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读自悟 反馈点拨

时间:2022-07-28 11:03:46

一、课文简说

《用心灵去倾听》是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的第三单元“心灵之歌”的一篇略读课文。本文篇幅很长,讲述了接线员苏珊用心灵倾听“我”的困难,用一颗慈母般的爱心帮助“我”的真情故事。苏珊用自己极好的耐性、一次又一次的倾听以及她那富有诗意的语言使一个孤寂、无助、对死亡充满恐惧的男孩变得快乐、自信。文章赞美了苏珊用心灵倾听孩子的心声、用爱心帮助孩子的善良品质,表达了“我”对苏珊的深切怀念之情。根据课文特点,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正确朗读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理解“着迷、耐心、修理”等词语意思。

2. 学习文章前后呼应的写作手法,领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3.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我”对苏珊的深切怀念之情,懂得用心灵去倾听能给人带来快乐与幸福。

其中,体会“我”对苏珊的深切怀念之情,领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二、说教法和学法

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课教学,笔者主要采取自读自悟、反馈点拨的方式进行。教学时,我以导读提示的问题为抓手,引导学生在明确学习目标后,自由朗读课文,自读自悟。接着,紧扣故事最能触动人心的关键语句:“我非常想认识苏珊,认识这个从未谋面却如同我第二个母亲的人。”引导学生探究原因,一咏三叹,进行朗读感悟,从而理解课题“用心灵去倾听”的内涵:苏珊不仅用心灵倾听,更用爱心与孩子交流,抚慰孩子幼小的心灵,做孩子健康成长的心灵守护神,她在用心歌唱一首爱的歌曲。这样自然而然地回到到单元主题——心灵之歌。

三、说教学流程

(一)图片激情,谈话揭题

以“问讯处”图片导入,以学生日常生活体验为切入口,激情导入。这样设计,主要是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问讯处工作的内容、意义及工作人员的态度之后,对“问讯处”有初步的了解,为感受苏珊这个人物形象奠定情感基础。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引导学生自读“导读提示”,明确学习目标和要求:“读读课文,了解‘我’和苏珊的交往过程,跟同学说一说课文的哪些内容使你深受感动。”让学生带着这一目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勾画批注自己感受最深的语句。

在接下来的初读反馈中,我转换问题:读了课文,说一说:苏珊给了小时候的“我”哪些帮助。以此减缓坡度,帮助学生理清几件事情的脉络,进而熟悉“我”和苏珊的交往过程。

(三)紧扣重点,品文悟情

1.小组交流。围绕“导读提示”中提出的问题:“课文中的哪些内容使你深受感动?”引导学生在小组中交流。

2.全班汇报。课文篇幅较长,有的要略读。在学生交流自己读书体会的环节中,我用问题导读方式引出了课文关键语句:苏珊,一个普普通通的接线员,“我”还没有见过她时,已经把她当作——(学生:我的第二个母亲)出示句子:

“我非常想认识苏珊,认识这个从未谋面却如同我第二个母亲的人。”

然后,引导学生探究:母亲,那是我们最熟悉、最可亲近的人啊!而“我”,却把从未谋面的苏珊当成“我”的第二个母亲,这是对苏珊多么高的评价啊!你能说说为什么吗?

在学生交流感受中,教师点拨:接线员的工作是非常繁忙的工作,面对“我”的求助,如果换了其他人,可能会怎么做?让学生联系生活当中问讯处工作人员的态度,如不予理睬、粗暴打断等,与苏珊对待“我”的态度进行对比:苏珊却不是这样,面对一个从未谋面孩子,她付出了母亲般的爱心。再次齐读:

“我非常想认识苏珊,认识这个从未谋面却如同我第二个母亲的人。”

接下来,让学生发散阅读,找到重点句子,进行朗读感悟:

①我找到了听我说话的人,不由得放声大哭。

②小精灵总是耐心地回答我的问题,一遍遍地向我解释。

③你知道吗,这只可爱的小鸟,它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

……

这是一篇感人的文章,所以要注重朗读的指导。例如,在品读“我”和苏珊的第一次交流中,我采用让学生创编、补全对话的方式,以同桌互补对话、师生对话等不同形式,引导学生感悟体会两人之间感情的逐渐建立。这样,以读代讲、以读促思、读中感悟,感悟到她的乐观、耐心、善良、温柔、细心,她就像母亲一样在关心、爱护“我”。可以说,苏珊是用爱心在倾听,用心在谱写“心灵之歌”,回归到课题并点题。这样,突出重点,难点突破也水到渠成。

除此之外,还可以引导学生注意苏珊对死亡的乐观主义态度。她对待鸟儿和自己的死亡都很从容,“到另一个世界唱歌去了”。多么美好的意境,这种态度是值得称道的。

(四) 知识延伸——前后照应的手法

课文多处运用了前后照应的手法,使文章层次分明。引导学生找出课文第十四自然段“苏珊?你能告诉我‘修理’这个词怎么拼写吗”与第七自然段“‘修理’这个词怎么拼写”等三处照应的部分,以体会前后照应的手法。

(五)读写结合,升华情感

在学完课文后,学生内心一定涌动着许多感想,大有不吐不快之感。本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我安排了这样一个小练笔:

如果你是汤米,当你看到苏珊的留言时,你想对她说什么?

在学生书写、交流他们内心的感受时,笔者再配合感人的音乐《感恩的心》,促进学生与文本对话,进一步体会苏珊是怎样用心的,又是怎样耐心地倾听,这样做给他人带来了什么好处,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做一个用心的倾听者。

上一篇:《一路花香》教学设计 下一篇:激趣,焕发识字教学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