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

时间:2022-07-29 08:51:22

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

[ 摘 要 ]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乡的非均衡发展问题日益突出,如何协调城市和农村的发展,使两者形成一股发展的合力是当前城乡理论和实践面临的重要课题。财税政策作为保障、协调和引导城乡统筹发展必不可少的推动要素,在统筹城乡发展的进程中应该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本文以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财税政策为视角,通过对当前河北省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财税政策现状的进行分析,为河北省进一步做好城乡统筹发展工作提出相关财税政策建议。

[ 关键词 ] 城乡统筹发展 财税 政策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在系统研究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基础上,明确指出“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始终把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作为加快推进现代化的重大战略。统筹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加快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巩固和完善强农惠农政策,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使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这是党对我国总体发展阶段认识的进一步深化,为我们进一步做好统筹城乡发展工作提出了方向。

统筹城乡发展是一项涉及城镇与农村、经济与社会等诸多方面的综合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多种利益关系的调整,在实施的过程中,离不开相关政策的引导。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税工作的职能决定了财税与统筹城乡发展存在的密切关系。随着农村改革发展不断深入,统筹城乡发展工作不断向纵深推进,财税政策引导和协调各方面因素、支持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职能,在统筹城乡发展的进程中应该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一、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意义

大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在正确把握我国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新矛盾、新挑战、新机遇和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具有极强的时代性、创新性和针对性;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治本之策;是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保障;是扩大农村消费需求,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需要;是进一步推进城市化、工业化,加快实现现代化的根本要求,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城乡统筹发展是全面推进农村小康建设、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它要求将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安排、综合谋划,通过体制的改革、机制的创新、政策的引导,扭转城乡差距、工农差距、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打破旧有的“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市与农村相互促进、农业与工业联动、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格局,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使农村经济发展增强后劲,农民收入逐步增加,农村消费水平逐步提高,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财税政策在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中的作用

财税政策作为政府通过调节财政收入和支出总量的来影响总需求,使之与总供给相适应的经济政策,是政府发挥作用的重要方式和手段,在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保障、协调和引导作用。

1.财税政策为城乡统筹发展提供财力保障

城乡统筹发展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当前,我国农村公共基础设施较差,政策提供的公共产品较之城市偏少,农业产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农民生活整体水平偏低,这些制约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问题,是由于我国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多个层面、采取多项措施,而加大对“三农”的财政投入力度作为最直接的措施,为城乡统筹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财力保障。实际上,近几年来,我国各级财政逐年加大对“三农”的资金投入,就能充分说明这一点。

2.财税政策为城乡统筹发展提供协调和引导机制

2004年以来,国家每年制定的“一号文件”对“三农”工作进行了一系列部署,为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轨时期,充分就业、稳定物价、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之间必须兼顾。从宏观角度看,财税政策可以协调国民经济整体布局,通过采取措施保证城乡发展的协调一致。从微观角度看,财税政策可以通过产业优惠政策等措施给予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各项工作以较大的扶持力度,从而合理促进社会资源向合理的方向流动。

三、河北省城乡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经济指标结构性优化

2009年,河北省全部财政收入达到2018.1亿元,人均生产总值24283元,按2009年人民币对美元年平均汇率换算(约6.8),已经达到3571美元,迈上了3000美元台阶,工业支持农业、城市反哺农村已经具备一定经济基础。

2009年河北省生产总值达到17026.6亿元,比上年增长10.0%,增速比一季度、上半年分别加快1.5和1.3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18.9亿元,增长3.3%;第二产业增加值8874.9亿元,增长10.5%;第三产业增加值5932.8亿元,增长11.4%。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2.7∶54.3∶33.0调整为13.0∶52.1∶34.9。从河北省生产总值的构成中可以看出,第一产业增加值仅占13%,二、三产业是第一产业的6.67倍,而且二、三产业增长速度都超过了10%,第一产业不及5%。

2009年,河北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718.3元,比上年增长9.5%。其中,工资性收入9830.6元,增长10.6%;转移性收入4674.2元,增长18.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150元,增长7.4%。其中,工资性收入2251元,增长13.7%。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9678.8元,增长6.5%;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350元,增长7.2%。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3.6%,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5.7%,分别比上年下降1.1和2.5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建筑面积29.95平方米,农民人均居住面积31.9平方米,分别增长1.5%和4.0%。从收入、支出角度分析,农民人均收入增长幅度仍低于城镇居民,而农民人均生活支出增长幅度却高于城镇居民。从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角度分析,农村居民改善优于城镇居民。

由此可以看出,河北省工业与农业之间、城市与农村之间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结构性优化的趋势,但具体差距仍然较大。

2.各项财税政策落实到位

2009年,河北省认真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农业投融资力度,融资10亿元用于病险水库加固等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认真落实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政策,累计兑付补贴11.5亿元,销售家电下乡产品182.5万台、汽车摩托车34.6万辆。通过积极争取中央支持等多种途径筹措资金1.3亿元,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双百市场工程”。

2009年,河北省农林水事务支出253.9亿元,增长67.2%,省级一般预算农业支出较经常性财力增幅高出2%以上。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统筹中央和省级资金20.8亿元,实施119座大中型病险水库加固及骨干河道治理;整合资金7.3亿元,集中用于80个县农业节水设施改造建设。积极落实惠农补贴,认真组织发放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68.1亿元,比上年增长13.9%。省级投入资金4.5亿元,开展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试点,全省种植业保险保费补贴比例提高到40%。大力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全省投入25.6亿元,建设高标准节水农田156.6万亩,完成生态综合治理12.4万亩,扶持产业化经营项目199个,着力打造粮食生产核心区。积极开展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各级财政落实奖补资金3.8亿元,带动村级筹资14.5亿元,兴办公益项目3万个;省级拨付农村新民居建设和危房改造补助资金3.4亿元,改善农民生活居住条件。为665万名农村学生(含民办学校)和5.3万名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为25万名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发放生活费补助,

2009年,河北省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着眼于减少层级、提高效率,在136个县市的所有乡镇实现了分税制和统收统支加激励两种体制模式全覆盖。

各项财税政策落实到位,为河北省城乡统筹发展创造了一定条件。同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河北省城乡统筹发展中的一些问题。

3.城乡发展失衡问题突出

一是固定资产投资比例失衡。2008年,河北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870.8亿元,城镇固定资产投资7465.1亿元,城市投资为农村的5.3倍。2009年,河北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310.5亿元,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0515.8亿元,城市投资为农村的5.86倍。城乡投资比例失衡现象明显,且进一步加重。居民人均收入增长失衡。

二是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我省1978年-2009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由162元扩大为9568.3元,由2.42∶1扩大为2.86∶1。

三是公共物品供给失衡。由于农村医院、学校、住房等基础设施建设严重不足,与城市相比明显滞后,看病难、上学难、居住环境改善难普遍存在,严重制约农村的改革发展。

四、财税政策促进河北省城乡统筹发展的对策

1.进一步深化财政体制改革

一是进一步扩大省财政直管范围,逐步完善省财政直管体制。二是促进县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面推进县乡财政体制改革。三是深化省以下政府间财政支出责任划分改革,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不断健全各级政府间财力与支出责任相匹配的体制。

2.努力提高农民收入

一是引导农业内部结构进一步调整,提高农业比较效益,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二是大力支持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组织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就业,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培育农民增收的新增长点。三是推进开发式扶贫,通过产业化扶贫、移民搬迁、贫困村互助等多种形式,解决农民贫困问题。

3.大力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一是认真落实国家相关惠农政策,做好粮食直补、农资综补、购置良种和农机具补贴、能繁母猪补贴、种植和养殖业保费补贴的发放工作。二是扩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范围,适时提高种植业保险保费补贴比例。三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支持设施农业、现代果业、奶牛产业的产业化经营。四是大力推进农业综合开发,扶持产业化经营项目。五是通过争取中央支持等多种途径,积极筹措资金,大力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双百市场工程”,加快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繁荣和发展农村消费市场。六是强化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对基层农(林)技推广体系、农业服务体系与基础设施、动植物疫病防治体系、有害生物防控体系建设和农产品质量监测与控制、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与应急工程等进行补贴。

4.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加强农村新民居建设和危房改造,努力发展沼气用户,尽快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程。二是加快农村饮水工程建设,确保农民生活用水供应充足、水质达标、饮用安全。三是加快农村道路交通、电网改造、“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四是支持农村公益事业发展,扩大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范围。

5.加大农村社会事业和社会保障投入力度

一是大力推进城乡教育体系一体化进程,实现全省范围内的教师“同工同酬”,采取一定方式向农村特别是偏远地区适当倾斜,使农村教师队伍进一步稳定、充实。二是做好农村医疗体系建设工作,加强县、乡、村三级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方便农民异地就医和医药费报销。三是增加财政投入,积极发展农村养老保险,逐步建立城乡居民统一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四是加大公共文化投入力度,建立健全覆盖更广范围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丰富农村群众文化活动。

参考文献:

[1]《河北省人民政府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2010.2.12

[2]《河北省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0.2.16

[3]《关于河北省2009年省本级预算及省总预算执行情况和2010年省本级预算及省总预算草案的报告(书面)》,2010.1.12

上一篇:保定市民营经济发展现状 下一篇:刍议“加班费”的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