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术中大出血53例临床分析

时间:2022-07-29 04:55:06

剖宫产术中大出血53例临床分析

摘要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原因及防治。方法:回顾分析53例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宫缩乏力占出血原因的56.6%;胎盘因素占18.9%;伤口延长裂伤占9.4%;子宫畸形占3.7%;子宫肌瘤占5.6%;凝血因素占5.6%。产科并发症、胎儿体重过大均可增加出血量。结论:积极预防和治疗产科合并症和并发症,针对不同的原因选择快速、有效的止血方法是防治剖宫产大出血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剖宫产术 大出血

产后出血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居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位,所以,预防产后出血尤为重要[1]。随着近几年剖宫产率的不断升高,由剖宫产引发的并发症逐渐增多,其中最常见及危险最大的并发症为剖宫产术中出血。

资料和方法

一般资料:我院2002年1月~2006年12月分娩总数共计2378例,其中剖宫产1212例,占50.9%,剖宫产出血53例,发生率是4.3%,其中出血量>800ml者23例,占1.89%。产妇年龄24~37岁,平均年龄为28.6岁,初产妇48例,经产妇5例,孕周29~44+2周,平均39周。

手术指征:53例中胎儿宫内窘迫14例,巨大儿7例,机转不正7例,前次剖宫产2例,胎位异常5例,双胎2例,羊水少4例,胎盘因素3例,妊高症3例,具内外科合并症5例;高龄初产1例。

出血量判断标准:术中出血量>500ml者称为术中大出血。血量以吸引瓶的容积+所用敷纱的面积+目测综合估计。方法:对出血量与出血原因分析。采用X2检验统计处理。

结果

术中出血原因:宫缩乏力30例(56.6%),胎盘因素10例(18.9%),伤口裂伤延长5例(9.4%),子宫畸形2例(3.7%),子宫肌瘤剔除3例(5.6%),凝血机制障碍1例,血小板减少2例。

术中出血量:术中出血发生率为4.3%,出血量500~1000ml的36例(67.9%),1000~1500ml的11例(20.8%),>1500~2000ml的4例(7.5%),>2000ml的2例(3.8%)。子宫次全切除3例,剖宫产子宫切除率为5.6%,其中1例为合并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1例血小板减少,1例DIC。

新生儿体重:新生儿体重>3500g的29例(54.7%),体重3000~3500g的15例(28.3%),体重

出血量和出血原因的关系:所有病例按出血量分为①1500ml 三个组。各组出血原因进行比较,随着出血量的增多,宫缩乏力所占比例逐渐减少。①组与②组比较有高度显著差异,P

出血量和新生儿体重的关系:所有剖宫产1212例中,非出血组新生儿出生平均体重为3158.24±33.2g,出血组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为3438.65±38.7g,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

讨论

随着对高危妊娠的认识提高、产科监测手段的改进、社会因素的影响以及对新生儿预后过多的考虑,剖宫产率大幅度上升,我院由2000年29%,上升到2006年57%,随之而来的手术并发症越来越受到重视,术中大出血就是常见并发症之一。

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原因:子宫收缩乏力是剖宫产术中出血的首要原因,胎儿过大、双胎、臀位等,下段肌壁过度膨胀,导致子宫下段收缩力差;产程进展不顺利、产程过长、滞产,下段受先露压迫时间较长,子宫肌纤维无力;产妇精神紧张,过度的焦虑或抑郁亦可导致子宫收缩乏力[2]。随着社会的开放,流产史、引产史、盆腔炎史越来越多,胎盘因素所致的术中出血有增加的趋势[3],子宫内膜损伤是前置胎盘、胎盘粘连、胎盘植入发生的主要因素。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并发症,胎盘早剥,子宫破裂都可引起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此外,术中伤口撕裂也是出血原因之一,本组发生5例,占9.4%,伤口撕裂延长多因下段受压过久,致下段缺血、组织水肿,在娩出胎儿时因取头困难或手法欠妥可造成伤口裂伤延长。社会因素的部分产妇未临产,下段未形成,血窦丰富,子宫下段切开就出血凶猛。

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预防 :①普及避孕知识,减少人流等宫腔操作;加强孕期保健,及时发现妊娠并发症,积极治疗;②严格掌握缩宫素使用指征,密切观察产程变化,积极处理,勿盲目观察、过长试产,防治子宫破裂及继发子宫收缩乏力。③对合并高危妊娠,有出血倾向的,积极做好应急措施。④胎儿娩出后,可给缩宫素20U入液体静点,宫壁注射缩宫素20U,促子宫收缩及胎盘的剥离;⑤胎头太深时,取头勿粗暴,注意手术技巧,由助产士自阴道上推胎头协助;切开宫壁,吸取羊水时,术者和助手同时牵拉切口两侧,减少伤口血窦的出血,胎儿娩出后,迅速钳夹、提拉切口子宫壁,防止伤口出血。因此,有效的降低剖宫产率也是减少产后出血的有力措施。

对每例剖宫产在术前都应建立良好的静脉输注通道,术中准确的估计出血量,注重病人全身情况的观察,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及时纠正休克,防止DIC,保护重要脏器功能,防治感染等治疗措施同样具有重要性。

参考文献

1郑怀美,等.妇产科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206

2范玲等.对孕产妇的心理评估与干预.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01,4(3):186

3赵永莲.胎盘粘连大出血子宫腔内缝合止血手术的初步报告.中华妇产科杂志,1991,26(1):15~16

上一篇:急诊PCI中造影剂肾病防治体会 下一篇:小儿急性中毒并发低钠血症28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