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班史记载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意义

时间:2022-07-29 07:30:48

浅析班史记载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意义

摘要:班级文化建设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班级文化的有无和优劣,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进而影响到学生未来的发展。而笔者认为班史的记载和传承对于班级文化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班级史”是师生的一面镜子。学生将自己的过去与现在对照一下,进步了吗?退步了吗?还有哪些不足?都会从‘班级史’里获得。教师在品读班史中,深入细致观察学生、了解学生,想学生所想,忧学生所忧。

1.班史的含义

班史是关于班级及其成员的成长史,班史的记载则是将班级及其成员的发展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由教师或学生加以记载。是一部将每天的感悟、思想用文字、图像、数据等形式展现出来的历史。

1.1班史由谁记载。班史可由班主任、科任教师、班委、班级某个学生记载。一般认为班史应由班主任及科任教师指导,由“班史司”领导,班上文笔较好的学生共同参与的“班史编纂委员会”来完成班史记载。班级全体成员都是班史的当事人、素材的提供者。

1.2班史记载什么。班史中可以记载在班级成立、发展过程中的人。比如班级成员(班主任、科任教师、学生、家长、其他人士)。也可以记载在班级成立、发展过程中的事件。比如一次普通的课堂、一次考试、一次班会、一次家长会等。既有积极向上能够激励人、鼓舞人的。也有一些小过错、小失误能够教育人、挽救人的。

1.3班史记载线索。笔者认为班史记载的线索主要有三类,时间线索,以日、周、月等为单位,翔实记载;大事件线索,通过对班级大事件的详细记载,更能勾起人们的回忆;人物线索,以班级具体成员为线索,对其成长、为班级做的贡献等进行描述。

2、班史文化引入中学班级管理的意义

2.1班史的记载更能突显学生是班级主人翁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来说,就在于让学生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每个人都有自尊心,教育者一定要尊重和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班史的记载由学生自己来主持,让每一名学生都能成为班级历史的一份子。他们在热情的学习过程中,参与了历史,也见证了历史。更为历史提供了资料。这些都能突显学生时班级主人翁的地位。学生在毕业之后,班史将是一笔财富,将班级文化很好的传承。所以学生非常重视,都想成为历史的见证者,开拓者,这会给学生带来很好的导向作用,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2班史的记载起到为师生服务的重要意义。叶圣陶曾说过“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在班史的编纂过程中,就体现了这一出发点。“班史”由学生自己的真情实感之处构成,他们希望创造历史,想成为班级历史的主人。他们尽量做到最好,不给班级历史抹黑,这本身就蕴涵着无限的教育因素。班史的记载过程中,他们要虚心的学习文字记录工作。这锻炼了团队协作能力、思维建构能力、写作能力。对于班主任来说,这本班史是对前面工作的总结,后面工作的指导。它就是一本活“教材”,激励教师继续服务、继续思考、继续编纂去开启一部新的历史。

3、班史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

3.1正确把握班史记载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学生的天职就是学习,不能本末倒置。一心为编纂班史,找资料。而忽视了学习,班史的记载应该是为学生学习服务的。如果班史编纂的完美无缺,学生的学习却一落千丈,那么这样的班史文化建设就是无效的。大家既是参与者,也是监督者。

3.2正确处理班主任和班史记载的关系。在班史编纂过程中,免不了有着班主任的色彩。那么怎样避免班史成为“班主任史”。笔者认为班主任只是在宏观上对班史编纂工作进行指导,做好班史编纂的前期准备工作,适当适度的检查保证编纂工作有序进行。而在充分的动员、策划、指导、运用之后,班主任应该充分尊重学生、调动学生、培养学生,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创造历史、谱写历史。

4、构筑班史文化的措施

4.1以班级成长日志为基础,塑造班史文化内涵。班史的记载应以班级成长日志为基础,要对材料进行筛选,重视深度挖掘、品评。以学习成长日志为范例,促进学生学习风气的“你追我敢”,建立学习成绩的科学评价机制。以班会成长日志为范例,促进集体成长,提升班级凝聚力。

4.2以图表形式为契合,构筑班史文化亮点。在编纂班史的过程中,单纯的利用文字形式肯定会显得有些单一。所以笔者认为丰富班史写作形式是十分必要的。以文字记录为主,加以图表进行形象说明,形成班史记录的亮点。例如班级成员的信息、考试成绩、个人平时表现等利用图表形式来展现更能给读者一种直观的感受。

4.3以网络平台为支点,寻求班史文化突破。现在的学生了解社会更多的是通过网络,班级网络平台的建设对加强学生价值观念的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有重要意义。班史文化的突破口就在于此,班主任老师建立QQ班级交流群、班级博客。在高中学习阶段,学生上网机会较少,利用假期可以在群里交流学习生活问题,畅所欲言。通过留言板,为老师、班级管理献计献策。而且个人空间也为学生提供了展现个性的平台。反过来看这些形式无形当中都成为班史素材中非常特别的一部分。所以二者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而在毕业之后,班级交流群和班级博客更是成为了曾经的朋友、师生交流和联系的重要纽带。

4.4以班级纪念册为核心,记录班史文化精华。班史文化中的核心,同样记录了班史文化的精华。这本《青春纪念册》由序言(由班主任撰写)、题词(学校领导题写)、班级公约(由本班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班级名单(含任课老师及班委会、团支部成员科代表和班史编纂委员会名单)、个人自传、寝室风采、班史正文、班级荣誉总览等组成。这样一本班级纪念册发给每一名班级成员,相信它代表的意义肯定是非同凡响的。它既是纪念册,同样也是一部历史。不仅是对过去的回忆,对现在的体会,更是对未来的畅想。

4.5以同学会为主线,规划班史文化未来。虽已毕业,但班史的记载仍未结束。班史随着同学们的分开成为维系情感的寄托,将被赋予新的意义。但是怎样规划班史文化的未来呢?笔者认为以召开同学会的形式,来完善、继续班级班史文化显得尤为重要。在同学会上回忆成长经历,表达惜别之情,相互赠言是有意义的。通过同学会的活动,进一步完善毕业后的班史文化,班史文化的未来还将延续。

上一篇:构建和谐校园的三大要素 下一篇:多媒体开辟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新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