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成渝经济区新型城市化为引擎 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

时间:2022-07-29 06:29:44

以成渝经济区新型城市化为引擎 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

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已全面加速,西部城市化正进入深化发展时期,四川将面临着新的竞争格局。在以交通建设合作、产业分工协作、区际商贸物流合作等内容为主题的省际区域合作中,对四川发展战略意义最为重大的正是国家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重点建设的“三区一极”中的成渝经济区。

成渝经济区位于全国“两横两纵”为主体的城市化战略格局中长江横轴的西段,包括四川省14个市所辖行政区以及重庆市所辖23个区(县),是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密度最高、市场辐射能力强、宜居空间大的人口和经济密集区,是带动和支撑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高地。

对四川而言,要实现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目标,必须联合重庆共同打造成渝经济区,将其培育成为整个西部乃至全国最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和综合性区域性经济中心之一。然而,制约成渝经济区发展的首要因素在于城市化失衡,城镇体系断层严重,区域间联系度低。因此,应当着力打破省市行政隔阂,以成渝经济区新型城市化为引擎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

成渝经济区新型城市化面临的主要制约

成渝经济区是我国较早形成的经济区之一,也是我国西部经济规模最大、经济联系最紧密的经济区,然而重庆和成都是在一个相对低发展阶段和低收入水平的起点上开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与我国久负盛名的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京津冀城市群相比,其发展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

城市体系结构发育失衡。成渝经济区内拥有2座超大城市、3个大城市、14个中等城市、10个小城市、1700个建制镇,其间没有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城市规模等级序列不完整。区域空间结构总体上处于极核式聚集发展阶段,即以成都、重庆两个超大城市为核心,结合一批中小城市形成一种初级城市群结构,具有较为典型的中心―边缘特征,缺乏中间能够起承接和过渡作用的城市梯次。由此可见,成渝城市群的特点是“两城独大”,城市体系断层明显,缺乏中等规模城市的衔接配套,核心城市对周边城市资源的吸纳远大于二者的互补。

城市群发展水平相对滞后。一是区位条件存在劣势。成渝经济区不临海、不沿边,属典型的内陆经济区,同时,成渝地区处于长江上游和三峡库区,在整个长江流域中承担着生态环境安全保护的重任,城市和工业发展均受到诸多限制。二是城市群发展形态滞后。成渝城市群基本上是以成都、重庆两个特大城市为两极,其他城市以交通干线条状分布,与两级的经济联系还比较弱,人口城市化水平还很低,总体上仍处于点轴式的中级空间开发格局。成渝城市群因其人口密度、发展阶段、关联紧密度等因素体现出明显的“大城市带大农村”特色。三是城市群城市化率较低。成渝城市群的城市化率及其增长速度均远低于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京津冀三大城市群,城市化动力明显不足。

城市间经济联系强度较弱。成渝城市群存在着核心城市的辐射作用不明显、圈内城市之间的联系强度弱等问题。同时,在“节点―网络―腹地”的空间结构中,成渝城市群经济边界的有限性也造成了空间结构过于单一、支撑节点缺乏,进而形成发展腹地范围的局限性。

城市化动力弱、模式单一。 成渝经济区的城市化通过农转非实现就地转移,其发展的动力主要来自本地的力量。从发展轨迹来看,成渝经济区是背着“三线建设”基地的沉重“包袱”实施新一轮经济发展的,制度变迁成本相对较高。且计划经济下经济的累积效应往往伴随着很强的路径依赖,成渝城市群的区域经济增长点也就往往出现在计划经济模式下的工业分布地区,市场化程度偏低。因而,成渝城市圈的发展模式显得较为单一,主要依靠和成都、重庆两大核心城市的“极化―扩散”效应带动城郊等周边地区的城市化。

推进成渝经济区新型城市化的对策建议

推进成渝经济区新型城市化的关键在于,利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的综合政策优势,合理调整城市结构、功能和布局,在沿交通干线和城市枢纽地区发展一批区域性中心城市,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进一步明确城镇职能体系分工,健全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机制。

促进城市体系优化与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各类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合理确定各级各类城市的数量和规模,保持各级城市之间的合理比例以及相互协调。力图使成渝经济区逐步形成“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层次完整、比例适当的等级规模体系,走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之路。

强化成都、重庆两个超大城市的作用,构筑经济区的“双核”引擎。充分发挥成都、重庆在成渝地区的中心作用和辐射、扩散的潜能,引导人口和要素的有效有序集聚和扩散,形成功能明确、优势突出、互惠共荣的城市发展格局。

重点发展特大及大城市,弥补城市体系断层缺陷。加快南充、绵阳、宜宾等向特大城市迈进,弥补特大城市断层。促进涪陵、德阳、泸州、乐山、遂宁、内江、永川、合川、达州等城市向大城市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分担成渝两超大城市的某些职能,减轻其负担。重点发展南充、绵阳、宜宾、遂宁、内江、自贡、乐山、涪陵、合川、永川等城市,使之成为区域性中心城市,融合各种优势资源,引导产业、人口向城市合理集聚。

合理发展中小城市,增强其接受辐射和自我辐射的能力。加大雅安、资阳、广安、都江堰、彭州、广汉、简阳等城市建设,提高其经济聚集功能,逐步发展为中等城市和区域中心的节点城市,主动接受中心城市和次中心城市的辐射。此外,区内的邛崃、崇州、什邡、绵竹、华蓥、万源等城市也应加快发展,不断提高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促使自己向地区性中心城市的副中心转变。

完善和壮大小城镇的功能和规模,发挥其连接城乡的纽带和桥梁作用。积极完善和壮大小城镇的功能和规模,尤其是对工业基础较好、乡镇企业发达的县域中心城镇和地方小城镇,要不断扩大规模,提高经济效益,使其成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场所。

优化城市空间布局。综合考虑城市的自然地理分布、城市空间聚合形态、城市之间的空间可达性以及现实的空间相互作用,逐步形成“两圈”(成都都市圈、重庆都市圈)、“三群”(成都平原城市群、川南城市群、川东北城市群)、“四轴”(长江上游沿江发展轴、成绵乐发展轴、成内渝发展轴、渝遂绵发展轴)的城市空间布局。

发挥核心城市的圈层推动作用。统筹成渝两大中心城市的发展布局,优化城市空间结构,进一步强化“双核”的经济实力和城市功能的提升,发挥其圈层推动作用,并从区域整合的“功能溢出”和“制度平衡”等相关角度促进成都和重庆的协调发展。

加快发展城市群。重点发展成都平原、川南和川东北三大城市群。在成渝两市空间相互作用的发挥,需要处于两市中点、承担中介功能的川南城市群和川东北城市群具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来激活,从而形成成渝经济一体化。

发挥区域通廊道的轴线延伸带动作用。以重庆和成都两个特大城市为中心、交通走廊为纽带和支撑,以沿线两翼城市为载体,促进重庆―达州、重庆―綦江、成都―达州、成都―雅安、成都―都江堰交通沿线的发展,强化分工合作,形成实力突出的城镇经济带。

加强各城市间联系及对外合作。 统一规划产业分工与协作,根据成渝地区的产业基础和发展方向,确定产业引进的重点。整合航空港、集装箱码头、大型火车站和汽车站资源,打造先进和配套的对外通道和物资集散中心,构建内陆开放型经济平台。完善成渝地区实施开放的体系,建立起推进各区域扩大开放的组织机构,搭建对外开放的战略组织平台,建立统筹、协调、指导、策划等工作机制。

共同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 着力改变城乡分割的管理体制和城乡差别化的政策,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努力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构建新型城乡形态,促进城市与农村的协调发展。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加强成渝地区在土地、金融、社保等领域改革的经验交流,增进两地制度改革的一致性,共同探讨和解决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作者单位: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上一篇:节能减排的四大着力点 下一篇:成都:“农民”不再是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