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后驾驶屡禁不止的经济学分析

时间:2022-07-28 06:56:35

酒后驾驶屡禁不止的经济学分析

摘要:酒后驾驶行为是造成我国交通事故频繁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从理性经济人的角度出发,构建驾驶员与交通管理部门之间的博弈模型,分析酒后驾驶行为屡禁不止的原因,并提出了有效遏制酒后驾驶行为的合理建议。

关键词:酒后驾驶;交通事故;博弈;违法成本

中图分类号:F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6-0-02

近年来,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急剧增长,交通流量增加,客观上增加了交通事故多发的不确定、不安全因素,并且由于一些驾驶人交通安全意识淡薄,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尤其酒后驾驶成为恶通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

一、酒后驾驶的危害

(一)酒后驾驶对个人的危害

科学研究发现,驾驶员在没有饮酒的情况下行车,发现前方有危险情况时,从视觉感知到踩制动器的动作中间的反应时间为0.75秒,而饮酒后驾车反应时间要减慢2-3倍,同速行驶下的制动距离也要相应延长,这大大的增加了交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并且由于酒精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急性酒精中毒后的创伤性脑损伤病人在受伤前已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遇意外创伤时,往往缺乏自我保护能力,导致伤势较重,而且酒精有扩张血管的作用,伤前有饮酒史者,其死亡率和致残率也更高。据相关资料显示,2010年6月11日至7月12日,全国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共查处酒后驾驶违法行为33580起,其中查处醉酒驾驶4521起,在此期间,全国共发生道路事故16016起,造成4465人死亡、18828人受伤,其中,因酒后驾驶导致交通事故367起,造成157人死亡、428人受伤。

(二)酒后驾驶对社会的危害

酒后驾驶造成的交通事故导致社会劳动力资源遭到损失和车辆、货物、道路及其设施等物质资源遭到破坏。这些人力和物力资源的损失和破坏,无疑带来了巨大的社会经济负担。为了使遭到损失或破坏的资源尽可能地恢复原状以及消除事故的后果,一些社会公共机构(或部门)就必须增加消耗时间、且得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资源到交通事故中,从而就减少了这些机构(或部门)和资源用于其他活动的可能性,必然造成社会价值的损失,同时也损害了纳税人的利益。同时为了降低酒后驾驶的事故发生率,需要动用大量的社会资源对此行为进行监管,在某种程度上浪费有限的社会公共资源。

二、酒后驾驶者与交通管理者的博弈

“车祸猛于虎”,近几年来酒后驾车已成为道路交通的杀手,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一直将酒后驾驶违法行为作为交通秩序整顿工作的重点,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系列的专项整治行动。但是一条条无辜的生命瞬间的消失,似乎并没有唤醒酒徒们对酒后驾驶地警惕,他们总是抱着侥幸的心理。这样交通管理部门与酒后驾驶的驾驶员之间就构成了一个博弈模型。

(一)假设

1.假设行为主体为机动车驾驶员和交通管理部门,双方都是“理性的经济人”,即决策的目标都是利益最大化,而驾驶员的行为空间={酒后驾驶,酒后不驾驶},交通管理部门的行为空间={检查,不检查}。每一可能的策略组合下参与人的收益或成本,取决于参与人双方对策略的选择。

2.假设驾驶员酒后驾驶的直接收益为M,主要包含酒后代驾的费用;A表示驾驶员酒后驾驶时对社会所造成的损失。

3.假设交通管理部门对驾驶员酒后驾驶处以的罚金为F,假设罚金全归交通管理部门所有,成为交通管理部门的收益;目前我国对酒后驾驶的处罚标准是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因此200元≤F≤2000元。

4.假定交通管理部门检查驾驶员酒后驾驶时所产生的检查成本(直接成本)为C,该成本包含呼气测酒仪的价格和一次性套嘴的价格,但未包括出动警力的执法成本。目前普通呼气测酒仪的价格在50元到70元之间,一次性套嘴1元/个,因此假定F>C。

5.根据考察浙江、山东、上海、江苏、北京、河北、河南、广东、内蒙古、云南、河南11个酒后驾驶发生率较高地区的酒后代驾的价格平均为60-120元/次(分时段计算),因此假定F>M。

6.以上各个参数假设为正数;假设驾驶员酒后驾驶发生的概率为x(0≤x≤1),则驾驶员不酒后驾驶发生的概率为1-x,交通管理部门采取检查的概率为y(0≤y≤1),那么交通管理部门采取不检查的概率为1-y。

表1 交管部门与驾驶员酒后驾驶博弈收益矩阵

表1展示了交通管理部门与酒后驾驶的驾驶员之间的博弈。这个模型中当驾驶员选择酒后不驾驶时,交通管理部门的最优选择是不检查,因为-C0;当驾驶员选择酒后驾驶时,交通管理部门的最优选择是检查,因为此时F-A-C>A;……,如此的反复循环,双方的利益始终是不会一致的。而任何一个纯策略组合都有一个参与者会单独改变策略.使其获得更大收益。因此该博弈模型不存在纯策略均衡,是一个混合策略博弈。

(二)博弈双方的期望支付

1.交通管理部门检查时期望支付为:

E1=xy(F-A-C)-(1-x)yC (公式1)

在公式1中,求E1对y的偏导数,则最优化的一阶条件为:

x*=C/(F-A)

即驾驶员酒后驾驶的概率小于C/(F-A)时,交通管理部门最优的策略是不检查;当驾驶员酒后驾驶的概率大于C/(F-A)时,交通管理部门最优的策略是检查。

2.驾驶员酒后驾驶的期望支付为:

E2=xy(M-F)+x(1-y)M (公式2)

在公式2中,求E2对x的偏导数,则最优化的一阶条件为:

y*=M/F

即交通管理部门检查酒后驾驶的概率小于M/F时,驾驶员最优选择是酒后驾驶;当交通管理部门检查酒后驾驶的概率大于M/F时,驾驶员最优选择是不酒后驾驶。

(三)混合策略纳什均衡

根据如上分析,该博弈模型存在混合策略纳什均衡:

x*=C/(F-A)

y*=M/F

即驾驶员以x*=C/(F-A)的概率酒后驾驶,交通管理部门以y*=M/F的概率进行严格检查。综合上述分析,第一,当y>y*=M/F时,驾驶员的最优选择是不酒后驾驶。因此降低y*门槛是有利于防止酒后驾驶的。那么可以采取的措施是减少驾驶员酒后驾驶的违法收益;加大罚款的处罚力度F,实行一旦驾驶员酒后驾驶必定严惩的处罚制度。第二,当降低x*时,即降低驾驶员酒后驾驶的概率,有助于降低交通管理部门的检查成本。那么我们可以采取的措施:加强检查措施、设备的优化管理,减少每一次检查的检查成本C,加大处罚力度F,尽可能的减少社会的损失A。

三、有效遏制酒后驾驶恶习的措施

(一)完善监管机制并加大查处力度

酒后驾驶违法行为具有顽固性、反复性的特点,因此治理酒后驾驶必须加大查处力度、常抓不懈。酒后驾驶行为的监督不应该仅仅靠交通管理部门,全社会都应该参与进来。协调保监会、银监会等部门,与车辆保险费率和银行个人诚信体系挂钩,凡是车主酒后驾驶发生重大事故或醉酒驾驶的,提高其车辆保险费率,纳入个人征信不良记录。推行酒后驾车实名曝光,受中国传统思想体系影响,国人比较注重自身形象和维护家族名声,一旦酒后驾驶被公开曝光,其在心理上能受到较大影响,同时实名曝光能够引起公众共鸣,可以收到良好社会监督效果,对于违法行为人或有共同违法行为的驾驶人,这是一种警示和处罚,对于其他公众,也是一种提示和教育。但是仅仅靠完善监管机制还不够,交通管理部门需要加强路面执勤执法力度,建立长效性、持续性的酒后驾驶整治机制,形成严防、严管、严治、严惩的氛围,避免“一时冷一时热”,杜绝部分违法者的侥幸心理。另一方面,交警部门要创新查缉手段,提高查缉效率,减少因查处酒后驾驶引发的执法纠纷。

(二)促进酒后代驾行业的发展

随着酒后驾驶整治工作的逐步深入,酒后代驾行业的萌生是社会的趋势。在国外一些国家,酒后代驾行业发展较成熟,政府及相关部门也予其政策支持,社会认同度也非常高,可见这是积极应对酒后驾驶违法行为、避免酒后驾驶交通肇事的一个良策。然而,当前我国公众酒后代驾习惯尚未养成,酒后代驾行业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政府及相关部门积极扶持发展。建议政府及相关部门应立足当前社会发展实际,积极引导、扶持酒后代驾行业良性发展,并在社会上广泛宣传酒后代驾的积极作用,且各有关部门、单位、组织要积极配合公安交警部门引导公众树立酒后禁驾意识和酒后代驾意识;积极引导驾驶陪练服务机构、驾校等社会组织积极开设酒后代驾业务并向社会广泛公开,积极受理驾驶员酒后代驾有偿服务;建议在酒店、宾馆、商场以及其他公共场所宣传酒后代驾业务及公开其服务电话。

(三)加大宣传及教育力度

中国的酒文化深深根植于人心,若想彻底消除酒后驾车违法行为,则应加强民众意识教育。通过各种宣传渠道,让社会各界及群众树立“禁止酒后驾车也是一种保护生命、关爱群众、维护社会公共秩序、体现社会公共管理的社会公益行动”意识。创新宣传方式,在宣传教育上大力推行“人性化”、“亲情化”,注重感情投入,通过电视、广播、板报、标语、宣传车、图片展、酒精测试体验等多种方式加强宣传,让广大驾驶员充分认识到酒后驾驶的危害性,提高遵章守法的自觉性,使驾驶人牢固树立家庭责任意识、亲情意识。还要通过社会媒体加强朋友、亲人之间对他们交通违法的劝诫教育,教育和制止自己的亲人、朋友不要以身试法。同时,交通管理部门还可以结合日常执勤执法、事故处理等工作,对被依法刑拘的驾驶人开展针对性教育,大力宣传国家法律法规。

参考文献:

[1]李硕.我国酒后驾驶现象的现状与对策[J].法律经纬,2010(5).

[2]曹桢桢.规制成本收益分析原理与应用[D].东北财经大学,2006.

[3]王挺进.酒后驾驶之防控[J].决策与信息,2010(7).

[4]栾颖娜.论我国“酒驾”问题的治理对策[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10(9).

[5]杨洋,贺玉龙,孙小端.西北公路酒后驾驶交通事故的相关分析[J].北京工业大学交通研究中心,2010(4).

作者简介:谭 冰(1980-),女,壮族,广西柳州人,广西科技大学财经学院讲师,经济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制度经济学与行为分析

上一篇:加强民办高校特色馆藏建设 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建... 下一篇:职业高中财会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