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打破与重组”这一装饰雕塑艺术创作方法

时间:2022-03-24 06:22:31

探析“打破与重组”这一装饰雕塑艺术创作方法

摘要:将“打破与重组”这一方式运用于装饰雕塑创作中,使之产生更多的艺术可能性。本文针对这一主题做了较系统的论述。以对装饰雕塑创作方法的总体概括作为切入点,从认识论的角度出发提出装饰雕塑创作的方法:“打破与重组”,并对这一方法进行具体全面的分析,重点强调“打破与重组”过程中的“适度原则”,说明适度地运用“打破与重组”这一方法对装饰雕塑创作的积极意义,并得出其能够挖掘创造出装饰雕塑艺术更多价值的可能性这一结论。

关键词:打破与重组;装饰雕塑;创作方法

中图分类号:J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1-0025-02

随着社会的发展,装饰雕塑亦在时代的变革与当代社会的需求中有所转变。装饰雕塑的外延不断被打破,继而不断地重组出更加具有当代性的概念与内涵。为了适应这种变化,推动装饰雕塑艺术的发展,我们应该在艺术实践中探索相应的创作思路与方法。

一、装饰雕塑创作方法的概括分析

谈及装饰雕塑艺术的创作方法就要了解什么是创作方法。创作方法一词多运用于文学艺术的创作中,而对其概念的界定到目前也是各有千秋,研究角度也没有统一的规定,一个具体的艺术设计创作方法研究可以从广义的哲学角度,也可以从狭义的美学角度,还可以从专业的技术角度等等层面进行研究。在查阅了大量相关书籍之后发现其具备一定的共性特征,即运用通过对创作者创作观念的梳理及定性,用个人化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构成要素逐步进行艺术创新,在这过程中,创作者应该确保将精神性的审美意象转化为物质性的艺术形象。

“创作方法是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如何处理艺术对现实的关系,包括对现实的认识态度、对艺术的理解和艺术地掌握现实的方式等等。简单地说,就是艺术家在有意味的艺术创造中,运用或新创有意味的艺术形式,建构特定形态艺术作品的方法。”装饰雕塑的创作是一个多层次的、渐进式的结构系统,作品内在的精神性和审美价值是创作方法的最核心层次,与其核心部分发生这样那样联系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哲学观属于引导层面,而构成作品的种种具体的表现手法和艺术形式、工艺材料等属于表层结构。

在进行具体的装饰雕塑创作中,为了创作设计出优秀的艺术作品,我们就更需要有针对性的具体方法,贯穿运用在复杂的装饰雕塑艺术创作方法的结构系统中。也就是下文将要提出的“打破与重组”――以引导层面为基础,打破表层机构,重组核心层次,在打破与重组的过程中,创造性地发展装饰雕塑艺术。

二、“打破与重组”这一方法的提出

从某种程度上说,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一个“打破与重组”的不断前进的过程。“打破与重组”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各个领域里的运用由来已久,大到社会的变迁小到饮食的变化。没有突破、衍生就没有进步。装饰雕塑艺术,也不例外。

(一)打破、重组、打破与重组的概念

打破在汉语词典中的意思是:使物体破坏、损坏。指突破原有的例规、习惯、状况等。重组,是个多义词。它既是个生物学名词也是个经济学名词,前者是由于基因的自由组合或者交换产生新的基因组合的过程;后者是指企业制定和控制的,将显著改变企业组织形式、经营范围或经营方式的计划实施行为。它们的共同点就是通过一些方式对母体做出改变,组成具有母体某些特征的具有一定相对优势的新个体。

打破与重组,我把它的定义归纳为“打散破坏原有事物之间或某一形象内部原始形态之间的旧的构成关系。根据设计需要和创作者主观意念,在形象之间和形象内进行重新组合,形成一种新的秩序。打破与重组也是一个对观念提炼的过程,从杂乱的最原始的创作灵感到逐渐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创作观念的过滤过程。”经打破、重组之后的新秩序必须具备时代性。

(二)探析打破重组这一创作方法

在本篇论文中,打破与重组是进行装饰雕塑创作的具体方法。是以创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为依据,在表达这种感受时有目的地运用有异于正常思维逻辑的创作方式、手段,将具体的创作对象进行加工、扭曲、异化、叠合、变形等等改变其形态或者内涵,建立具有创新审美价值的过程。

打破与重组的实质是一种创作的创造性思维方法,也是进行创作具体的提炼、完善作品的实用方法。

艺术创作中出现的优秀新作品、新语言,都是从传统的、旧有的基础上衍生而来的。这些新的艺术作品往往都具有自己独特的艺术形象、艺术语言、艺术价值且有区别于其他原先存在的艺术作品。究其原因,就是“打破与重组”这一方法的运用:合理打破、巧妙重组。对于创作者来说,还有一点也较为重要,即敢于打破、勇于重组。

打破与重组,用句中国的古话来说就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它类似于中国图案的打散构成、太极中“四两拨千斤”的思维模式。即冲破传统的创作思维模式、创作规则原理,逆向、多角度的思考问题,经过不断地碰撞、迎合、淘汰、选择,最终产生一个新的创作方案、形象、作品。

在打破与重组的这一创作过程中,打破是手段,重组才是目的,打破与重组是一个完整的链接、过程,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无论是对创作观念的重组还是对构成形式、展示方式的重新组合,经重组后的作品一定要在原有作品的基础上有所进步、改良。否则就失去了“打破与重组”的意义。在此要强调的是,打破不是无目的地随意破除、拆散,而是有目标的、有逻辑的、适度的分解装饰雕塑创作对象的内部构成形式、传统内涵,以产生有益于形成新的创作作品元素。

(三)“打破与重组”中的“适度原则”

在运用“打破与重组”这一创作方法的同时,还要强调的是“适度原则”。“打破与重组”这一方法的运用也要讲求度的把握。相信大家都听说过“过犹不及”这个成语,近年来,国际上出现了一种所谓的“适度设计”,在某种程度上也说明了“适度”的重要性。在中国,适度的原则从古至今,在生活的各个领域都被着重提出,大到国家发展战略小到炒菜做饭。

“度”是指人的认知发生变化的量的限度。如今,在艺术创作中,我们重视传统文化的当代表现、注重民族性、地域文化特征的表达。但我们却不能直接地将某些具体的传统元素――传统艺术工艺、艺术符号、形象等原封不动地挪用到当代的艺术创作中。一方面,许多的传统工艺年代过久,技术失传或者特殊材料的使用由于代价过高而不能被再度使用;另一方面,纯粹的传统审美文化的单纯再现并不一定符合当代审美意识。瑞典现代家具之父卡尔・马姆斯登说,适度则久存,极端则失败。拜伦在《致约翰・墨雷先生函》中也说道,在风景画中,大画家并不刻板地临摹野景,自然的天然状态并不能提供给他一个他所需的风景,即使画家画一个名城、名山及其他自然风景,也一定运用取景、光影、距离等手法,加强原有风景的美感……。度的重要性,某种程度上说,它关系着艺术作品的优劣性,在优秀的装饰雕塑作品中,作品所体现的当代性往往要远大于传统元素所占的比例。所以在进行装饰雕塑创作时:打破是手段,重组是目的,而适度则是标杆。正确运用它们,才能为装饰雕塑创作带来更多更好的发展可能性。

三、结语

如果把“打破与重组”理解成为随意打乱、任意拆散之后胡拼乱凑重新组合,那就大错特错,扭曲误解了这一方法。在打破与重组这一装饰雕塑创作过程中,经打破,重组后新的创造必须是创作者经过相对全面的了解、分析、解构而得来的特征、形式经过交融,最终“化合“,成为一个全新的、相对进步的作品。也正是这种了解、分析、解构等等反复地打破带来了观念与形式上的重组、带来了艺术创作创新的可能性。打破与重组手法,无论怎样的不符合常理、夸张、抽象、概括等它都是直接或间接的反映和创造对现实生活的某种观念态度。如果仅仅是从现实生活中提取一些形体或者样式,拼凑成作品,那就根本谈不上是艺术创作。因为没有创造性的思维,就没有创造性的、富有时代性的作品。

参考文献:

[1]张压西.装饰与雕塑.重庆出版社2003年.

[2]谭勋.雕塑综合材料教学.河北美术出版社2005年.

上一篇:试谈话剧表演中的语言使用技巧 下一篇:略谈手工创作紫砂壶的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