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调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

时间:2022-07-29 05:32:11

如何调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

一、坚持以人为本, 提高职工素质

人是生产力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要调动外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 企业必须重视提高职工的劳动技能和创新能力, 为培养人才、造就人才、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开发人才资源贡献力量。要通过实施“职工素质提升工程”, 开展多层次、多门类、多样化的培训, 改善职工的知识结构, 提高职工的科学文化和技术素质, 增强职工队伍的知识储备、技术储备和创新能力,全面提高他们的岗位技能水平。要继续推动落实职工技术创新奖励制度,,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良好环境,使有真才实学的职工健康成长。要以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为突破口, 积极营造持续学习的浓厚氛围, 引导广大职工牢固树立终身学习、全员学习、全过程学习、团体学习的学习理念, 形成“人人是学习之人、处处是学习之所”的生动局面。尽可能地改善培训设施和师资力量, 拓宽途径, 丰富内容, 注重方式, 加快职工队伍的知识扩充和更新步伐,为企业持续有效较快协调发展提供了有利的人才保证。

二、推行厂务公开, 强化民主管理

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和厂务公开,坚持把企业改革发展的难点、职工关心的热点作为厂务公开的重要内容,切实落实职工对企业经营管理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是企业凝聚人心的重要措施之一。

管理心理学认为,当人的需要得到满足时,便会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希望别人的尊重、领导的信任,有机会实现自己的价值,这是人们的需要之一,有时候这种需要比物质需要更为强烈。职工能够参与企业重大问题的决策和管理,发表自己的意见,施加自己的影响并得到承认与采纳,从而在思想上得到满足,精神上感到愉快,其主人翁责任感必然会大大增强。在推行厂务公开民主管理中,把涉及企业生存发展的重大事项和职工关心的热点问题通过会议、简报、公开栏和建立领导接待日、设立职工信箱以及在办公网上开辟职工论坛等形式进行公开,可有效地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当前我们围绕民主管理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实践,推出了职工代表视察、党政联席会等具有影响力的民主管理形式,实现了职工群众的源头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职工群众参与企业经营管理的权利得到了有效落实。

三、关心职工生活, 维护职工利益

关心职工生活、竭尽全力为困难职工办实事、做好事,这既是工会组织服务大局、履行职责的基本要求,也是贯彻党的十精神的具体体现。企业在制定发展规划和发展目标时, 首先要充分考虑到职工群众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在分析研究存在的矛盾、困难和问题时,也要充分考虑到职工群众生产生活方面有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公司自组建那天起就坚持万物人为本、万事人为先的理念,时刻把职工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为职工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先后开展了“七到现场”走访慰问,琐事代办和“为一线大龄青年职工牵红线搭鹊桥”婚介等活动,为外埠职工分忧解难;解决了职工群众反映强烈、普遍关心的“绩效工资提取系数”、“职工轮休”、“职工轮换”、“家属探亲”等多项问题;针对施工项目多在老少边穷地区,信息滞后、文化生活单调的实际情况;在项目部建立职工生日餐、病号饭制度,并指导督促落实好,力争使前线项目部喝上纯净水、住上空调房、吃上营养餐、洗上热水澡。所有这些工作的开展使他们感到了组织的温暖,增强了对企业的感情,从而自觉地把自己的命运与企业的命运联系起来,产生一种强烈的归属感,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大为增强。

四、建立分配机制,突出关键岗位

能否坚持公平正义,使企业内部各方面的利益得到统筹兼顾,各方面的关系得到有效协调,让企业发展的成果惠及每名职工,是调动职工生产积极性的基础条件与重要前提之一。要调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就必须充分考虑职工对生产资料、劳动力、科技、管理、知识、信息等生产要素的贡献,妥善地协调和处理不同层次、不同群体的利益,使职工个人利益收入与其对企业的贡献挂起钩来,使企业不断发展的同时,职工个人价值得以实现。我们安装公司自组建之初就坚持创新分配机制的原则,合理调整分配结构,使分配向效益突出的项目、向“三高一关键”的岗位(即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高级技术工人和关键岗位)倾斜,调动一线职工和生产经营人员的积极性,在公司内部形成了人心顺、干劲足、众志成城保工期、万众一心谋发展的良好局面。良好的利益分配机制在公司内部真正起到了杠杆作用。

(作者单位:大庆油田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安装公司)

上一篇:基层企业“安康杯”竞赛活动的实践与探索 下一篇:建队伍 明目标 提士气 树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