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管理服务创新的举措

时间:2022-07-28 11:59:38

档案管理服务创新的举措

【摘 要】创新是档案管理工作力量的源泉,是现代档案事业持续发展的必要手段。为了能使之更好的为社会、经济和人民服务,档案工作必须不断的创新以适应新是的发展。

【关键词】档案管理;服务;创新;重要举措

1.创新服务理念

在现代管理中,思想观念是否适应至关重要,传统的档案管理服务理念缺乏主动,已经不适应提倡信息化高速度、高质量的信息服务要求。服务观念创新必须把握三个方面:

1.1真正树立档案服务理念的意识

档案工作是各项工作的基础,蕴藏着丰富的知识和力量,又有广泛的社会性。要通过报道、杂志、广播、电视、举办主题讲座、开展有奖知识竞赛等行之有效的途径,大力宣传档案法律法规知识,扩大档案工作的知名度和社会渗透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关心,进而参与、支持和利用档案。

1.2深层次挖掘档案的利用价值

利用应以全面服务社会为宗旨,以满足广大利用者为目的,而依法收集、开发又是利用的前提和基础,所以,可不断编研精品,适应各层次的需要,实现利用的社会化和最大化,在丰富馆藏的同时,改善馆藏结构。

1.3创新对利用者的研究

研究利用者是为了不断提高信息利用的预测能力和利用率。不仅可研究当前的利用者,还可研究潜在的利用者,不仅可研究利用者的需求,还可研究利用者潜在的需求,以便最大限度地消除利用者利用档案的各种障碍,以利用者的需求和潜在需求为动力,促进档案服务观念的创新。

2.创新服务机制

2.1建立以人为本的用人机制

信息化背景下的档案信息服务,要将档案工作人员视为最有价值和最富有竞争力的资本,以“双赢”即档案馆、室与员工的共同发展为中心,努力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和谐的工作氛围。管理者应在档案馆内的各项工作中体现爱才之心、用才之道。应加强对人员的培训,注重他们的知识更新,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信息服务的高质量。

2.2创新竞争机制

创新服务首先要创新竞争机制,改档案馆管理干部的任命制为聘用制,改档案员工的用工单项选择为双向选择,废除领导干部的职务终身制和员工的职称终身制;档案部门还要改革自身的管理,要以信息化服务为中心,按功能设置档案管理组织机构,确定工作目标、工作范围、工作标准,分解到岗、到人。实行岗位责任制,做到以岗定责,以责立权、以权定利,并严格检查考核,实行优胜劣汰,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有效竞争机制,从而激励各级各类档案从业人员刻苦钻研学习,努力掌握信息网络技术,提高业务能力,充分调动档案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成为“通用型”和“复合型”人才。

3.创新服务手段

要迅速实现档案工作服务由被动、单一、封闭型向主动、多元化、开放型的服务方式的转变,多形式、多渠道拓展服务方式。

3.1建立信息资源数据库,方便信息检索

数据库能有效实现众多电子信息的储存、分类、检索和查询。建立档案信息数据库,如果联接上单位内部网络,不仅仅可以实现电子档案信息的有效和快速归档,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信息利用率。单位内部的员工只需要通过计算机与网络联接,就可以快速轻松地实现档案信息资料的检索、查询和使用。

3.2建立档案部门网站,提供公开信息服务

档案部门还可以建立自己的网站,通过网站为社会提供公开信息服务。将部分档案信息以网页的形式到互联网上,为社会各单位提供信息服务,从而使得互联网上的任何用户都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以通过访问网站来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这就是互联网的优势。网站信息也是档案信息服务最普遍、应用最为广泛的服务形式,这种形式的有点是服务面积广,信息交流快,其缺点是对于一些限制性或保密性地信息不能公开,无法满足部分部门的特定需求。

3.3通过区域联网,服务更多部门

如档案部门之间、档案部门与教育部门、政府机关等相关单位进行区域联网,建立独立的局域网络,实现电子文件信息资源共享。通过这样的联网,能使档案部门的信息资源服务于更多单位,并且满足特定部门的特定信息需求,提高信息的利用效率。

3.4开办档案代管(寄存)中心

档案馆积极拓展为社会公众服务的功能,是档案馆拓展其它服务功能的基础,将对社会产生更长远的效益。因此,发挥档案馆自身优势,为社会公众提供代管寄存档案资源等服务,应成为档案馆拓展社会公共服务功能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3.5档案史料编研和珍品图书出版

档案室或档案馆,只会根据利用者需要查找档案为利用者服务,这是最基本的方式,也是一种比较低级的方式。而档案史料编研工作是一种更高水平的档案工作,是提供利用和开发档案资源为利用者服务的一种更积极、更主动的方式。档案史料编辑出版,也有利于保护档案原件,延长档案寿命,有利于防止战争和其他突然事变给档案造成的损失。档案编研工作对提高档案工作水平,出成果,出人才,也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我们档案部门必须逐渐把一部分精力转向编研工作,努力做好编研工作。通过编研工作更好地为本单位、本系统、本地区服务,为党的中心工作和各项工作服务,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服务。

3.6多种查阅方式并重

档案馆内部的利用服务方式也要与时俱进,不要再沿用过去那种查阅加目录式的单一服务方式,而应该是建立磁卡阅览区、纸质档案阅览区、微缩档案阅览区、声像档案阅览区等机读目录数量占覆盖馆藏总量的80%以上,兼有传输、检索和利用功能的在线化服务,逐步实现在线联网乃至国内联网,达到信息网络化、技术现代化、管理智能化。

4.创新服务内容

随着时代的发展,档案服务内容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档案服务内容上,要增强和提高档案服务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及时性。

4.1加强现行文件服务中心建设

建立现行文件服务中心,为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免费提供现行文件阅览服务,是创新档案服务机制的重要举措,在向人民群众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4.2加强信用档案工作

信用档案是我国经济工作建立国家信用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信息保障,帮助、指导有关部门确定信用档案内容,制定信用档案收集范围、管理制度、利用制度等,积极开展信用档案工作是档案服务创新工作的主要内容。要逐步健全社会信用档案信息系统,记录和公布各类信用档案信息,为政府各部门的监督管理提供依据,为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查询信用信息提供服务。

4.3加强农村新领域档案工作

档案部门和涉农部门要根据农村工作发展变化的新形势,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农村新领域档案工作上来。重点抓好农村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减轻农民负担、费税改革和为农民群众提供致富信息等新领域的档案服务工作,尤其要加强对农村社会保障及重大项目工程的开发利用服务,及时提供方针、政策和方向指导,更好地为农村工作和农民群众服务。

5.提高服务能力

提高档案部门的服务能力,一方面要完善档案基础设施提高档案部门的信息管理能力,从而为社会各界提供更多的信息服务;另一方面要通过多种途径选拔、培养、引进人才,尤其是既懂档案业务又有计算机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创造一种业务交流、学习的环境,提高档案管理队伍的素质,提高档案部门的整体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以适应现代化管理的需要。

6.结束语

虽然档案管理工作经过长期的发展,已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与完善,但在新的历史时期,其将面临着新挑战,新问题,这就要求档案工作者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不断增强服务意识,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连俊,浅论知识经济时代档案管理人员创新精神的培养.经济师,2003,3.

[2]韩丽,白洁.档案管理工作创新新浅谈,山东档案,2003,3.

上一篇:矿井地质工作在高效煤矿矿井建设中的应用 下一篇:职业指导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