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使初中物理课堂实效性

时间:2022-07-28 10:05:53

论如何使初中物理课堂实效性

摘要: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主渠道,是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学生知识的获取与能力的提高基本上是在课堂内完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对教学效果的提高至关重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简单理解:用最短的时间,让学生在知识、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等方面得到最大的提高。

关键词:物理 课堂 效率

这就要求老师精心策划课堂45分钟,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从而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这就要求老师提高认识,始终坚持正确的教育思想的指导;要求老师精心策划每一堂课和每一阶段的教学;要求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做到精讲精练,给学生应有的思维空间。我们面对课堂,如何使自己的教学工作实效、高效,是每一个物理教师应该思索的问题,在现实的教学工作中我们还普遍存在着很多“虚假现象”,甚至于一些公开课也是“作秀”的产物,如交往的形式化、合作的固定化、课堂的垄断化、问题的单一化、媒体的滥用等。笔者从教多年,在教学实践中探索了一条提高物理课堂实效性的路子,现结合自己如何使课堂实效性作具体阐述。

一、研究学生,提高自身的素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师生关系上,决定了学生对你的态度。再调皮的学生对于德高望重、德才兼备的教师总是十分尊敬甚至崇拜。所以,要和谐师生关系,教师的自身素质必须不断加以完善和提高。只有素质高,涵养好的教师才能散发出更高的人格魅力。作为一名教师,拥有丰富的知识和多方面的能力是一种美;面对学生,一张诚挚的笑脸,一句温馨的叮咛,这些也是一种美,并且是最永恒的美。在走进课堂时,不管有多大的烦忧,露出你真诚的笑脸,便可以拉进师生间的距离,常常一个信任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一次次真诚的交流,一则带有人生哲理的小故事就会从心灵深处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主体性,使教与学互相交融,师与生互相尊重,达到至高的教学境界。

二、研究教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

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要从兴趣培养入手,使学生“乐学”、“想学”;要以思维能力培养为主要方法,使学生掌握程序性知识,激发学生“乐学”、“想学”的内在动力;要以自学能力的培养为主要途径,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真正学会学习。只要使学生“乐学”、“想学”、“会学”,就能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完成物理教学的目标。

1.创设情景,还课堂给学生,为克服课堂教学过程的单一化,需要教师打破单一的教学模式,适当的引入小组学习、个别指导。

2.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的保持在培养学生养成好的听课习惯方面格外重要,课堂教学是日久天长的,保持兴趣不是一节课的事,我们的目标是要学生天天想上物理课,盼着上物理课才可以,嫌物理课时少,总感觉物理课堂时间比别的学科短。

如实验提趣。初中学生好奇心强,利用有趣的实验能增强学生好奇心;鲜明、生动的物理实验,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例如,在讲解大气压强时,利用针筒下面挂板凳的实验,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抓住他们好奇心理,然后逐步启发分析:空气有重量,这样空气就会像液体一样对浸在其中的物体产生压强。先用趣味实验激发,然后阐述,这样,学生在趣味中很自然地理解了大气压强,而且印象深刻。

还可以利用近代的物理知识的“新”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利用高温超导、磁悬浮现象、纳米技术等,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激他们树立献身科学的理想。

3.注重课后反思

教学是一门永远没有完美的艺术,教学活动是一组没有底片的照片组成的。及时的反思能让我们在失败中前进,能锦上添花。反思的重点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是否科学,课题的引入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概念的形成与分析是否准确、透彻并利于学生理解,定律、公式的概括与推证是否简明、严谨和具有启发性,实验操作是否清晰可信,例题的选取是否具有代表性、能否突出本课重点,学生练习题的份量、难度是否适当,小结是否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再结合学生理解和掌握的程度,对原有的教学设计进行审视和修订,扬长避短使之更科学、更完善,切实提高教学设计的质量。

三、研究学法,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主人

陶行知先生说过:“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而是教学生学。”目前,在物理学科的教学中重教轻学现象还很严重,教师只顾埋头教书,而不去指导学生如何学,致使学习效率低下,且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

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该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并获得在具体的学习环境中选择和运用恰当学习方法进行有效学习的能力。在具体学习环境中指导学生掌握的具体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充分认识具体学习方法的适用范围。学法指导不仅使学生要学,而且会学、善学、巧学,使学生从那种拼时间拼体力的桎梏中解脱出来,不做书本的奴隶,而作学习的主人。因此学法指导应引起教师的从分重视。

根据物理学习的过程,应对学生进行预习,听课,复习及作业巩固的指导。

1.预习指导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有无良好的预习习惯是学习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形成良好的自学习惯,既是眼前学习的需要,也是将来工作的需要,故应予以重视。一般应在前一天将要学习数学内容预习,逐字逐句读懂课文,对于定理、公式等重要内容,不仅要记住结论而且要特别注意其推过程。预习时要手脑并用,疑难问题要记下来,以便带着问题听课,提高听课效率。

2.听课的方法

有了充分的预习,听课将是轻松而高效的。一要注意听目的要求,听知识的引入及形成过程,听重点及老师对难点的剖析,听解题分析思路,听小结。二要在听课的同时注意思维,要善于大胆地提出问题,由听产生联想、猜想、归纳,学会反思。三是记录,记要点、疑点、解题思路和方法,记小结和课后思考题。

3.复习及作业指导

指导学生一是要把复习放在做作业之前:阅读教科书,结合笔记的重难点、解题思想,回忆课堂讲授的内容,加强理解,巩固记忆,然后独立完成作业。在作业书写格式方面,教师的示范作用极为重要,要引导学生规范地书写,使条理清楚,字迹清晰,并画出规范的图形。

总之,在提高课堂实效性方面还有很多研究的空间,只要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大力挖掘,还会有更多的经验总结出来,希望有更多的教师行动起来,一起为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研究做出应有的贡献。

上一篇:试析以良好的师生关系消除学生厌学心理之探索... 下一篇: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人员定位系统软件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