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靛果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时间:2022-07-29 09:59:05

蓝靛果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摘要:以蓝靛果(Lonicera caerulea L. var. edulis Jurcz et Herd)带芽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组培快繁,考察了激素种类和浓度对外植体增殖及不定芽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合外植体增殖的培养基为MS+2.0 mg/L 6-BA+0.2 mg/L IBA,增殖系数达3.3,适合不定芽生根的培养基为1/2MS+0.5 mg/L NAA+0.5 mg/L IBA,生根率达72%。

关键词:蓝靛果(Lonicera caerulea var. edulis);组织培养;激素

中图分类号:S339.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03-0706-02

蓝靛果(Lonicera caerulea L. var. edulis Jurcz et Herd)为忍冬科忍冬属多年生落叶小灌木,其果实为蓝黑色,椭圆形或长圆形[1,2],是珍贵的野生浆果,有“果中之王”的美称,营养价值极高[3-6]。蓝靛果果实可生食,也可以加工成果酱、果干、蜜饯等。其果肉,出汁率高,耐腐坏,是酿造果酒饮料的好原料。此外蓝靛果果汁色深,呈艳丽的深红色,是难得的天然色素品,可以用来调配其他果酒和饮料以提高其品质[7-10]。该果实还可入药,具有清热解毒、败火、化湿热、软化血管、降低血压、补血等功能,能强身健骨、消除疲劳、祛风邪、增加食欲,长期食用对预防小儿厌食症、肝腹水、糖尿病、癌症、贫血症和不眠症有良好功效[10,11]。蓝靛果植株自然状态下主要通过种子繁殖,本研究以蓝靛果带芽茎段为外植体,采用组织培养的方式对其进行快速繁殖,以期为蓝靛果的深入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蓝靛果材料于2010年7月取自吉林省松江河林业局,采集当年生健壮无病虫害幼嫩蓝靛果枝条用于实验。

1.2 方法

1.2.1 材料消毒 将采集的蓝靛果枝条浸入清水中浸泡,同时用软刷轻轻除去附着在枝条表面的尘土,然后用流水冲洗数次。清洗过的枝条首先用体积分数75%的乙醇消毒30 s,然后用1 g/L氯化汞溶液(加入3~5滴吐温80)消毒8 min,最后用无菌水彻底漂洗5次,洗净残留的升汞。

1.2.2 蓝靛果的组织培养 在无菌室超净工作台上按照无菌操作的要求将消毒后的蓝靛果枝条切割成长1~2 cm的带芽茎段接种在培养基上,每瓶接种1个外植体。启动和增殖培养以MS为基本培养基,同时附加不同浓度的细胞分裂素(0.5、1.0、2.0、5.0 mg/L 6-BA)和生长素(0.2 mg/L NAA或0.2 mg/L IBA),pH 5.0,具体培养基配方见表1。观察和记录各处理不定芽的萌发和增殖情况。增殖培养60 d后选取壮苗进行生根培养,生根培养基为1/2MS+0.5 mg/L NAA+0.5 mg/L IBA和1/2MS+1.0 mg/L IBA。启动和增殖培养、生根培养条件均为培养温度22~25 ℃、光照时间12 h/d,光照度2 000~3 000 lx。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长素种类和细胞分裂素浓度对蓝靛果不定芽增殖的影响

植物细胞中内源激素和外源激素共同对细胞的分化生长起着控制作用,且每种植物细胞中的内源激素含量不同,导致不同材料适宜的外源激素也不同。蓝靛果外植体接种到启动和增殖培养基上培养,10 d后少数茎段腋芽开始萌动生长,极少数有不定芽增殖,30 d时不定芽数目明显增加。不同生长素对蓝靛果不定芽增殖的作用不同。在其他条件均相同的条件下,添加NAA的1~4号培养基中不定芽萌发率为32%~40%,增殖系数为1.7~2.5。添加IBA的5~8号培养基中不定芽萌发率为38%~42%,增殖系数为2.2~3.5(表2)。可见在蓝靛果不定芽的萌发和增殖过程中,IBA对不定芽增殖的促进效果要好于NAA。

培养基中添加的6-BA浓度也对不定芽的萌发和增殖有一定的影响。添加NAA或IBA生长素的处理中,不定芽的增殖系数均随6-BA浓度的升高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6-BA浓度为2.0 mg/L时不定芽增殖系数最大。可见,6-BA浓度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不定芽的萌发和增殖。8种培养基中MS+2.0 mg/L 6-BA+0.2 mg/L IBA的增殖系数最高,达3.3,适合不定芽的增殖培养。

2.2 不同生长素浓度组合对蓝靛果不定芽生根的影响

增殖培养60 d后选取壮苗进行生根培养,分别采用1/2MS+0.5 mg/L NAA+0.5 mg/L IBA和1/2 MS+1.0 mg/L IBA作为生根培养基,30 d后多数试管苗长出不定根,1/2MS+0.5 mg/L NAA+0.5 mg/L IBA的生根率达72%,远高于1/2MS+1.0 mg/L IBA培养基(58%),可见在实验条件下NAA和IBA配合使用的生根效果好于单独使用IBA。

3 小结与讨论

用蓝靛果带芽茎段作为外植体,接种在适宜的增殖培养基上进行快速繁殖,其消毒方法简单方便,可减少母株本身的剪枝量,而且能保持种质资源的永续利用,这对于规模化生产繁殖十分有利。在蓝靛果的组培快繁中,不定芽增殖以MS+2.0 mg/L 6-BA+0.2 mg/L IBA 最为适宜,增殖系数达到3.3,而诱导生根时,最适培养基为1/2 MS+0.5 mg/L NAA+0.5 mg/L IBA,生根率达72%。

参考文献:

[1] 张 欣.野生蓝靛果忍冬资源开发[J]. 北方园艺,1997(5):28.

[2] 郭文场,张德群,衣茂功. 东北野生可食植物[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杜,1993.

[3] 吴秀菊,李桂琴. 兰靛果芽特性与花芽分化的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2,33(2):165-169.

[4] 王秀锁,孙秀殿,白艳春. 蓝靛果的利用及栽培[J]. 特种经济动植物,2002(6):34.

[5] 吴秀菊,李桂琴,王学东. 兰靛果忍冬大小孢子发生与雌雄配子体的发育[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3,34(3):310-313.

[6] 韩京振,金 政,金松竹,等.蓝靛果抗氧化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2,9(1):45-46.

[7] 孙广仁,张启昌,董凤英,等.蓝靛果酵母发酵特性的研究[J].食品科学,2010,31(23):305-309.

[8] 金 政,李莲姬.蓝靛果抗疲劳作用的实验研究[J].延边大学医学学报,2001,24(1):16-17.

[9] 李春光,王永明,玄 武.长白山东北部野生经济植物志[M]. 延吉:延边人民出版社,1990.

[10] 李淑芹,李延冰. 野生植物—蓝靛果营养成分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1994,25(4):401-404.

[11] 马自超. 蓝锭果(Lonicer acaerulea)中的花青素色素的研究[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1996(2):1-5.

上一篇:湘南梨新梢、果实的生长动态及相关性分析 下一篇:超声波法提取马鞭草黄酮条件的优化及其抗菌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