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有效性与有效课堂教学设计

时间:2022-07-29 02:27:56

课堂教学有效性与有效课堂教学设计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则是课堂教学,实施有效课堂教学,前提是进行有效课堂设计。有效课堂教学设计有其共性的特征,也有个体的差异,教者有其共有方法,也有各自的风格。因此,个人就这方面谈谈认识。

一、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内涵

《新课程与教学有效性的思考》中这样表述教学有效性的概念:教学有效性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

从专业角度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通俗地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而对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哪些标准、是否有公认的标准等问题,可以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特征(或表现)可以列举很多,但最核心的一点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主动学以及怎么学、会不会学。

二、有效课堂设计的步骤

所谓的有效课堂设计是指对所施教的对象和教学目标在充分了解的前提下进行的备课。十个指头有长短,不同的班级之间、一个班级的学生之间有着知识基础、理解能力上的差异。“拿来主义”“经验主义”是不会实现有效教学的。有效教学设计是对你现在所教的学生、现在所教的教材进行的教学设计。你是不是真实了解学生现在的起点是哪里?你连学生现在在哪里都不知道,又如何把学生带到目的地?学生认识问题的困惑在哪里?你做的事情是不是学生真的需要做的事情?更重要的是你的教学设计怎样才能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1)把握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就是“教什么”的问题。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教学系统本身是对资源和程序做出的安排。因此,把握教学内容就成为教学设计首先要做的工作。①学情分析。教学内容包括教师所教的学生和教材。教学设计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解决要以“学习需要分析”作为起点,所以就要对学情进行分析。学情分析主要是了解学生学习状态、一般特点、学习风格、学习态度等方面的情况,重点是了解学生起点能力以及原有知识经验。可以采用自然观察法、书面材料分析法、谈话法、调查研究法、测试法等方法以及交错运用上述方法来掌握学生的学情,在此过程中一定要讲究实效性。②研究教材。教材是学生借以获得知识的中介和手段。为了让学生有效地掌握教材中最重要的信息,教师应认真研究教材。应研究如下内容:学习课程标准、认真钻研教材、获得其他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及抓住教材内容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对教材精细加工。③确定三维目标。教学设计必须根据教学学科内容的特点来确立“三维目标”,将它具体化并落实于教学活动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整体,是一个完整的人在学习活动中实现素质建构的三个方面。

(2)制定教学策略。①安排教学程序。在安排教学程序时,应按认识活动规律展开教学过程,按“课”的类型是单一课还是综合课来确定教学的步骤,按教学模式是讲授式、讨论式、发现式、范例式和自学式等模式来安排教学的程序。②组合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种类较多,无论选择和运用何种方法,都要根据教学的目的和任务,本学科内容特点,教学活动的规律以及教与学的情况,重视教学方法的整体功能,综合运用和优势互补,坚持启发式的指导思想,注意灵活机智地运用教学方法,处理好细节的变化。③选择组织形式。教学的组织形式就是用什么形式或较为稳定的关系将学生组织起来进行教与学。教师以课堂教学为基本组织形式,借助相关的辅助教学设备,科学合理地确定教学的组织形式。这样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有助于促进学生个性充分、自由和全面发展。④设计练习作业。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在谈到教学最优化和减轻学生负担时,告诫人们“不要取消作业”,而是要“从一道练习作业中取得最大可能的效果”。这就是要求教师根据学科特点,精心设计具有目的性、针对性、系统性、层次性、全体性、适度性、启发性、多样性、诊断性和补救性的作业。

(3)撰写教案。作为一种创造性很强的工作,教学设计,不可能一蹴而就。一个优秀的有效的教学设计方案的形成,总是伴随着教师潜心推敲、研究、修订而逐步臻于完善的。完善之后,教学设计最终要形成实践性的教学文本――教案。教案撰写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教材把握、学情调研、教法改进、实践反思上。尽量减少费时低效,抄录应检的形式做法,切实提升备课质量。教案中应包括课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策略、教学媒体、教学形式、教学行为以及板书设计。教案的撰写可以集体讨论,由教师个人编写,形式可以是表格式或程序式。

三、有效课堂设计应考虑的方面

课堂教学是实施新课程的最重要渠道。基础教育阶段,学生主要是通过和教师、学生及文本的互动,从中感受领悟知识的内在东西,不断地发生心灵的碰撞,最终从中获得人的价值意义。新课程在扬弃的基础上,对课程内容、设计及方法进行了一次大变革,变革希望能够培养出符合时代人文、具有创新精神素质的人,以改变传统教学中重知识、重记忆、重分数的理念。那么,有效课堂设计应该考虑教育观念、教学目标、最近发展区、教师个性、利用教学环境、教学具体目标、发展施教方法、课堂教学程序、样例-迁移-巩固、归纳概括铺垫等十个方面。

总之,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前提是进行有效课堂设计,设计不能顾此失彼,而应该全面通盘考虑教学总体,不能一叶障目,忘记“以人为本”的教育新理念,而应该努力使课堂形成生成性、生命性课堂。

(通渭县第二中学)

上一篇:如何开展好高中美术欣赏教学 下一篇:谈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