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职英语教学中英美文化的切入

时间:2022-07-29 08:41:33

论高职英语教学中英美文化的切入

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在世界范围内有着重要的影响力,我们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与西方国家与世界进行科技、文化和信息的交流。由于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对英美文化的忽视,往往会产生不良效果。本文通过分析英美文化对高校英语学习的重要性,总结了相关在高职英语中切入英美文化的方式。

一英美文化的特点

文化是一个社会或民族的风俗习惯、社会道德伦理制度、科学技术水平、信仰、宗教的总和,文化集中反映了社会或民族的物质文化水平和精神文化水平,也包括了人类生活中的生活习惯、风俗礼仪等。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学习英语是现代社会复合型人才的必备素质,从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角度来看,英语教学中融入英语语言国家的文化是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科技、文化、政治、历史和风俗的最佳手段,同时也是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英语水平,增进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最佳手段。

1中国文化同英美文化的差异

英国作为英语的发源国,受英国绅士文化的影响,英语中最典型的特点就是礼貌用语的广泛使用,可以说只要人与人之间有交流几乎都存在使用礼貌用语的现象。而在中国文化中“谢谢”、“请”通常表现为对外的交际场合,如在公共场所或餐厅等,在家庭环境中或比较亲密的朋友之间说“请”、“谢谢”等词语很少见,在中国文化里如果在家庭环境或亲密朋友之间说这些礼貌用语反而显得不恰当,通常会被受者认为“见外”了。

2英美文化的个性特点

英语国家比较尊重人的隐私,即使是很亲密的朋友也不宜询问和交谈,这是由于英美文化中崇尚独立的个性和人格自由的文化决定的。如在英美国家的文化中,打听别人的工资收入、年龄、家庭住址和其它个人隐私都属于侵犯他人隐私的不当行为,是被语言文化和道德文化所不能容纳的。

二高职英语教学中切入英美文化与素质培养

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如果不懂其起源国家的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却希望很好地利用语言进行沟通是不切实际的。美国语言学家Hamels总结学生外语的学习背景时表示:学生的外语交际能力应包括五种要素,即听、说、读、写以及社会交往能力,也就是能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和谐交往的能力[1]。我国传统的英语教学中,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教师和学生都比较重视英语的读写训练,但针对英美文化的学习和切入却通常被忽略。这是因为传统英语教育没有真正意识到文化对于语言的重要性,尤其是英语,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许多语言在不同的场景通常表达出不同的涵义,这与中国文化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演变成多样化的含义是一样的。许多初次踏入异国他乡的学生,发现自己学习了十几年的英语却无法同英语国家的人们哪怕进行最简单的沟通,这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对英美文化的不了解、不熟悉。曾经一名中国官员在美国考察时,受邀出席欢迎party,美国官员用礼貌性的问候对中国官员的夫人表示了问候,通常他们说:Your wife is so beautiful!中国官员在听随从翻译人员的翻译后,也用中国式的客气回答道:“哪里!哪里!”,随从翻译人员正是出于对英美文化同中国文化差异的不了解,随口翻译成“where!where!”另一则笑话是一位外企员工对上级领导交代一项任务表示胸有成足,当外籍领导问他:“Are you certain of that?”,员工本想表达对此事“胸有成竹”,而译者却直译成了“There is a bambu in my chest!”,领导听说下属胸里有一根竹子大为惊讶。

由于英语的重要性和国际交流合作的不断深入,学生们普遍对英语学习的热情高涨,但对英美文化的认识不足影响了学生们学习英语的效率和学习的成果,缺乏对英美文化的认知导致了我国学生学了十几年的英语,在开口与英语国家的人沟通时就表现出词不达意,甚至引起误会和对方的反感。许多出国留学的学生,虽然能在托福考试或GRE考试中获得高分,但一旦踏上国外的土地上的时候,仍难以理解国外文化的冲击,出现沟通困难的情况,使自己表现得无所适从。教师在教授英语时,也不应过分关注背诵词汇和做语法训练、考试训练,而应当积极引导学生提高学习英美文化的自觉性和从英美文化中体会英语魅力和学习英语沟通的能力[2]。高校英语老师要不断向学生阐明学习英美文化对学习英语的重要性,要阐明英美文化的引入对英语学习的作用,在讲授英语时,要通过文化的深入研究,可以将西方文化中好的东西借鉴引用,不好的东西要通过对中国文化的比较对其摈弃,通过对比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提高学生对中西文化差异的认识,提高学习英语的热情和技巧。

三高职英语教学中英美文化切入的方式

中国著名的英语教育学者胡文忠是较早研究跨文化意识交流在英语教育中的作用的,他通过举行英语讲座、开设英美文化展览、可设英美文化课程、开展课外活动引导学生加深对英美文化的认识,并在日常英语教学中,通过文化对比的方式在英语教学课堂上切入英美文化,他的教学尝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由此可见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切入英美文化知识教育对教学是大有裨益的,以下是在高职英语中切入英美文化的方式:

1引导学生参与英美文化的调查、讨论

英美文化的切入既需要教师的因势利导,更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生参与英美文化的调查讨论是在教学中切入英美文化的重要途径。在进行课本教学前,教师一般都要求学生预习,在进行英语教学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针对将课本中提出的话题,让学生们自行收集相应的英美文化背景,调查相关话题中英美文化的相关知识,并在课堂上对此进行分析、讨论,以此带动学生提高学习英美文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在前期调查和收集文献中,既加深了对课文中的词语、词句和中心的了解,又加深了对相关文化知识和文化背景的了解。在《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册第四单元“Five Famous Symbols of American Culture”一文中,教师在课程开讲之前,要求学生主动调查美国标志性的文化背景,并延伸到美国标志性建筑、标志性语言、标志性物品上。学生们通过对这些主题的调查,不仅收获了对美国文化的深刻认识,也通过调查理解了文章的主题。同时在课程讲解的讨论中,学生们各抒己见,提高了课堂的参与程度,也提高了学生们学习英语的热情,更为学生们学习英语打开了一个自由、广阔的思路。

2通过教材渗透英美文化

通过教材渗透英美文化是高职英语教学中切入英美文化的重要途径,高职英语教材都是精选的英语中的优秀文章,文章中包含着深刻的英美文化背景,教师在讲授课文时,不应照本宣科,机械地讲解文章的中文意思,讲授文章中的生词,而应当结合文中表述的主题,发掘文章的文化背景,通过文化背景的讲解,进一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加深对英语语言和语感的学习[3]。例如高职英语教材中第4学期第三单元以讨论美国福利制度为主题,讲述一位接受政府救济的残疾人通过努力改变被救济现状的故事,表达了对新的福利制度的渴望之情。教师可以以文章的主题为中心,借题发挥,讲述英美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和欧洲各国的社会福利制度,并通过与中国社会福利制度的比较,让学生参与讨论各国福利制度的利弊和待改进的地方,通过渗透英美文化达到了学生深刻理解文章主题的目的。

3对比中外文化差异,体验英美文化特点

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教材的许多内容都涉及中美文化、中英文化之间的差异。教师应当通过文化对比的方式使学生们了解中美文化、中英文化之间的异同,让同学们在理解中国文化的同时,了解英美文化同我们文化的区别。在对比中外文化的差异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用辩证的观念理解和了解异国文化,给学生辩证思考的时间,让学生明确学习和了解异国文化并不是崇洋,并不是放弃自身文化而学习他国文化,而是要用包容的眼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尊重彼此文化的同时达到文化交流和交融的目的。在比较中外文化的同时,要学生注意英美文化的特点,以及由文化催生语言特点,要通过故事体会英语中的俚语、谚语的形成和用法,并通过英美文化特点分析英美各国相互之间交流的特点和注意事项,比如英美文化中忌讳询问讨论个人隐私如年龄、体重、收入等问题,为今后学生在同英美国家人员交流时打下一定的文化基础。

4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渗透英美文化

多媒体教学技术在高校中的应用已经十分广泛,英语作为一门实用课程,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资源渗透英美文化。英语教学中,通过多媒体技术手段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与课文主题相关的文字、图片、影像、声音等,全方位地展现英美文化。学生对采用多媒体技术的欢迎程度和知识接受程度远大于传统的说、教、描述等教学方式。如在进行英文教学时,教师将一堂读写课程变成了播放影片《特洛伊》,影片中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和唯美壮观的战斗场面让同学们十分享受,同时影片中的西方神话色彩和地道的西方语言文化使学生从中也得到了熏陶。在观看完影片后,教师组织学生们通过讨论剧中的人物形象和历史背景,使同学们加深了对特洛伊木马这一历史背景的认识,加深了西方神话文化的认识,更重要地是培养了学生关注西方文化的兴趣,学生课后也会参与讨论和在网络上差异相关西方文化。通过多媒体技术的渗透,掀起了同学们对西方文化的学习热潮。

5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穿插对比切入英美文化

教师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可以通过教学需要和教学大纲的安排,将中西文化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穿插对比,由此引入英美文化的学习[4]。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方、学生参与讨论法、提问法、自我调研法学习教材中的相关题材,同时教师还可以适当地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法对文章中的故事情节进行再现,通过穿插对比加深学生对英美文化的理解。

参考文献

[1]韩远飞.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与英美文化的输入[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06)。

[2]陈蕾.试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J].校园英语,2012(9).

[3]龚璇.高职英语翻译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学术月刊,2011(12)

[4]刘宗衍.大学英语阅读中常见问题及其对策[J].校园英语(教研版),2011(11).

上一篇:中职英语专业学生口语课外活动现状研究 下一篇:实施多元化教改,培养创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