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手工创作紫砂壶的审美情趣

时间:2022-07-28 08:24:57

略谈手工创作紫砂壶的审美情趣

摘要:紫砂壶创作,必须融入创作者自身的审美价值,而针对不同的创作灵感,更需要有侧重的审美要求。本文着重阐述了源于自然、生活、文化的创作分别所侧重的韵律、思律、诗律等三类美,同时也阐述了在整体设计中的线律美和气韵美。

关键词:紫砂壶;创作;审美情趣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1-0044-01

随着科技的发展,在紫砂壶创作中各种模型壶层出不穷。以快捷、方便、批量为特色的模型壶缺少的是创作者的个性思维,缺少的是整体的审美情趣。因此,只有全手工创作的紫砂壶,方能有其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审美价值。也正基于此,在全手工创作紫砂壶时,创作者必须尤为注重融入自己的审美价值,凸显作品的审美情趣。

一、源于自然万物的灵感创作,需要彰显韵律美

自然雨露,苍穹天星,乃汲取日月精华;鸟语花香,风吹竹动,乃孕育天地灵气。一切物语皆景语,一切景语皆情语。紫砂壶的手工设计与创作灵感来源,极其重要的一方面便是自然万物,山川日月。而在这样的创作设计过程中,必须要融入创作者自身审美价值中的韵律情趣。如笔者创作的《翠竹壶》,灵感源于宜兴漫山遍野的竹海,壶身以竹段造型,突出粗与壮,流、钮、把三根竹极尽弯曲变化之能事,且与壶身的竹段和谐融合,壶体配以“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字样,得体匀称,每一个细部都让人玩味不止。鉴赏者在把玩时,可以领略到在山川、蓝天、白云以及翠竹之间,刚刚被春雨洗涤后的空气散发出泥土的气息,明澈清香,竹叶上还残余几滴被雨水溅上的泥点,大自然演奏着最美妙和谐的天籁之音,从整体上让人喜爱,让人产生抑制不住的使用欲和把玩欲。可谓韵律美!

二、源于日常生活的习得创作,需要彰显思律美

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生活中的锅碗瓢盆,甚至是泥瓦工等各工匠手中的用具,均是手工设计、创作紫砂壶的雏形。而这类创作灵感,在追求形似的同时,更需要融入作者创作的审美情趣,体现思律元素,方能彰显作品的神似。如笔者创作的《石柱壶》,它以欧美建筑中石质结构的石柱为原型,壶身圆形,上下一致;壶底外缘略“瘦”进去一圈,酷似大理石效果;盖钮为一小型柱础,可视为整体作品的“文眼”,由此点明主题。用材为调砂段泥,使人联想到建筑用的“水泥”。整把壶主要由微曲线构成,每根线的起始与消失,每一边线的转折,每一结合的过渡,每一棱角的锐钝,都经刻意经营,而且壶盖严密合缝,壶钮与壶身比例协调;整个造型简洁、圆润、端庄、明快;比例谐和,柔中带刚。集材质美、工艺美、内容美、形式美、功能美于一体,五美齐备。鉴赏者在把玩该壶时,能感悟出宇宙和大自然演化过程中各种生命交织辉映,相互碰撞的哲理与力量,更可感悟宇宙大爆炸后的若干年过程中,能量与物质的相互演化转变,此壶蕴育了无穷无尽的能量,凝聚着人类几万年与大自然抗争中逐步积蓄的哲学思想,给人以悠扬震撼的感觉,彰显了设计中的思律美。

三、源于古典文化的感悟创作,需要彰显诗律美

紫砂壶是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而中华文化也给紫砂壶创作以更丰富的感悟;两者的结合,相得益彰。创作者只有从博大的中华文化中去汲取精髓,创新才永不衰竭。而以中华古典文化的感悟为核心所创作紫砂壶时,必须要彰显壶的诗律美。笔者曾创作《出塞壶》,该壶以王昭君出塞这一文化主题为核心,用精纯红泥,大红质地上绘出淡雅墨色,壶体以女性上半身为意象,壶体、壶把与壶嘴巧妙连接成怀抱琵琶,盖钮为一弯月牙,似在风尘仆仆地日夜奔走;壶身配以“汉家秦地月,倩影照明妃。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的五言绝句装饰,其悲壮的文化效果不言而喻。整把壶形态富有神韵、清丽怡人,朴雅深邃,透出一股细腻、逼真、清新、自然的气息,而且富有浓郁的文化底蕴。鉴赏者在把玩过程中能感受的意境的悠远,宛如深秋时节,边塞大漠,万物寂籁,多少千古英雄人物征战沙场已逝,月色下唯有昭君半抱琵琶,独自绽放,给人以苍凉的动感和诗律的美感。

四、源于整体审美的内在需求,融合线律美和气韵美

手工创作紫砂壶,不能肤浅地追求其中的单一美,从审美理念而言,从技法、做工的角度而言,要追求其线律美;从整体鉴赏的效果而言,要追求其气韵美。以《泉涌壶》为例,该壶属光器,整个壶体只用一条涡线贯穿,壶身与壶嘴、壶把融合,而“涌”则主要通过壶钮加以体现,形成的整体既有线的变化,又有面的变化,线面的结合协调、柔和、变化又统一;整个壶体静中有动,动中有动,壶嘴和壶体内部形成的虚空间对比性强,更显示壶体的轮廓美。鉴赏者在把玩中,眼视该壶曲线,凝思深邃,仿佛时间与思维同时停滞,以泉水涌动的线律美,诠释着大自然生命轮回循环之机理。再如《美人壶》,该壶以美女的肩为题材,着力突出美人的肩与臂,流、钮、把是体现纤细苗条,与壶体的削肩形成呼应,把玩者有一种豪迈如大丈夫,温润如真君子,风流如雅词客,潇洒如俊少年、飘逸如花仙子的感受,整体凸显壶的气韵美。

当然,在手工创作紫砂壶时要彰显壶本身的“精气神”之美,关键是创作者自身要不断地加强审美情趣,提高艺术修养;要能将自然之美与壶韵之美能有机整合在壶中。

上一篇:探析“打破与重组”这一装饰雕塑艺术创作方法 下一篇:浅析“山水以形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