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职业道德素养薄弱环节及解决策略

时间:2022-07-29 03:52:21

中职生职业道德素养薄弱环节及解决策略

摘 要:职业素养概括的说包含以下四个方面:(1)职业道德。(2)职业思想(意识)。(3)职业行为习惯。(4)职业技能。文章从中职生职业素养(职业道德、职业思想、职业行为习惯)即职业道德素养与现代企业对员工素养要求对接入手,分析当今中职生职业道德素养培养薄弱环节及产生的原因,从而提出几点解决策略。

关键词:中职生职业道德素养 薄弱环节 解决策略

中图分类号:G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1(b)-0220-01

中等职业学校长期以来一直担负向企业输送合格劳动者的重任,随着现代企业的发展,企业的用工要求也发生了许多改变,最明显的就是对于员工的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中职学校需要根据企业用工要求的改变,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全面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只有这样,学生才能适应未来企业的用工需求,中职学校也才能不断发展壮大。

1 中职生职业道德素质现状、培养薄弱环节及产生原因

1.1 以乌鲁木齐中职生为例,毕业生在同一单位工作一般不超过一年,更有两三个月就频繁换岗、辞岗情况。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有以下几点

(1)自我认识不足,认为所干工作与自己能力不相符,工作付出和工作报酬不对应。(2)工作上有失误或任务未完成就想辞工作,经不起批评,受不得委屈,抗挫折能力弱。(3)对企业、工作等不能快速熟悉了解,对工作相关情况的认知有一些偏差,主动性欠缺。(4)部分学生在待人接物方面、与同事的交流方面缺乏技巧。社交能力、沟通能力欠缺、口头表达能力差。(5)只能干与自己相关的本职工作,除此之外想干的干不了,缺乏主动学习意识。

1.2 中职学校在加强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方面主要以以下几种方法为主

(1)传统的校园文化建设的同时,开展如化艺术节、文明风采大赛、素质汇报演出等活动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2)开展常规性的学校教育,对学生仪容仪表、劳动纪律等方面进行教育。(3)开展各种技能大赛,以比赛形式促进学生专业技能及思想道德素质、职业素质的提高。(4)各种德育活动的开展注重对学生德育素质方面的培养,而欠缺对学生职业道德素质方面的强化。

1.3 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与企业、职业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要求差距产生的原因分析

(1)传统的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职业素质培养方面多局限校园之内,与企业、职业对学生素质要求还有些距离。因此,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出现了例如不适应周围环境、频繁换岗等情况。(2)在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过程中,欠缺系统性。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规律,学生的年龄段、知识结构及认知能力等也都一样,学校在传统的校园文化建设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常规,但学生的年龄、知识结构及认知能力却是在变化的,我们的活动年复一年中举办,但是学生却在发生着变化。(3)学校注重以教师说教及各种活动对学生的教育,忽视了企业文化与校园、学生之间的影响、对接。

2 笔者在近几年的工作中,担任班主任工作、德育研究工作、顶岗实习工作、校团委工作,参与各种活动的策划、组织、实施及结果反馈,在进一步研究中,根据中职生年龄阶段、认知能力、知识结构等特征,总结出以下几点解决策略

(1)遵循潜移默化规律,形成正确的职业观,提高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不管学习还是生活,或者一种行为习惯的养成,都是慢慢形成的,并且受一定因素的影响,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也一样,与在校的教育影响是分不开的。因此,从新生入校开始,教师通过课堂渗透、集体活动、各种知识讲座等,抓住契机,以企业员工职业道德素养的标准,对学生进行守时、爱岗敬业、守信等方面的职业道德教育,使学生慢慢形成职业道德意识的同时,强化对职业的认识,进而在生活实践中形成正确的职业观。(2)遵循认知规律,有目的有层次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强化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中职生在校三年,认知也在发生着变化。一年级新生刚来,对职业学校、对职业等都是陌生的,需要更新观念、适应新环境,认识新事物;二年级则对职业有了一定的认识,行为能力等方面也有提高;三年级则要进行顶岗实习,实际操作,达到企业要求标准,融入企业文化。根据学生认知发展规律,一年级假期开展社会调查,认识社会;二年级第二学期下企业实践体验一个月,感受职场;三年级顶岗实习,适应职场;这种工学交替的育人模式让学生从传统知识课堂走向社会、走进企业课堂,使其更快地适应社会,符合企业需求,提升了就业层次。(3)遵循实践原则,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层次。“实践是检验一切真理的标准”。在任何的教育过程中少不了实践。因此,除日常课堂教育外,我们要加强学生的实践教育,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在实际操作中,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学生通过礼仪活动实践,不仅学会了如何用礼仪,也学会了注意礼仪,更重要的是提高了个人修养,提升了职业道德素养。(4)注重体验原则。让学生在不断体验中,提高职业道德素养。中职生大都比较喜爱活动,因此,应将各类活动的开展作为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一种有效途径,注重学生的心理体验和感受。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认知活动,如班级竞赛活动,使学生在竞赛中感到团结的力量;开展见习、参观、交流等活动,增强学生的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开展以讲诚信、话奉献、日节约等主题教育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到诚信、奉献、勤俭都是一个企业员工所遵循的美德,从而自觉地在自己身上传承这种美德。(5)加强校企合作,共同育人,确保职业素养的养成。学生在校期间可以聘请企业专家、优秀毕业生等入校教育,加强学生对职场的认识和感受,校园活动中深入职业活动,强化学生的亲身实践。实习是学生进入企业、走向社会的关键一步。以后就要正式面对企业的工作环境、接受企业的竞争压力,所以,在实习阶段,学生要努力学习各种工作技能,提高自己实力,使自己能够尽快适应企业的职业道德素养要求,每天身边企业员工的言谈举止、举手投足他们都会在内心中作一比较,相互印证,以对照自身取长补短。这一阶段,他们思想变化最大,成长最快。学校应抓住这一教育时机,和企业多多互动,及时交流学生的表现,并根据他们的表现及时确定教育方法。这样,双管齐下,校企合作,共同教育,最终能够确保学生职业道德素养的养成,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就业质量,提升就业层次。

参考文献

[1] 施锡栋,匡奕珍.高职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5.

[2] 贺江平.诚信就业—— 大学生顺利就业的基础[M].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3] 陈小华.职业教育办学模式与学科德育渗透[J].改革与探索,2008,1.

[4] 成汉方.素质教育,2012,5.

上一篇:财务管理在新经济时代的转型的重要意义 下一篇:浅论青秀区饮食服务业环保监管手段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