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劲嘉:摸索中前进

时间:2022-07-28 09:21:05

烟包的好日子一去不复返

过去,烟包印刷一直处于包装印刷的金字塔塔尖。这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烟包产品对工艺技术的要求非常高,产品质量也确实很出色;二是烟包业务的利润非常丰厚,这也是有实力的包装企业更愿意选择烟包业务的原因。但是烟包又不是每个企业都能做的,它对企业的设备、技术开发、质量管控、快速反应等方面的能力都提出了很高要求,是比较挑剔的细分领域。

烟包行业的毛利润率曾经达到过30%~50%,但这种好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这里面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烟厂每年都会进行招投标,降低烟包价格,烟包企业的净利润每年都被降个3%~5%,几年之后,利润空间就所剩无几。同行间的恶意竞争也导致烟包业务的执行价低于成本价,其中有些企业是在恶意地乱报价格、扰乱市场,也有的企业是因为成本核算不合理,只计算了材料成本,没包括管理费用、制造费用、折耗等,中标后只能硬着头皮做。烟包招投标过程中通常有三家企业,报价最低的企业往往把另外两家的价格也拉低很多,由此整个行业的利润水平较以前都出现了大幅度下降。

利润降低的第二个原因是劳动力成本和化工、油墨等原材料价格的上升。现在社会对食品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虽然卷烟执行的不是食品要求,但其毕竟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国家烟草专卖局对卷烟包装的安全性指标要求非常严格,对某些指标的控制甚至超过了食品级别。比如在包装材料选择上,要求必须选择环境友好型、符合国家要求的材料,材料中有机化合物的含量都有严格控制。烟包企业要顺应趋势,就得选择一些品质较高的原材料,这样的话成本必然有所增加。

控烟要以政策为强大支撑

都说我国的烟包是“奢华的艺术品”,跟国外的简洁风格有很大差别,这也是有原因的。第一,社会和文化背景不太一样,我国的烟包设计有很多文化因素在里面,每个品牌后面都有段很长的故事,而且卷烟的礼品作用非常明显。第二,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卷烟消费市场,我国的控烟力度难抵吸烟潮流。现在很多国家都在烟包上加印了大面积的警示图,但要在我国全面推行,我觉得至少五年内还没有办法做到。虽然这是行业发展不可逆的趋势,但一旦烟包印上了骷髅头的警示图,谁还用来送礼?结婚时谁还递烟?如果这一天真的到来了,那就意味着中国的烟草行业一下子从辉煌走向没落了。

我国的控烟力度一直不太大,是因为我国的情况比较特殊,当控烟组织和烟草公司是一套班子、两块牌子时,自己控制自己确实有一定难度。但这个行业的政策导向还是比较明显的,如果政府下定决心,推出相应政策,那“烟灰缸奖”我们也不必拿。(2008年11月17~22日,全球130多个国家在南非召开国际控烟大会,中国被与会的200名全球NGO代表授予“脏烟灰缸”奖,“颁奖词”是:“宁要漂亮烟盒,不要公民健康。”)

目前,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推出了卷烟平装法案,的确削弱了卷烟产品的宣传诱惑和消费暗示。未来烟包的减量化趋势是肯定的,现在的豪华包装会慢慢回归理性。但我觉得这个实施进度也要看国家的政策导向,如果国家说这个事情必须这样做,马上就会有一个全新的变化。正是因为受政策影响非常明显,烟包行业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也是非常大的。

走一条创新的道路

每个行业都有自身的发展规律,慢慢都会走到一个高度整合的阶段,烟草行业也是如此。“大品牌、大市场、大营销”理念确实促成了中国烟草品牌做大做强,如果将来真的只剩3~5家中烟公司,那配套的烟包企业可能也只有3~5家,寡头垄断的局面很可能出现。

在这种情况下,不排除有些烟包企业想未雨绸缪,拓展新的业务领域。从整个包装行业来看,烟包的工艺、技术、设备都堪称顶级,因此烟包企业的转型是非常容易的。但转型后做什么、怎么做,都是必须要思考的问题。大家都想找到一个新的增长点,来弥补当前业务不足的缺陷,但这个增长点找到了吗?好像并没有。慢慢地大家会发现,包装行业的每个领域都已经竞争白热化了,没有蓝海让你进去,到处都是红海。享受烟包高利润的日子久了,转型难免会觉得既辛苦又不赚钱,可在老本行里不做就相当于等死时,又该怎么选择呢?肯定首先得保证自己活下去,比别人多活一天都是成功的。

在一段时期内,能拿到好的牌号对烟包企业来说确实是优势所在。但卷烟企业每两年都要重新招标,烟包企业现在拥有的,未来不一定拥有,很可能一夜之间你的业务就清零了。

深圳劲嘉跟大多数同行一样,希望通过加强新产品设计、技术研发和生产管控,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而且我们在技术研发、产品设计上的投入比较大,因为我们希望走一条创新的道路,把产品的竞争变为产业链的竞争。因为仅仅把眼光盯在企业内部的话,毕竟潜力有限,而放大到产业链就很可能增加企业的竞争实力。因此,我们在新产品研发、工艺研发、技术研发、材料研发等各个方面都在努力。

此外,包装企业想转型,也不一定非得把目光放在行业内,也可以放到行业之外。我们经常说用网络印刷代替合版印刷,或者将数码和传统印刷结合起来,满足个性化需求,这都是未来可行的新方向。比如我们现在也在烟包上尝试加印二维码,但怎么让它落地,然后做得更好一点,这很关键。现在正是大雾弥漫找不到方向的时候,大家希望每条路都走一走,找准定位。我们做了很多工作,包括二维码平台的建立,也是希望能从过去传统的包装产品供应商变成产品方案提供商。当你从一个供应商变成合作伙伴的时候,你在市场中的位置就不一样了。

上一篇:像雾像雨又像风 想说爱你不容易 下一篇:数形结合在高考选择、填空题中的应用举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