任难以落实。

3.企业营运风险高

中小企业规模偏小,所属产业的水平较低,抗风险能力弱,可持续发展能力差。此外,中小企业的经营者自身的不专业也导致在管理中存在一系列问题。 这些都导致了中小企业客户到银行贷款时遭到拒绝,银行不愿意对没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中小企业提供帮助。

(二)银行等金融机构原因

1.垄断的贷款市场

由于国家严格限制市场准入及存在营业范围的叠加,使中小金融机构丧失改善经营的动力,再加上地方政府干预中小金融机构的经营,导致中小金融机构经营紊乱,不能很好地发挥服务职能。

2.不合理的金融体系结构

一方面,中国目前的金融机构体系,没有为中小企业提供专门融资服务的政策性银行和投资银行,地方型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不规范、缓慢;另一方面,银行贷款流程冗杂,周期长。而中小企业经营比较灵活,其资金周转速度快,这之间的矛盾导致中小企业不能顺利从银行得到资金流。

3.银行管理制度问题

一是管理权限被上级严格控制,不利于基层放贷,同时授信管理制度使基层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不能给予足够的支持;二是权责间的不对称问题使基层金融银行产生恐贷心理,严格的风险管理责任追究制度直接造成基层银行的工作人员不敢对风险较大的中小企业放贷;三是有缺陷的现行呆坏账核销制度。每年部分财政资金都会用于银行不良资产核销,但核销对象仅限于国有企业,私营个体企业的呆账坏账不能核销,所以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需求存在的客观风险感到担忧。

(三)制度的不完善原因

1.中小企业相关法律制度的空白

现有的法律法规不完善,相关配套的措施缺少实际操作性。国家为协助中小企业融资出台了《中小企业促进法》,但其法中缺乏具体的实行规则,所以也没有发挥足够的效力。另外,中小企业融资缺少政府的大力支持,其他国家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支持,但中国政策制定时忽视了企业规模小,使中小企业处于不利的地位。

2.不健全的担保体系

目前中国担保体系还不完善,不能为中小企业融资发挥很大作用,并且地区发展也不同步。中小企业在融资时不能提供合适的担保抵押物,所以银行为减少风险损失,贷款利率高于国有企业并且有各种附加条件,所以,在解决融资难这个问题上,建立起完善的担保体系是很有必要的。

3.有局限的金融监管政策

中小企业有较高的贷款风险,所以银行会通过高利率来弥补风险损失。而利率管制会降低贷款利率,所以加剧信贷供给和需求间的不平衡,也更加缩小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贷额度,同时,银行因为收费限制,不愿意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服务,这都更加剧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难度。

三、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分析

(一)中小企业的自我改善

1.要培养诚信意识,提高其自身的信誉形象

这和企业融资有着密切联系。中小企业必须做好内部改善工作,建设企业文化――诚信精神,改变中小企业以往的形象和人们对其的传统观念,同时培养经营管理者的专业素质也是任重而道远的。

2.规划法人治理结构,努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不仅仅迎合了企业发展的需要,也能长期助于缓解融资难问题。中小企业应该鼓励优秀人才和先进技术的引进,改善企业的内部结构,提高企业运营效率。

3.建立企业监督机制

企业监督机制不仅要监督企业内部还有企业外部。通过企业监督减少企业管理不善的问题,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融资的难度。

(二)金融机构加快改革步伐

1.为中小企业建立专门为其服务的中小型银行,完善银行体系

要放宽国有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要求,通过优惠政策的制定支持中小企业融资方式的多样化。同时加快中小型银行的发展,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提高资金利用率。

2.加快利率市场化和银行运营市场化的进程

银行应该放松利率和收费监管,充分使其市场化,对于中小企业和国有大企业应对其制定不同的贷款利率,发挥市场作用去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三)加大政府制度的支持力度

1.由政府主导去建立关于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体系

政府为中小企业做担保人,因其信誉好,会降低贷款风险损失,所以银行愿意为其提供贷款。这样中小企业能够及时获得所需资金进行生产或者创新。

2.完善相关的法律政策

政府通过立法制定相关的法律,具有强制性和合法性。这些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会帮助中小企业发展。同时要发挥其效力就要设立相关的机构去监督实施,将各个主体间的责任范围、权利义务等用法律规范起来。

四、结论

本文经过中小企业融资现状、融资难的原因以及对策的以上分析,可知要想解决融资难问题,我们需要多管齐下,需要内外因的共同努力,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才会逐渐得到改善。

参考文献

[1]陈晓红.中小企业融资[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2]李玉海.当前中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及对策[J].职大学报,2006(01).

[3]周峰.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J]南方金融,2007(04).

上一篇:期货合约动态投资策略探析 下一篇:小产权房问题解决思路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