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后驾驶的危害心得体会范文

时间:2024-01-08 17:21:07

酒后驾驶的危害心得体会

酒后驾驶的危害心得体会篇1

    不能应对新形势下的需求,故《刑法修正案(八)》针对这一情况增设“危险驾驶罪”,将醉驾、飙车等行为正式纳入刑事法的调整范围。危险驾驶罪的出现,为司法机关带来了新的问题,应当如何理解这一罪名?如何才能做到不枉不纵?这些都是司法实务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危险驾驶罪的法理基础

    (一)罪名内涵

    危险驾驶罪的罪状描述为“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有前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其实,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有关规定,危险驾驶行为还包括无证驾驶、疲劳驾驶、超载驾驶、吸食毒品或服用镇静类药物驾驶等,而《刑法修正案(八)》仅将醉酒驾驶和情节恶劣的超速竞驶两种行为入罪,避免了使本罪成为一个“口袋罪”,在进一步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的同时,也防止了打击的扩大化。

    (二)立法评价

    将一种行为纳入刑法的调整范围,其根本点就在于该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什么是衡量犯罪的真正标尺,即犯罪对社会的危害。”此外,危险驾驶行为人还具有不容低估的人身危险性。根据加罗法洛的“犯罪人”理论,该类人员应当适用刑法予以矫正,方有助于保障社会公共安全。例如,危险驾驶罪中明确将“醉酒驾驶”在没有任何结果和情节的条件下入罪,正是以刑法的高压态势来防止更大的危害,从解决内因的根本上达到保护法益的效果。

    (三)法理分析

    究竟危险驾驶罪有无必要增设呢?首先,交通肇事罪属过失类犯罪,因此只能是结果犯的一种,将危险驾驶行为纳入交通肇事罪,就会面临一个两难选择:若危险驾驶行为不要求结果的发生,则交通肇事罪的既有认识就会有重大突破;而若危险驾驶行为亦要求结果的发生,则此刑法评价就显得多此一举。再者,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虽不要求结果而只要求“危险状态”,但危险驾驶行为造成的却是与之有别的“风险状态”,前者的“危险状态”的威胁性明显高于后者的“风险状态”,且后者的“风险状态”在危害结果发生的几率上也远远低于前者,再加上动机因素的不同,若将危险驾驶行为做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处理,未免有矫枉过正之弊。通过对比可知,危险驾驶罪的出台,乃是刑法给特殊行为以特殊评价。

    二、危险驾驶罪的构成要件

    笔者认为,危险驾驶罪是指行为人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辆过程中,追逐竞驶情节恶劣,或醉酒驾驶的犯罪行为。本罪列于一百三十三条中,在原交通肇事罪之后,在量刑上较交通肇事罪为轻,这些在构成要件的分析方面都值得引起注意。

    (一)本罪的客体

    笔者认为,本罪的客体与交通肇事罪的客体相同,即二罪均为对交通运输安全的侵犯。有观点认为,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不特定的多数人的生命、财产和安全,这一观点其实将本罪与放火罪、爆炸罪等危害公共安全犯罪混淆了。首先,从所属上看,本罪并未列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之后,而是列于交通肇事罪之后,这表明本罪与交通肇事罪具有类同的客体;其次,本罪虽然也造成一定状态风险,但在量刑方面相对轻微,将客体认定为不特定的多数人的生命、财产和安全,会导致罪责刑不相称。因此,尽管本罪的行为最终可能造成不特定的多数人的生命、财产和安全受损,但却不能从可能的后果来反推行为时的原因,故将客体认定为交通运输安全较符合立法本意。

    (二)本罪的主体

    笔者认为,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年满16周岁,具有一般刑事责任能力的人。这一点异议不大,需要说明的是,在醉酒驾驶问题上,是否需要区分醉酒之因?从医学上讲,醉酒一般被称为急性酒精中毒,包括生理性醉酒、病理性醉酒和介于两者之间的复杂性醉酒,其中病理性醉酒者对于饮酒后的后果不能预见,醉酒时已经丧失了对自己行为的辨认和控制能力,医学角度认为其性质属于与严重的精神病相当的精神疾病。那么,病理性醉酒驾驶的行为是否需要被排除在醉酒驾驶之外?笔者认为,这一责任是不能免除的,但根据刑法有关规  定可能从轻或减轻。尽管病理性醉酒者出现精神失控及丧失辨知能力,但其在饮酒之前却具有清醒认知,按照原因自由行为说,醉酒驾驶的行为是行为人事前可以避免的,因此不能排除行为人的责任,行为人须对自己酒后驾驶的行为负责;但是,若行为人在饮酒前全无驾驶之意,而仅仅是因病理性醉酒致精神失控,在次特殊情况下出现醉酒驾驶行为,就

    应当比照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在处罚上可以从轻或减轻。

    (三)本罪的客观要件

    笔者认为,本罪的客观要件可以一分为二来看,一是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行为,二是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行为。有观点认为,本罪其实可以表述为“追逐竞驶罪”和“醉酒驾驶罪”两个罪名,该观点虽然在表述上过于繁冗,但在理解上却有助于区分这两种具体的行为。

    1.追逐竞驶的行为

    追逐竞驶,即普通民众所说的“飙车”,然而“飙车”并非一个合适的司法术语,因此立法者选择了“追逐竞驶”一词。从法条上看,该类行为主要表现为驾驶机动车在道路上追逐或互相追逐,其目的可能是追求刺激、逞强泄愤等等,但不能等同于超速行驶。超速行驶和追逐竞驶在速度违章方面可能具有共同点,但超速行驶并无具体的追逐对象,行为人只是个体违反交通法规,对交通安全的妨害程度较低;而反观追逐竞驶行为,通常会涉及到两辆以上的机动车在道路上的违章,且风险系数尚在不断升级,其危害远大于单一车辆的超速行驶。

    当然,追逐竞驶本身并不构成危险驾驶罪,而需要“情节恶劣”,根据立法表述,这也是追逐竞驶行为与醉酒驾驶行为在入罪上的重大区别。简言之,追逐竞驶行为构成危险驾驶罪,需要一个情节犯的规定,这是综合多方面因素考量追逐竞驶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的需要。然而,如何理解“情节恶劣”,却需要随后的司法解释予以细化,否则将陷入抽象心证的危险。

    2.醉酒驾驶的行为

    醉酒驾驶,是指行为人在醉酒状态下,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的行为。构成危险驾驶罪,并不需要情节和结果等方面的额外要求。那么,这样认定是否会有客观归罪的弊端?笔者认为是没有的。首先,醉酒驾驶行为是一种典型的原因自由行为,行为人实际上是在故意利用自己丧失刑事责任能力之后所为之犯罪行为的有责性缺失来希图规避法律,因此予以处罚并不违反有责性。其次,行为人在主观上完全有避免醉酒驾驶的可能,然而却“有意为之”,对这一行为采用简单入罪,实为先在原因亦属简单之故,“殷之法刑弃灰于街者,子贡以为重……夫重罚者,人之所恶也;而无弃灰,人之所易也,使人行之所易,而无离所恶,此治之道。”最后,我国酒文化积淀深厚,只有以刑法的威慑力,才能在高风险的汽车时代有效建立起拒斥醉酒驾驶的新交通伦理,体现刑罚;世轻世重”的功效。因此,对醉酒驾驶行为在入罪上不设情节与结果的条件,并不是违背刑法谦抑性的肆意扩大,而是一种防患于未然的先兆防卫,这亦是符合社会公众整体利益的。

    (四)本罪的主观要件

    笔者认为,本罪的主观要件为故意,因为行为人对自己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行为是“明知故犯”的。值得注意的是,本罪的主观要件只是针对危险驾驶行为本身,而并非针对该行为可能导致的后果。持过失论的观点,其实混淆了行为与结果的关系,误把危险驾驶行为人对其行为后果的心态当做对其行为的心态。笔者认为,本罪只考虑行为人对危险驾驶行为的认知与否,也即是否明知自己在追逐竞驶或醉酒驾驶,而行为人对可能触发的危险后果是何种心态,并非本罪的构成要件。当然,若行为人主观上积极追求危害不特定的多数人的生命、财产和安全,则应处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三、危险驾驶罪的司法适用

    危险驾驶罪在司法实践中应如何把握?笔者认为,司法实践中应当牢牢把握本罪的特殊性,特别是要将本罪与交通肇事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区分开来,本着罪责刑相适应的原则去处理相关案件。

    (一)从严把握罪与非罪

    司法工作者要正视危险驾驶罪的立法目的,在入罪上必须从严把握,特别是对醉酒驾驶行为要加大打击力度,“勿以小恶而纵之”,为社会公众营造交通出行的安全感。司法工作者切不可自感“打击面过大”,而在处理上超越法律去“网开一面”,相反,应当认识到从严处理的先置警示作用,才能实现危险驾驶罪纠风正气的立法本意。

    (二)合理区分此罪彼罪

    应当如何区分危险驾驶罪与交通肇事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呢?笔者认为,首先是把握有无危害结果,如果没有危害结果则不会构成交通肇事罪;其次是把握行为人的目的动机,如果行为人意在积极造成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财产和安全受损,则应作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处理;再次是把握处断原则,针对危险驾驶罪与交通肇事罪的竞合关系,在产生危害结果的时候,从一重罪即交通肇事罪处理。

    (三)宽严相济注重效果

    危险驾驶罪的特点,通俗的说是“网密鱼细”,也即是入罪范围广,但罪刑较轻,因此司法工作者需要在处理上有效促进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一方面,当严则严,对构成危险驾驶罪的犯罪行为要严厉打击以儆效尤,不能使刑事法律成为一纸空文;另一方面,当宽则宽,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对少数情节轻微、社会危害不大的案件,可以通过微罪不起诉的方式减少诉累,防止引发较大的社会震荡。

    参考文献:

    [1][意]贝卡里亚着.黄风译.论犯罪与刑罚.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

酒后驾驶的危害心得体会篇2

论文关键词 危险驾驶罪 主观罪过 故意

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但风险越来越多,汽车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为更多的家庭所拥有,但危险也随之而来。成都孙伟铭醉酒驾车致四死三伤、南京张明宝醉酒驾车致五死四伤、佛山黎景全醉酒驾车摔死两人、杭州胡斌飙车撞死一人……这一系列触目惊心的惨案一次又一次地触痛着广大公众的神经,对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了很大的威胁。为顺应民意,2011年2月25日,《刑法修正案(八)》第22条关于危险驾驶罪的通过,为我国有效打击无视交通管理法规的违法犯罪行为、改善目前道路交通领域事故多发的现状、加强对社会的风险防范,打开了新的局面。但是,危险驾驶罪作为一个新的罪名,在犯罪构成与认定方面都有许多值得探讨的地方。本文就危险驾驶罪的主观方面来进行探讨。

有人认为危险驾驶罪的主观方面为过失或间接故意,但本人认为危险驾驶罪的主观方面为故意犯罪。在我认为,我们理解和分析一个罪名不能只简单的从罪名本身的构成出来,要联系到设立罪名时的客观现实环境和理论背景。

一、危险驾驶罪中“危险”的性质判断

危险犯根据危险程度可以分为具体的危险犯与抽象的危险犯,具体危险犯中的危险是在司法上以行为当时的具体情况为根据,认定行为具有发生侵害结果的危险;进而具体危险犯是指行为人的行为是否具有足以造成某种后果的危险需要根据具体案情加以判断的犯罪。抽象的危险犯中的危险,是在司法上以一般的社会生活经验为根据,认定行为具有发生侵害结果的危险;进而抽象危险犯是指只要行为人实施了刑法分则条文所规定的某种具体犯罪客观方面构成要件的行为就具有产生某种后果的危险。豍毫无疑问,危险驾驶罪是危险犯,但是它是具体危险犯还是抽象危险犯呢?

危险驾驶罪的立法初衷旨在提前保护可能会受到侵害的生命财产的安全。危险驾驶罪并不以实害结果的出现为犯罪构成要件,因为当危害结果尚未出现时,刑法就加以了保护。由此可见,危险驾驶罪中的危险属于抽象危险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刑法分则所规定犯罪客观方面构成要件的行为,刑法就推定或拟制构成该罪,而不过多考虑这种危险驾驶行为到底是否存在一定具体危险或足以可能造成的某种实害,更无须法官进行具体或个别的判断(公安部交管局明确表示,只要实施醉驾一律刑事立案;最高检发言人表示只要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一律起诉)。

二、危险驾驶罪“主观”罪过分析

犯罪主观方面作为我国刑法认定犯罪构成的四大要件之一,历来就受到学者们十分重要的关注或研究。行为人的主观状态,直接可以影响到对于行为人是否构成犯罪以及构成何罪的评价。

我国《刑法修正案(八)》第二十二条将危险驾驶罪概括规定为两种类型,即追逐竞驶和醉酒驾驶。追逐竞驶,是指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行为。醉酒驾驶,是指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行为。下面就追逐竞驶和醉酒驾驶两种行为方式的主观方面分别进行分析。

(一)追逐竞驶主观方面认定

有学者认为追逐竞驶主观方面的表形式为过于自信的过失,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行为人追逐竞驶往往是出于找乐或泄愤,寻求某种精神刺激。在追逐竞驶的过程中,行为人以明显超过法律规定的速度在道路上行驶,往往是对自己的驾驶技术有很高的自信,相信在快速行驶的过程中,仍能控制车辆,能够避免危害结果的发生。行为人对于危害结果的发生是过于自信的过失。在此,笔者认为,追逐竞驶的主观方面的认定仍应为故意,不存在过失的情形。因为我国刑法对过失犯罪有着严格的规定,过失犯罪属于结果犯,只有造成了严重的结果的才能认定为过失犯罪。我国《刑法修正案(八)》中规定危险驾驶罪中的情形之一——追逐竞驶行为要构成犯罪必须达到“情节恶劣”。在此,对“情节恶劣”应该作何理解?是不是要造成实害而惨重的后果才能将其认定为“情节恶劣”?笔者认为,情节恶劣并不等于后果惨重,如果后果很惨重就有可能认定为其他罪名(如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而不再定危险驾驶罪。在此,情节恶劣所造成的后果,不一定就是过失犯罪中所要求的实害后果。因而也就不能将追逐竞驶在主观方面直接认定为过于自信的过失。故意,则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故意是一种基本的责任形式。故意由两个因素构成:一是认识因素,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二是意志因素,即希望或者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豏行为超速、高速、随意追逐竞驶,对自己的行为将会产生的后果一般都是有认识的。危险驾驶罪并不要求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此有希望或者放任危害结果发生的态度。原因在于危险驾驶罪的性质属于抽象危险犯,此在前文已经论述过了,我国刑法之所以要新增危险驾驶罪,就是因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汽车成为了人们出行的代步工具,但汽车所带来的各种危险活动在不断的增加,这种危险驾驶行为引起的危害后果具有高度盖然性,因而需要刑法在未等危险驾驶行为转化为现实危害之前就予以提前介入规制,由此可知,对于危险驾驶罪并不要求有意志因素。

(二)醉酒驾驶主观方面认定

我国《刑法修正案(八)》规定的醉酒驾驶并不要求以造成严重的后果为该罪的构成要件。醉酒驾驶,是指在醉酒状态下驾驶机动车的行为。对于醉酒驾驶主观罪过方面的认定,有学者认为是过失犯罪,也有学者认为是间接故意犯罪。

过于自信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已经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间接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后果,并且放任这种危害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主张将醉酒驾驶的主观状态界定为过于自信的过失的学者们认为,醉酒驾驶人员在醉酒后进行的驾驶行为,无论从何种角度上说,都只是出于对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关于禁止酒后驾驶这一法规规定的触犯,机动车辆驾驶人员,明知我国的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对酒后驾驶行为持禁止的否定性态度,但是仍然在自己已经饮酒之后甚至是已经达到法律规定的醉酒状态下进行驾驶行为。豐主张间接故意的,认为行为人明知“醉酒驾驶”是违反交通法规的,但仍然不顾他人的生命健康和公私财产安全而进行醉酒驾驶,并且放任这种危险状态的存在。豑张明楷教授其《刑法学》一书中指出,醉酒驾驶属于故意犯罪,行为人必须认识到自己是在醉酒状态下驾驶机动车。但是,对醉酒状态的认识不需要十分具体(不需要认识到血液中酒精的含量),只要大体上认识即可。一般说来,只要行为人知道自己喝了一定量的酒,事实上又达到了醉酒状态,并驾驶机动车的,就可以认定其醉酒驾驶的故意。认为自己只是酒后驾驶而不是醉酒驾驶的辩解,不能排除故意的成立。即使行为人没有主动饮酒(饮料中被他人掺入酒精),但驾驶机动车之前或者当时意识到自己已经饮酒的,也应该认定具有醉酒驾驶的故意。豒在此,本人同意张明楷教授的此观点,因为,在我国的现阶段,将危险驾驶罪仅仅规定为故意,是符合我国目前的现实国情的,我国有源远流长的酒文化,有“无酒不成席”的风俗习惯,醉酒驾车在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如果将醉酒驾驶的各种主观状态一律入罪,一方面人们的思想感情上一时难以接受,另一方面将过失类的危险驾驶都归入刑法规制的范畴,在一定程度上会给司法部门带来压力。

三、结语

酒后驾驶的危害心得体会篇3

论文关键词 危险驾驶罪 罪名构成 间接故意

一、危险驾驶罪的罪名构成分析

(一)从危险驾驶罪的主观方面认定

关于危险驾驶罪的主观要件,我过刑法界还存在一定的争议。笔者认为,行为人在违反交通法规的主观上明显是故意,但其对发生使公共安全陷入危险的后果应当是持一种放任的心态。如果其主观上主动追究危害公共安全后果的发生则应当根据其行为手段的不同,以危害公共安全按罪中的其他罪名定罪处罚。在这点上容易引起争议的是醉酒驾驶的主观认定。我国刑法第十八条规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这说明我国采用的是“原因行为自由理论”,就行为人知晓其行为将造成自身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下降,仍然实施该行为,其应当对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后行为造成的后果予以负责,这也符合刑法中的“可期待性理论”,这一处罚原则将行为人喝酒前至案发时的主观看做一个完整的不可分割的过程。从这一理论来看危险驾驶罪的主观要件,行为人明显对其醉酒后造成的使公共安全陷入危险状态的状况持一种放任的心态,属于间接故意。

(二)危险驾驶罪的客观行为认定

1.危险驾驶罪的行为性质认定。关于危险驾驶罪是一种危险犯,还是程度犯,抑或是行为犯,在刑法界存在较大争议,该认定影响到该罪的认定问题。是只要出现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的行为即构成犯罪,还是借助其他情节、案发现场情况来具体认定犯罪嫌疑人的行为使公共安全陷入到危险状态才认定够罪。笔者认为,从该罪的立法愿意上来看,由于此前的醉酒驾驶与驾驶竞逐行为未造成后果即给予行政处罚,造成后果便以交通肇事罪或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但行政处罚难以遏制这两类行为的频繁出现,处于预防重大、恶性交通事故的发生,使人们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才设定此罪,该罪的设置也是公共安全这一法益在未遭到实际侵害之前就对可能对其造成危害的行为予以规制,用刑罚的手段来避免危害行为和危害结果的发生,这属于法益保护的提前,是因为这类行为具有高度和极为严重的社会危险性,一旦该行为发生极易造成危害后果同时造成的后果往往极为惨烈,所以刑法将这类未遂或预备行为作为既遂行为对待,直接规定为独立的构成要件。如果就该罪的构成再设置一些条件,使行为人产生一些可以钻空子的侥幸心理,那么设置该罪的预防目的就难以达到了。故危险驾驶罪应当是一种抽象的危险犯,即立法者根据人们的一般生活经验,将经常发生的几种极易导致重大危害后果的醉酒驾驶、驾驶竞逐等行为直接规定属于刑法惩罚的状态,只要行为人实施了该行为,立法者就认为行为人的行为导致了危险状态的发生直接对其定罪处罚。

2.危险驾驶罪行为之认定。刑法中关于危险驾驶罪的行为只规定了醉酒驾驶与驾驶竞逐情节恶劣两种。醉酒驾驶标准较为明确,而且应当以国家质检总局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中关于醉酒的标准,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超过临界值80mg/100ml或者进行人体平衡的步行回转试验或者单腿直立试验,评价为暂时丧失驾驶能力的人驾驶机动车在道路上行使的行为。而不再根据行为人不同的酒量与行为人自己感觉是否醉酒的状态来区别认定,这是因为:一是虽然个体对酒精的反映确实存在不同,但个体醉酒的数据难以精确认定,而且每个人由于其当时身体状况、情绪等酒量也会发生变化;二是虽然酒后驾驶与醉酒驾驶的处罚不同,但行为人对自己喝酒后驾驶的行为应当是明知的,而酒后驾驶无论是否醉酒都是违反行政法规的,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的违法性是明知的,对是否醉酒更是存在一种无所谓的态度,所以存在处罚的基础。对于醉酒驾驶的人只要其血液中的酒精含量超过临界值80mg/100ml均应当以危险驾驶罪定罪处罚。

而对于驾驶竞逐的行为则存在情节恶劣的认定问题。竞逐驾驶的行为在认识因素与意志因素上的控制力并没有减弱,其只是因追求取乐、寻求刺激、相互嬉戏等原因而相互竞驶,同时由于其驾驶机动车的地点限速等原因不同,认定其恶劣情节也不在不同:一是在不同限速、路况不一样的公路上对其竞驶恶劣情况的认定应当有所区别,在车辆、行人密集的闹市区和在车辆较少限速较高的高速公路上竞驶造成的危险肯定是不一样的;其次应当区分一般的超车与竞驶的区别,行为人如果只是单纯的为了超车就是其存在一定的违规行为,但是不是为了追逐竞驶,应当按照行政法规对其处罚。

二、危险驾驶罪立法完善建议

(一)危险驾驶罪行为种类可以扩展

危险驾驶罪设立本意是为了处罚导致公共安全陷入危险状态的违规驾车行为,但由于刑法明确只将醉酒驾驶与驾驶竞逐情节恶劣两种行为入罪,导致危险驾驶罪处罚范围过窄。对此我们可以借鉴一下国外立法对危险驾驶罪的行为种类,并结合我国较为突出的行为进行定罪处罚。

1.国外立法体例对危险驾驶罪的规定情况。作为英美法系代表国家之一的英国,关于道路交通犯罪的制定法,可谓在西方国家中为最完备者之一。1972年,英国的《道路交通条例》对各类型的危险驾驶行为均进行入罪,设置了“鲁莽或危险驾驶罪”、“疏忽及不小心驾驶罪”、“酗酒或吸食毒品后驾驶罪”、“血液中酒精浓度超标驾驶罪”、“高速公路飙车罪”等违法驾驶行为。而同为大陆法系的日本在1960年的《道路交通法》规定了无执照驾驶罪,后又规定了酒后驾驶罪、疲劳驾驶罪。2007年有对醉酒驾驶罪进行了新的修改,一方面区分饮酒驾驶和醉酒驾驶犯罪行为,并提高法定刑;另一方面增加了“车辆提供罪”、“酒水提供罪”及“同乘罪”等新的罪名,从源头上遏制和惩罚酒后驾驶行为。

2.我国在立法中予以对危险驾驶的行为种类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使得司法解释也难以进行扩张解释,故必要在立法上对其他一些不亚于酒后驾驶和竞逐驾驶的行为进行定罪处罚。笔者认为相对于刑法规定的两种行为,疲劳驾驶、吸食毒品驾驶、无证驾驶、报废车辆驾驶等行为的危害性可以说更大,我们在立法上一方面应当将此四类行为予以明确以危险驾驶罪定罪处罚;另一方面也应当针对立法的不周延性,给出现新的违规驾驶行为导致公共安全陷入危险状态时的司法解释留出一定的余地,设立兜底条款即“导致公共安全陷入危险的违规驾驶行为,情节恶劣的,应当以危险驾驶罪定罪处罚”。

(二)对危险驾驶罪的量刑立法建议

刑法修正案(八)只是对危险驾驶罪规定了拘役并处罚金的量刑等级,这也是有一定道理的:一是因为危险驾驶行为毕竟只是抽象的危险犯,其并没有造成具体的危险,更没有造成具体的对人身、财产的损害后果;二是如果危险驾驶的行为造成相应的具体危险状况或具体的损害,则应以其他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罪名来定罪处罚。这种立法上的安排看似较为合理,但也存在不足。在实际中我们还经常会遇到一些行为人其经常性的以飙车等作为日常取乐的行为,更有甚者是以地下赛车为职业,这部分人对较轻的刑事处罚不太在意,更不会遵守行政法规,其在危险驾驶经过处理后一般都会重操旧业,现在的刑事处罚难以产生效果。对此,笔者建议:

1.增加量刑档次,对多次危险驾驶、危险驾驶被处理后又犯危险驾驶罪等行为认定为情节特别恶劣,并对这些行为处以更高的刑法。日本2001年的《道路交通法》规定醉酒驾驶处二年以下惩役及十万日元以下罚款,而在2007年则对醉酒驾驶的行为加重了处罚力度,将该条修改为处以5年以下惩役或100万日元以下罚款。笔者认为多次危险驾驶、危险驾驶被处理后又犯危险驾驶罪,可以认定行为人主观恶性较大,其社会危险性与人身危险性也更加突出,对此应当处三年一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酒后驾驶的危害心得体会篇4

学校名称: 乌兰察布广播电视大学

学生姓名:                           

学    号:                    

专    业:                   

入学时间:                      

指导教师:                     

论 文 提 纲

一、酒后驾驶行为犯罪概述

(一)什么是酒驾犯罪

(二)什么是醉驾犯罪

(三)酒驾的个体危害性

二、对酒驾交通事故的原因分析

三、对治理酒驾、减少酒驾犯罪的对策探讨

(一)加强立法,严厉惩处肇事者

(二)加强教育,提高全民法律意识

(三)加强对驾驶人员的管理

浅谈酒后驾驶犯罪及防范治理措施

【内容摘要】酒驾是一种社会恶习,一种社会通病,酒后驾驶车辆,酿成事故,危害极大,给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害。近年以来,由于酒后驾驶而导致的交通事故频频进入公众视野,引发人们对于酒后驾驶行为的空前关注,我也对酒驾犯罪愤慨万分。由于长时期我国对于酒后驾驶行为的处罚过宽,导致酒驾犯罪与日俱增,人民群众强烈要求法律加大对酒后驾驶的处罚力度,将酒后驾驶入罪的呼声也日渐高涨。自《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修改颁布之后,酒驾入刑,加大打击,使酒后驾驶现象得到了遏制,但酒驾犯罪仍未能杜绝,各种酒驾现象丑态百出,严重危害社会,百姓怨声载道。本文就酒后驾驶行为犯罪进行论述,并提出一些治理防范酒驾的建议,以唤起公民对酒驾犯罪的关注,促进行政立法、执法,减少酒驾对社会的危害。

【关键词】酒后驾驶、醉驾、侥幸心理、法律意识、公民素质 、

肇事者

一 关于酒后驾驶行为犯罪概述

(一)什么是酒驾

顾名思义,酒驾就是酒后驾驶车辆继续行驶。驾驶人员有如下心里:

一是自以为没有醉。半斤不脸红,一斤不心跳,二斤倒不了!酒驾者都有超乎寻常的"自信",觉得自己就是喝了酒,也能把车开到目的地;就是喝了酒,在遇上突发的事情时,也能从容应对和处理。他们显然已经忘记了酒精会使人神经麻痹、迟钝的亘古不变的真理。等出了车祸,悔之晚矣。   

二是自以为经验老到,车技高超。同样是山东省的一项数据表明:1年以下驾龄的很少酒后驾车,大量的酒驾行为出现在驾龄在5到20年的司机身上。岂不知,酒精入体之后,它并不认得你有几年驾龄。而事故却恰好会因为驾龄高、自持高,从而重视度低、防范心理差而多发。

三是侥幸心理作祟。有些司机酒驾,总以为"不会那么巧被交警撞上",或者在节日之前,觉得"交警也要过节",认为过节相关检查就会少,于是借着酒劲儿开车上路。    

由于酒精对人的意识能力、反应能力与控制能力的麻痹作用,《道路交通安全法》绝对禁止饮酒后驾驶机动车,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即被评价为危害公共交通安全的行政不法行为。以此为基础,《道路交通安全法》与《刑法修正案(八)》进一步根据饮酒后酒精对人的意识能力、反应能力与控制能力的麻痹程度,将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交通不法行为,区分为行政不法、仅得科处行政罚的“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简称“酒驾”)与作为危险驾驶罪、必须科处刑事罚的“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简称“醉驾”)。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91条的规定,对前者即“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6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1千元以上2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10日以下拘留,并处1千元以上2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15日拘留,并处5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二)什么是醉酒驾驶犯罪 

而醉驾则是在醉酒后继续驾驶车辆行驶,醉驾导致的交通事故概率极高,社会损害极大,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极大损害,人民深恶痛绝。

醉驾具体是指因饮酒而完全丧失或部分丧失个人意志,在这种状态下驾驶机动车的行为。每百毫升血液酒精含量大于20毫克就算酒后驾驶。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成为醉驾。

对“醉驾”即“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则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10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与此相配套,《刑法修正案(八)》规定:“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而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4年5月31日、2011年1月4日修订的《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国家标准(GB19522—2010),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等于)20毫克/100毫升、小于80毫克/100毫升的行为属于“饮酒后驾车”,含量大于(等于)80毫克/100毫升的行为属于“醉酒后驾车”。这清楚地表明,在将饮酒后驾驶机动车是否入罪时,立法者已经充分考虑一般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属于创设不被法所容许的风险的危险驾驶行为,已经构成对公共交通安全的抽象危险,只是鉴于酒精含量介于20毫克/100毫升至80毫克/100毫升之间,一般尚不足以严重影响驾驶者的意识能力、反应能力与控制能力,对公共交通安全的抽象危险尚属“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因而排除其刑事可罚性,而仅将其作为行政不法予以行政罚。而“醉驾”则是驾驶者在过量饮酒并达到醉酒状态后(现行的醉酒认定国家标准就是酒精含量大于等于80毫克/100毫升),又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此时驾驶者的意识能力、反应能力以及控制能力,较之“酒驾”情形下通常大大降低,甚至可能完全丧失,对公共交通安全的抽象危险程度即不法程度大大升高,立法者因而赋予其刑事可罚性,规定为危险驾驶罪。 

可见,相对于合法驾驶行为和酒后驾驶行为,醉酒驾驶行为不仅制造了法所不容许的风险,而且升高了法所不容许的风险,具有相对更为严重的不法程度。因此,该当“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构成要件的,即得认为其行为不仅符合危险驾驶的定性描述,而且达到危险驾驶入罪的罪量标准。。

(三)酒驾的个体危害性.

酒驾的危害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1、酒精影响视觉和触觉

一般人在平常状态下的视界可达180度,酒后视觉角度将会缩减。喝得越多,就越无法看清旁边的景物,抓不准目标,看不清车道线,对光的适应性也会下降。饮酒后,驾驶员视觉和触觉功能受到损害,增加了发生交通事故的危险性。研究发现,酒精对周边视觉、任务力、反应时间、耐受紧张能力、接收和整合信息能力都有影响。当血中酒精浓度(简称BAC)为(40~60)mg/100 ml时,眼睛快速扫视的反应时、速度、准确度都会受影响。酒醉时,运动物体的视觉信息传入明显减少。另外,驾驶员饮酒后,大脑由于酒精兴奋和抑制作用,使视觉和触觉能力下降,难以分辨交通标志、红绿灯、标线的颜色,从而导致交通事故。

2、酒精影响驾驶员反应能力

在酒精状态下,驾驶员的操作反应会发生一系列变化, 运动反射神经迟钝,驾驶员的简单反应时和判断反应时均会减慢。由于判断错误或协调能力降低,做出的错误反应比饮酒前增加了70.4%,车在行驶过程中,突然遇到紧急情况,驾驶人以为脚提起来要踩刹车,其实已慢了一两秒。而当车速为60公里/小时,一秒钟车就跑了16.67米。若是车速达到100公里/小时,一秒行驶距离则为27.78米,很可能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另外,随着饮酒量增加,饮酒前后判断反应时差也会增加。在酒精代谢和排泄阶段,低浓度血中酒精可导致认知和驾驶能力减低。研究发现,驾驶员过量饮酒时,驾驶平衡和协调能力降低,可发生水平凝视眼震,眼充血,身体摇晃,言语不清,应答慢或答非所问。国外研究指出,当血液中酒精浓度达0.02mg/L(国内判断酒后驾驶的标准)时,人们的思想会放松,紧张感会下降(开车时必须保持适度的紧张感),肇事率为未饮酒时的1.5倍;当血液中酒精浓度达0.04mg/L时,将使其驾驶能力变坏,肇事概率为未饮酒时的2 倍。当血液酒精浓度达0. 08mg / L(国内判断醉酒驾驶的标准)以上,其平衡感与判断力障碍度急剧下降,肇事率为未饮酒时的5倍。

(1)、由于判断力下降,在避让运动中的人、车时易造成控制不住车速且躲向一个方向而发生事故。

(2)、由于容易产生视觉错误,行驶中易撞击静止的树木、线杆或停放的车辆而致人、车损伤。

(3)、饮酒后精神兴奋,自我感觉良好,盲自自信,总觉得车速慢,油门止不住增大,易开英雄车、斗气车。

(4)、道路行驶状态恶化,脱离本车道呈S形运动,致与其它车辆或行人相撞甚至冲出路面,后果往往相当严重。

(5)、醉酒后的驾驶人往往故意炫耀其驾驶技能,操作动作大且车速快,但本人手足动作已经迟缓或失常,当有突然情况时措手不及而造成事故。

因此,酒后驾驶导致发生交通事故的危险并不是一种个别的、偶然的危险,而完全是一种类型性危险。

饮酒后人的情绪是很亢奋的,不听任何劝说,高估自己的驾驶技术,对自己的能力充分自信,麻痹大意,也容易引发交通事故。有数据显示,40%的酒后驾车者“过高地相信自己的驾驶技术”,他们多认为自己酒量大,开车技术过硬,喝些酒不算什么,甚至想酒后驾车来“炫耀”自己的技术,结果险象环生。种种原因表明,酒后驾驶是非常危险的。任何情况下,我们都不能抱着侥幸、大意、轻视、随便的心态驾驶,否则害人害己。  

由于这些现象的发生,就会酿成事故,给国家和个人财产造成损失,实在太不应该。

当今时代,我们享受着机动车作为快速代步工具给我们带来的便捷与舒适,我们的工作与生活因此变得更为高效,活动半径大大拓展,更应该防止事故发生。

二、对酒驾交通事故的原因分析

纵观近年来的道路交通事故,酒后驾驶依然是引发交通事故的罪魁祸首 。  

近年来,我国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率居高不下,(2010年以后的无法查找)仅2009年上半年,全国就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107193起,造成29866人死亡、128336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4.1亿元,其中,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就有12起。据世界各国统计,30%~50%的道路交通伤害事故由驾驶员饮酒后驾车所至。我国交通部门报道,酒后驾车的交通事故率比平常人高出至少5~6倍。在所有导致死亡的交通事故原因中酒后驾驶排在超速行驶、不按规定让行和违法占道行驶之后居第4位。从1994年到2004年的10余年间因酒后驾驶而导致的死亡人数占事故总死亡人数的比例由1994年的2%上升到2004年的4.4%范文,平均每年以7.3%的速度增长;导致的事故起数每年以17.4%的速度增长,导致的死亡人数平均每年以13.5%的速度增长。酒后驾驶已成为引发交通事故特别是恶性交通事故的罪魁祸首,是一种具有高度社会危险性的行为。

三、对治理酒驾、减少犯罪的对策探讨

(一)加强立法,严厉惩处肇事者

2011年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4月22日下午经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决定。为了有效惩处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违法行为,修改后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加大了加大了对此类行为的行政处罚力度,其中对醉驾行为一律吊销驾照,并在5年之内不得重新取得。

从2011年5月1日起,刑法修正案(八)将开始实施。为与其相衔接,新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删去了对醉酒后驾驶机动车违法行为人拘留的规定。同时,将暂扣机动车驾驶证的处罚改为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对醉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将暂扣机动车驾驶证的处罚改为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10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修改后的道路交通安全法还大幅提高了对酒后驾车的罚款额度和暂扣驾照期限:对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罚款从200元以上500元以下提高至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暂扣机动车驾驶证的期限从1个月以上3个月以下改为6个月;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后,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10日拘留和2000元罚款,并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此外,对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新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增加了15日拘留的处罚,将罚款从500元提高至5000元,并将暂扣机动车驾驶证的处罚改为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只有严加惩处酒驾犯罪,才能维护社会安定,保护国家财产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所以,我们必须要严格执法,严厉打击酒后驾驶犯罪,维护交通安全。

(二)继续加强教育,提高全民法律意识

酒驾犯罪的屡禁不止也反映了一个公民素质的问题。酒是我们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传统文化之一,我们不可能去禁酒,但是我们可以提倡文明有度、和谐安康的酒文化。所以,我们既要弘扬酒文化,也要打击酒后驾驶犯罪。可见,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全民法律意识十分重要。只有每一个人,每一位驾驶者充分认识酒后驾驶的危险,遵纪守法,互相监督,自觉践行,酒后驾驶才能防患未然。

同时,治理酒后驾驶也不会一撮而就,而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客观上,我们过去的法律严惩力度不明显,过于轻微,容易让人简单应付。同时,在交通安全的教育宣传上,过于追求大、空、泛。另外,部分执法人员出现有不执法或者马虎执法现象,更有甚者,做了金钱的傀儡。主观上,当事人的掉以轻心、麻痹大意是主要原因,他们多存在侥幸心理,也有人钻法律漏洞。部分有权有势的人也是嚣张至极,唯他人性命而不顾,肆意猖狂。正因为如此,治理酒后驾驶的问题更需要大家联合起来监督协管,遏制如此不文明、不遵法、不道德的行为,给老百姓一个交代。这种状况必须尽快改变!

要加强交通安全的宣传教育,但只靠一个交警部门是远远满足不了需求的,还需要通过全社会和广大人民的参与,通过多重手段加强公民法制教育,形成良好的教育监督氛围;也可以通过新闻媒体的公益广告宣传,提高法制宣传的广度和深度。交通环境是服务大家的,每个人都应该做贡献。

(三)加强对驾驶人员的管理

司机朋友要遵纪守法,严于律己,安全行驶,珍惜生命。交警部门更要加强查处力度,强化执法手段,不放过一次酒驾犯罪,还要严格证照的考核和发放,严禁工作人员以权谋私,使不符合驾驶条件的人上路行驶。

同时,注重加大路面设施的管理力度,利用高科技手段监测监管驾车人员,不能让一些人逍遥自在。

我们对身边喝酒驾车的朋友亲戚,应该给予劝告和阻止,防止他们发生事故,这也是我们应该履行的监督义务。我们也可以打电话举报这些酒后驾驶的行为。。我们不能再让酒后驾驶引发严重交通事故了。

生命是可贵的,每个人只有一次,珍惜他人的生命,就是珍惜自己生命。

各级党委政府都要带头严格遵守道路交通法规,全体公民更要遵纪守法,远离酒驾,司机朋友更要珍惜自己,我们共同创造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享受新时代的幸福生活。

【参考文献】

[1]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GB19522--2004).

[2] 张廷瑞,余有灵.无钥匙进入系统通讯模块的设计与实现[D].中国科技纵横,2011(18) P351—P352.

[3] 孙皓.无钥匙进入系统的设计和关键技术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6.

[4]黄丽勤:《醉驾型危险驾驶罪司法适用问题研究》,载朱孝清等主编:《社会管理创新与刑法变革(下)》(中国刑法学2011年度年会文集),中国公安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265页。

[5]《公安部:对醉酒驾驶一律刑事立案》,《新京报》2011年5月18日。

[6]王汉超、姚雪青、白龙:《全国酒驾醉驾降幅均超四成五大难题待解》,人民网,2012年5月2日访问。 

[7]付立庆:《〈刑法修正案(八)〉中的浪漫主义思维——以醉酒驾驶入罪为切入点的反思》,载朱孝清等主编:《社会管理创新与刑法变革(下)》(中国刑法学20ll年度年会文集),中国公安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229页。

[8]参见曲新久:《醉驾不一律入罪无需依赖于“但书”的适用》,《法学》2011年第7期。

酒后驾驶的危害心得体会篇5

6月30日晚八点多在南京岔路口地区发生惨烈车祸,肇事司机先将一名小伙子撞倒,之后未减速将两名瓜贩撞倒又将一女子撞飞。而后轿车仍然没有减速,将一名男子撞进了一辆商务车里,又将一名孕妇撞飞,孕妇腹部开裂,婴儿滑落到地上。此次事故连撞9人5人死亡,在发生了这一连串的事故后,肇事车依然没有停下来,还是继续向北逃窜,后证实肇事嫌疑人是醉酒驾驶。车祸猛于虎啊!

“酒后驾车”,这种行为是十分危险的。每一个曾经酒后驾车的人在行为上已经有了造成交通事故的可能,成为潜在的马路杀手。我们现在有些机动车驾驶人,对于酒后驾车的认识还常常处于“有常识、欠意识”的状态,社会公众对酒后驾车的危害认识还存在一定的误区,我们应重新正视酒后驾车的危害。

一、什么是酒后驾车

酒后驾驶顾名思义,就是在喝酒后驾驶车辆,它存在着很大的风险。酒后驾车分为饮酒后驾车、醉酒后驾车两种。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的《车辆驾驶人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国家标准,该标准规定: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20毫克/100毫升、小于80毫克/100毫升为饮酒驾车;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毫克/100毫升为醉酒驾车。据专家估算:20毫克/100毫升大致相当于一杯啤酒;80毫克/100毫升则相当于3两低度白酒或者两瓶啤酒;而100毫克/100毫升就大致相当于半斤低度白酒或者3瓶啤酒(大概)。

二、酒后驾车的危害

那么,为什么规定酒后不准驾驶机动车呢?因为机动车是一种速度快、冲力大的交通工具,它要求驾驶员行车时,对于道路上瞬息万变的交通情况,要在0.75秒内做出迅速的判断,并采取恰当的技术措施,才能保证交道安全。

饮酒后,酒会对人的中枢神经起麻醉抑制作用。酒后驾驶车辆,首先你的触觉能力会降低。酒精具有麻醉作用,手、脚的触觉会较平时降低,往往无法正常控制油门、刹车及方向盘;其次是你的判断能力和操作能力降低。饮酒后,人对光、声刺激的反应时间延长,从而无法正确判断距离和速度;再次是视觉障碍。饮酒后会使视力暂时受损,视像不稳,辨色力下降,因此不能发现和正确领会交道信号、标志和标线。

另外,饮酒后有些人还会出现心理变态反应。在酒精的刺激下,人有时会过高地估计自己,对周围人的劝告常不予理睬,往往会做些一反常态的事。饮酒后驾驶员的意志是薄弱的,开车睡着了,把人撞了他都不知道,事故危害性、公共安全的危险性非常大。据统计,驾驶员酒后开车,其发生交通事故的比率为没有饮酒情况下的16倍。

三、酒后驾车的处罚

《道路交通安全法》对酒后驾驶行为的法律责任作了详细的、具体的规定: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一个月以上三个月以下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醉酒后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和暂扣三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五百元以上两千元以下罚款。一年内有前两款规定醉酒后驾驶机动车的行为,被处罚两次以上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驾驶人酒后驾驶肇事逃逸的、有人员伤亡的将依据《刑法》追究刑事责任。

巡警提示:

禁止酒后驾车主要靠司机自觉。

酒后驾驶的危害心得体会篇6

关键词:醉驾;交通肇事;客观;法律适用

醉酒驾驶写入刑法,在法律的实施过程中,不少地方施行快速立案、、判处实刑等司法措施来保障新法的实施。但作为一个有着悠久酒文化历史的人口和交通大国,醉驾入刑在立法和实践中但然存在着争议,我们只有正视醉驾给我们现实生活带来的严重危害,正确分析醉驾入刑的原因,并将其贯彻于司法实践活动,才能让给这一新规得到很好的实施。

一、醉驾入刑的原因分析

(一)我国醉驾入刑的紧迫性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机动车辆和驾驶人员的数量都迅猛增长,由于对交通法律法规的漠视,醉酒驾驶的惩处不严,导致醉酒驾车的肇事犯罪呈现多发、高发态势,危害后果相当严重,因此也引发了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据公安机关统计,1998 年全国共发生酒后和醉酒驾车肇事案件5075起,造成2363人死亡;2008年发生7518起,造成3060人死亡。2009年1至8月共发生3206起,造成1302 人死亡,其中酒后驾车肇事2162起,造成893人死亡;醉酒驾车肇事1044起,造成409人死亡。2009年以来,醉酒驾车的恶通肇事案件在全国频繁发生。一幕幕血淋淋的惨案无不使人触目惊心。悲剧的不断发生,将酒后驾驶问题推向了风口浪尖。

(二)国外立法现状

在国外对酒后驾车的处罚是相对比较严格的。比如:日本: 醉酒驾驶者, 处两年以下徒刑或10万日元以下罚款。带有酒味驾驶者, 处3个月以下徒刑或5 万日元罚金。醉酒驾驶两次以上者, 将被判处6个月徒刑。美国部分州: 醉酒驾车即便是没有发生人身伤害交通事故, 一旦被警察查出驾驶人酒精含量高于法律标准, 就会被拘留关押, 然后由刑事法官宣判。最低的可判1周监禁, 重的可以判1 年监禁。司机酒精浓度超过6mg/100ml, 将被无条件吊销驾驶证。瑞典: 血液中酒精含量限制2mg/100ml, 对超过酒精浓度的司机, 重者将坐牢两年, 轻者被扣驾驶证一年。

对酒驾零容忍,立法上从严。在许多国家, 针对醉酒驾驶的处罚都已不是普通的交通规章, 而是上升到刑法的高度, 酒后驾驶者哪怕没有肇事都有可能被处以徒刑。

二、醉驾入刑的构罪理论分析

(一)主观方面的构成

醉酒驾驶构成危险驾驶罪,从法律构成来说,主观方面如何界定,是间接故意还是过失呢。从理论上来说,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所谓放任,是指行为人对于危害结果的发生,虽然没有希望、积极地追求,但也没有阻止、反对,而是放任自流,听之任之,任凭、同意它的发生。过失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

首先我们要结合醉酒造成的交通肇事罪来进行分析。酒后构成的交通肇事,是指醉酒后驾驶机动车,醉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结果,是结果犯。行为人在主观上对造成这一损害结果主观上是不希望出现的,即构成过失犯罪,简单的说就是行为人在醉酒后驾驶机动车是认为不会出现损害结果的,这种认识可能是疏忽大意没意识到,也可能是认识到了但认为可以避免。相对于醉酒驾驶构成的危险驾驶罪,我们首先就确认了他是一种行为犯,即只要行为人实施了这一行为,存在这种危险状态,即构成犯罪。因此,在醉酒驾驶已经确定为犯罪行为的状态下,只要醉酒人实施驾驶机动车的行为就构成犯罪,也就是说行为人主观上已经认识到醉酒后进行驾驶就是犯罪,而仍然进行驾驶,这是一种故意行为。当然有人提出喝酒以前没想过要酒后开车,是喝醉以后糊里糊涂开上了车,这不能算作故意,但是刑法认定行为的标准是自行为人醉酒后开始驾驶机动车时起,而且我国刑法明确规定生理醉酒状态下的行为不作为从轻、减轻、免除情节。因此,醉酒驾驶构成的危险驾驶罪为行为犯,是故意犯罪。

(二)醉酒驾驶的客观结果分析

结合醉酒驾驶的构罪标准来分析,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构成危险驾驶罪,醉酒驾驶如果造成他人重伤、死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即构成交通肇事罪,如果后果极为严重,有可能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

构成这三种犯罪从大的客体来说,都侵犯了公共安全,即不特定的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具体来说,构成这三种罪的客体和客观方面如下: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侵犯的客体是社会公共安全,即对不特定人或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财产的危险,客观方面是实施了危害不特定人或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安全的行为;交通肇事罪的客体是交通运输安全,客观方面来说,首先,事故发生的原因是违反交通运输法规。第二,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醉酒驾驶的客体是危险驾驶的行为危及到了公共安全,给公共安全带来了潜在的危险,即对不特定且多数人的生命、身体或者财产的危险。客观方面是醉酒驾驶给公共安全带来了潜在的危险。

三、醉驾入刑的法律实施

法律的实施包括了法律的遵守、执行、适用和法律监督。对于一个新罪名的法律实施,我们应该在各个层面都加大力度。

(一)实现醉驾入刑的法律遵守

法的遵守,即守法。各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严格依照法律规定去从事各种事务和行为的活动。对于醉驾入刑来说,我们应该加大对醉驾入刑的宣传力度,一方面,让公众对醉酒驾驶的危害性有更深刻的认识,另一方面,让公众在至知晓法律的情况下避免触犯法律,以实现法律的有效施行,真正做到让公众知法而后守法。法律的遵守也可以通过法律的震慑作用来实现,酒驾入刑刚实施不久,著名音乐人高晓松于2011年5月9日晚22时许,酒后驾车在东直门十字坡附近连撞多辆车,2011年5月17日被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判处拘役6个月并处罚金4000元。该案从案发至判决总共经历了九天,但这九天却让醉酒驾驶这一新入刑的法律在百姓的心理进行了一次洗礼,更让危险驾驶这一罪名植入到百姓心中,形成了强烈的震慑,也让危险驾驶罪得到了广大民众的广泛遵守。

(二)醉驾入刑的法律执行

法的执行,即执法。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贯彻、执行法律的活动。对醉酒驾驶行为的发现与控制,主要是交警部门的职责,因此,必须严格交警部门对醉酒驾驶的执法力度。醉酒驾驶构罪的标准有两个:一是行为人处于醉酒状态,二是行为人驾驶机动车。这两个要见缺一不可。因此交警部门在执法的过程中要严格把握两个标准,那么如何实现执法过程中的严格性,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明确醉酒驾驶的醉酒标准,我国的醉驾标准在相关的法律法规上已有规定,但应明确在刑法的司法解释中,让执法人员有标准可依。第二,执法过程的严密性,发现醉酒驾驶具有随机性,这个过程中就可能出现执法不严,甚至的行为。因此,在执法人员的执法过程中要严格执法程序。对此,我认为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执法过程应该有两名以上工作人员在场,并做好现场笔录,要求当事人签字。2、对整个执法过程施行不可删除性的录音录像,这样能有效防止违反程序的行为发生。3、严格把握证据标准,完善证据链条,对有证人在场的要做证人证言,对醉酒驾驶行为人的醉酒状态进行科学严密的检验,犯罪错漏发生。4、对执法者提出严格的执法要求,对执法者出现的违规行为进行严肃查处。公安部于2011年8月11日颁布了《关于公安机关办理醉酒驾驶机动车犯罪案件的指导意见》,《意见》要求严格血样提取条件,强调要及时固定犯罪证据,要从严掌握立案标准,要做好办案衔接,要求加强执法办案管理,进一步明确办案要求,细化呼气酒精测试、血样提取和保管等重点环节的办案标准和办案流程,提高办案工作信息化水平,大力推行网上办案,加强网上监控和考核。

(三)醉驾入刑的法律适用

法的适用,即司法。国家司法机关依据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具体应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对于醉酒驾驶构成危险驾驶罪,法检系统,应严格按照刑法及刑诉的相关规定,最终做出罪责刑想适应的判罚。危险驾驶罪的刑种仅限于拘役,相当于只规定了一个刑罚幅度且跨度较小,因为拘役的法定刑期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立法没有规定罚金的具体幅度,而是留待法官根据行为人的具体情状作自由裁量,本罪并非谋财或趋财性犯罪,因此只有准确把握立法意图,才能用足用好这一裁量权。危险驾驶者大多具有赔钱了事的不正常心态,在危害结果发生之前便对其危险驾驶行为处以罚金,使其在危害结果发生之后才赔钱了事的心态在危险驾驶行为过程中就得到惩处,只有这样才符合刑罚目的,从而起到预防犯罪的作用。由于累犯对前罪和后罪的要求均须是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因而行为人不会因此罪而成立累犯,体现了立法对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贯彻。

当然对于法律适用上,我们也应该进一步的完善对犯罪的后续惩戒措施,以防止犯罪行为的再次发生。对于醉酒驾驶我们可以借鉴美国、加拿大的惩戒措施。如美国加州新出台的交通法规,还要求有前科的驾驶者在车内安装“汽车发动酒测系统”,装上这个系统后,如果驾驶者口中呼出的酒精浓度超标,就无法启动汽车。民众在接到通知后的30天内未安装即属违法,刑罚最高为6个月徒刑及罚款5000美元。在加拿大,法律规定,只要你酒后进入驾驶室,不论车停在哪就视为酒后驾驶。被发现酒后驾驶的,将在车内安装一个测试体内酒精含量的仪式,这仪器与汽车发动机相连,在汽车发动之前以及每隔一段时间,驾驶人都需要对着仪器吹气,如果测出有酒精或者不按时吹,汽车就将自动熄火。这些防止再次犯罪的措施我们都可以引进。对比我国刑罚仅要求一定的罚金来说,这些有效的措施能更加有效的阻止犯罪发生,也体现了我国刑法的目的。

(四)对醉驾入刑法律实施的监督

法律的监督,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对各种法律活动的合法性依法所进行的监察和督促。建立全民监督机制,完善法律监督机制,提供有效的法律监督渠道,保证法律的有效实施。

四、小结

醉酒驾驶正式以危险驾驶罪列入刑法,是我国刑事理念的又一次变革。危险驾驶罪的确立是在摒弃传统习惯理念的基础上,以他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为出发点,确立刑法的权威性,通过严肃立法,建立法律的高压线,确立民众对法律的敬畏,对公共安全的敬畏,以此保障广大民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虽然醉驾入刑存在很大的争议,但我们相信,只有严肃立法,保障法律的有效实施,才能逐步杜绝醉驾带来的严重后果,也只有在实施中不断完善法律,逐步体现出刑法的预防犯罪,保障社会安全的功能,伴随着人们的公共安全意识不断提高,一定能认识到醉驾入刑的正确性。

参考文献:

[1]男子醉驾判刑停牌.澳门日报.2010 年8 月31 日.第A07 版.

[2]高铭暄.刑法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王作富.中国刑法研究[M ]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8 .

酒后驾驶的危害心得体会篇7

内容提要: “酒驾肇事”是对当前发生的造成严重危害后果的酒后、醉酒驾驶行为的统称。酒驾肇事行为人负刑事责任的根据在于行为人酒后、醉酒犯罪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后果;行为人酒后、醉酒犯罪的原因行为与酒后、醉酒犯罪的结果行为之间具有直接因果关系;行为人实施酒后、醉酒犯罪的原因行为时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行为人实施酒后、醉酒犯罪的原因行为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我国《刑法》惩治酒驾肇事案件存在法条设置和刑罚制裁均缺失等方面的问题。

一、酒后、醉酒犯罪负刑事责任的根据问题

(一)酒后、醉酒犯罪的刑事责任能力特点

酒精对人体神经的毒害作用简称酒精中毒,也称醉酒。醉酒一般可分为生理性醉酒和病理性醉酒。由于病理性醉酒属于精神病的范畴,因此刑法上通常所讲的醉酒是指生理性醉酒。

关于生理醉酒,医学上一般将其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期为兴奋期,又称轻度醉酒,表现为脱抑制现象,如兴奋话多、情绪欣快、易激惹、容易感情用事、招惹是非等,此期控制能力有所减弱。第二期为共济失调期,又称中度醉酒,此时醉者动作笨拙、步履蹒跚、举止不稳、语无伦次、辨认和控制能力都有减弱。第三期为昏睡期,又称高度醉酒,此时醉者面色苍白、皮肤湿冷、口唇微紫、呼吸缓慢伴有鼾声,此期可有一定程度的意识障碍。[1]

根据饮酒量和酒精发作周期的不同,酒后、醉酒行为人的刑事责任能力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第一,在兴奋期,行为人虽然出现脱抑制现象,控制能力也有所减弱,但行为人的辨认能力完好,能辨认和控制自己的行为,其对自己酒后、醉酒时实施的行为仍然可能具有完全的刑事责任能力。第二,在共济失调期,行为人的辨认和控制能力都有所减弱属于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人,其对自己酒后、醉酒时实施的行为不能完全辨认和控制。第三,在昏睡期,行为人已经出现了意识障碍,其对自己的行为既无辨认能力也无控制能力,属于无刑事责任能力人。

(二)酒后、醉酒犯罪的主观心态特点

第一,根据醉酒原因的不同,醉酒可分为自愿醉酒和非自愿醉酒。在非自愿醉酒中,行为人醉酒系不得已而为,其主观并未预见到醉酒的危险性。因此,在一般情况下,非自愿醉酒者主观上对自己的行为既无故意也无过失。当然,对因非自愿醉酒陷入限制责任能力而犯罪,则可根据犯罪时的心态确定是否成立故意或者过失,并可依《刑法》第18条第3款的规定对其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第二,根据醉酒前有无犯意的不同,自愿醉酒又可以分为事前无犯意的醉酒和事前有犯意的醉酒。事前有犯意的醉酒,是指行为人出于逃避惩罚,减轻罪责的动机或想借酒精对神经的兴奋作用来增强其犯罪勇气,故意醉酒使自己陷入限制责任能力或者无责任能力状态,并利用此状态实施犯罪行为。事前有犯意的醉酒并因此而实施犯罪行为的,行为人主观上具有故意。

第三,根据醉酒后的责任能力状态不同,事前无犯意的醉酒又可区分为:一是因醉酒而陷入无责任能力状态的事前无犯意醉酒;二是因醉酒而陷入限制责任能力状态的事前无犯意醉酒。对于第一种情形,一般来说,行为人实施行为时无犯罪的故意、过失,但其对醉酒时具有故意或者过失。对此,可依其醉酒时对危害结果的心态而成立故意或者过失。对于第二种情形,行为人不仅对醉洒行为有故意或者过失,而且对犯罪行为的危害后果也有故意或者过失。对此,可依其犯罪时心态而成立故意或者过失。

(三)酒后、醉酒犯罪与原因自由行为

原因自由行为是指行为人由于故意或过失使自己陷于限制责任能力或者无责任能力状态,并在此状态下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2]行为人使自己陷入无责任能力或者限制责任能力状态的行为,称为原因行为;在无责任能力或限制责任能力状态下实施的符合犯罪构成的行为,称为结果行为。[3]结合有关学说,我们认为,酒后、醉酒犯罪负刑事责任的根据主要在于:

第一,行为人的酒后、醉酒犯罪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后果。我国《刑法典》第1条规定,刑法的目的是“惩罚犯罪,保护人民”。因此,尽管刑法既要保护人权也要保障人权,但是从社会政策的角度,刑法立法应当以社会公共利益为重,保护社会的根本利益,对于严重危害社会利益的行为予以惩处。这是行为人对其酒后、醉酒犯罪行为承担刑事责任的社会基础。

第二,行为人酒后、醉酒犯罪的原因行为与酒后、醉酒犯罪的结果行为之间具有直接因果关系。行为人酒后、醉后犯罪行为是行为人饮酒这一原因行为所引起的。行为人是整个饮酒行为、酒后或醉酒犯罪行为的发动者。行为人酒后、醉酒犯罪的原因行为和结果行为是一个行为整体,共同导致了危害后果的出现。行为人对此应当承担刑事责任。这是行为人对其酒后、醉酒犯罪行为承担刑事责任的行为基础。

第三,行为人实施酒后、醉酒犯罪的原因行为时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虽然行为人在实施危害行为时不具有刑事责任能力或者只具有部分刑事责任能力,但是行为人在饮酒的时候完全能够辨认和控制自己的行为,是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他有义务和能力控制自己的醉酒行为以防止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却没有控制。因此,行为人应当对此承担刑事责任。这是行为人对其酒后、醉酒犯罪行为承担刑事责任的行为人基础。

第四,行为人实施酒后、醉酒犯罪的原因行为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虽然行为人在醉酒状态下实施犯罪行为的当时无责任能力或责任能力受到限制,因而在主观上可能不具有犯罪的故意或者过失,但这种无责任能力或限制责任能力状态的出现是行为人故意或过失造成的。行为人应当对其故意或者过失实施的行为承担刑事责任。这是行为人对其酒后、醉酒犯罪行为承担刑事责任的心理基础。

因此,基于原因自由行为理论,行为人应当对其酒后、醉酒犯罪行为承担刑事责任,并且不能从宽处罚。

二、酒后、醉酒驾驶犯罪的法条设置问题

(一)我国酒后、醉酒驾驶犯罪的法条设置及特点

在我国刑法中,可以规制酒后、醉酒驾驶犯罪的法条主要是《刑法》第115条关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规定和第133条关于交通肇事罪的规定。我国《刑法》第115条第1款规定:“放火、决水、爆炸、投毒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第133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从我国《刑法》关于酒后、醉酒驾驶犯罪的法条设置看,它的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在立法方式上,刑法没有专门设置有关酒后、醉酒驾驶犯罪的法条,而是将酒后、醉酒驾驶与其他相关的不法行为放在一起统一规定。这种立法方式,在效果上,不利于有效发挥刑法有针对性地惩治酒后、醉酒驾驶犯罪的作用。

第二,严格区分了故意和过失犯罪。在法条设置上,我国《刑法》严格区分了故意的酒后、醉酒驾驶犯罪和过失的酒后、醉酒驾驶犯罪,并分别设置罪名。其中,对于故意的酒后、醉酒驾驶犯罪,依照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对于过失的酒后、醉酒驾驶犯罪,则依照交通肇事罪定罪。“只有当先前的肇事行为必然会造成当事人的死亡时,其逃逸行为,即‘不作为’才能构成间接故意杀人罪。”[4]而交通肇事中过失的确立与认定与现代社会的信赖原则密不可分。[5]

第三,在犯罪的成立条件上,规定必须发生了严重危害后果才负刑事责任。根据我国《刑法》第115条和第133条的规定,酒后、醉酒驾驶,只有发生了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才负刑事责任。在交通肇事罪的基本构成中,除要求以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为前提外,发生重大事故的结果是个非常重要的罪与非罪界线和适用不同量刑档次的标准。[6]

(二)我国酒后、醉酒驾驶犯罪的法条设置缺失

第一,没有将酒后、醉酒驾驶行为入罪。韩国2009年4月1日修订的《道路交通法》第44条规定,任何人不得在醉酒状态下驾驶车辆。对于违反者该项规定醉酒驾驶者,将被处以3年以下徒刑或者一千万韩元以下罚金。[7]但是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在我国,酒后、醉酒驾驶只有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后果才成立犯罪,单纯的酒后、醉酒驾驶行为不是犯罪。这使得对酒后、醉酒驾驶犯罪的惩治延后。

第二,没有规定拒绝酒精检测的刑事责任。酒精检测是认定行为人是否构成酒后、醉酒驾驶的重要保证。在国外,有不少国家规定对拒绝酒精检测的行为可追究刑事责任。如韩国《道路交通法》就规定,交通警察在有相当理由认为驾驶人员处于醉酒状态而驾驶人员拒绝酒精呼吸检测的,要被处以3年以下徒刑或一千万韩元以下罚金。但我国目前没有这方面的规定。

第三,没有将酒后、醉酒驾驶的部分共犯行为人罪。关于酒后、醉酒驾驶的共犯,日本2007年9月19日生效的《道路交通法》对酒后驾车做出了严格的规定,除对酒后驾车者本人严加惩处之外,还设有“车辆提供罪”、“酒水提供罪”以及“同乘罪”等新罪种。[8]这实际上将酒后、醉酒驾驶犯罪的多种共犯行为分别入罪了。我国最高人民法院2000年11月10日通过的《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将部分指使、强令酒后、醉酒驾驶的行为纳入了交通肇事罪的范围,但并没有规定提供车辆等帮助行为可以入罪。

三、酒后、醉酒驾驶犯罪的刑罚制裁问题

(一)我国酒后、醉酒驾驶犯罪的刑罚制裁检视

关于酒后、醉酒驾驶犯罪的刑罚制裁,主要体现为我国《刑法》第115条第1款关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和第133条关于交通肇事罪的法定刑规定。

在法定刑的设置上,我国《刑法》第115条第1款关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规定是“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我国《刑法》第133条关于交通肇事罪的法定刑则分为三档,即“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和“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我国关于酒后、醉酒驾驶犯罪的刑罚制裁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对过失的酒后、醉酒驾驶犯罪,法定刑设置很轻。根据我国《刑法》第133条的规定,在过失的情况下,对酒后、醉酒驾驶犯罪,最高只能判处7年有期徒刑。而同样的情况,在日本可以判处15年有期徒刑,在英国可以判处10年有期徒刑。相比而言,我国交通肇事罪的法定刑设置非常轻。

第二,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的法定刑相差悬殊。根据我国《刑法》第115条、第133条和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在同样是酒后、醉酒驾驶致1人重伤的情况下,对过失的酒后、醉酒驾驶致死的,最高只能判处3年有期徒刑,而对故意的酒后、醉酒驾驶致死的,则最低可判处10年有期徒刑、最高可判处死刑。两罪的法定刑相差幅度较大。这为司法中的定罪量刑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为了防止量刑的规范,有必要建立案例指导制度和量刑规划化制度。[9]

第三,在法定刑的设置上,没有体现出酒后驾驶与醉酒驾驶的区别。国外不少国家和地区在酒后、醉酒驾驶犯罪法定刑的设置上都区分了酒后驾驶和醉酒驾驶。一般情况下,醉酒驾驶犯罪的法定刑要高于酒后驾驶犯罪。如根据日本《道路交通法》规定,对于醉酒驾车者处以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100万日元以下罚款;饮酒驾车者处以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50万日元以下罚款。[10]但是,我国刑法没有酒后驾驶肇事和醉酒驾驶肇事的法定刑进行区分。

(二)我国酒后、醉酒驾驶犯罪的刑罚制裁缺失

第一,没有规定罚金刑。对酒后、醉酒驾驶犯罪规定罚金刑,是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通行做法。如韩国《道路交通法》关于醉酒驾驶罪和拒绝酒精检测罪都规定了一千万韩元以下的罚金。芬兰《刑法典》关于迷醉状态下驾驶、严重迷醉状态下驾驶等犯罪中也都规定了罚金刑。对酒后、醉酒驾驶犯罪规定罚金刑,有利于剥夺犯罪分子的再犯能力,从加强对酒后、醉酒驾驶犯罪的惩治。我国《刑法》没有在有关惩治酒后、醉酒驾驶犯罪的条文中规定罚金刑,是一个立法缺失。

第二,没有规定资格刑。酒后、醉酒驾驶的资格刑主要是指吊销驾驶执照和禁止驾驶。英国《1991年道路交通法》规定,醉酒或吸毒陷于不适宜状态而驾驶车辆的,剥夺驾驶的期限不少于2年。在我国香港地区,两次或者多次实施醉酒驾驶犯罪的,一般要吊销不少于2年期限的驾驶执照,并处罚金。在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了暂扣、吊销驾驶执照以及禁止驾驶。但是,我国刑法中并没有相关规定,而且《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处罚非常轻。因此,即便在对行为人判处刑罚的同时由公安交通部门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对酒后、醉酒驾驶者暂扣、吊销驾驶执照或者禁驾,行为人仍然可以很快重新驾驶。这不利于对酒后、醉酒驾驶犯罪的惩治与预防,应当进一步加强刑法与《道路交通安全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相关行政法规的协调。[11]

四、结语

我国刑法在惩治“酒驾肇事”案件方面,既存在法条设置上的缺失也存在刑罚制裁上的缺陷。但是,基于原因自由行为理论,出于保护社会利益的需要,我们必须加大惩治“酒驾肇事”行为的力度,为此需要从刑事司法、刑法立法等多个方面寻找解决的方案,“在立法技术的层面,刑法立法要处理好立法简明与立法细密的关系”[12]。事实上,只有进一步严密惩治“酒驾肇事”行为的法网,并进一步加大刑法对“酒驾肇事”行为的惩治力度,才能充分发挥刑法惩治“酒驾肇事”行为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参见汤涛、黄富颖:《原因上的自由行为与急性酒中毒的司法精神病鉴定》,载《法医学杂志》2000年第4期。

[2]参见林山田:《刑法通论》,台湾三民书局1984年版,第176页。

[3]参见赵秉志:《论原因自由行为中实行行为的着手问题》,载《法学杂志》2008年第5期。

[4]参见龚昕?浴⒘跫呀埽骸督煌ㄕ厥乱蛱右葜氯怂劳龅姆?墒视梅治觥罚?亍斗ㄑг又尽?008年第6期。

[5]参见毛元学:《信赖原则在交通肇事罪中的适用》,载《法学杂志》2009年第6期。

[6]参见黄伟明:《交通肇事罪构成中结果标准的数量因素分析》,载《法学杂志》2005年第2期。

[7]参见《韩国:新增醉酒驾驶车辆罪》,载《法制日报》2009年9月1日。

[8]参见陈曦:《关注酒后驾车:日本严惩酒后驾车同乘供酒者并罚》,www.xinhuanet.com,访问日期:2009年8月20日。

[9]参见王瑞君:《案例指导量刑与量刑规范化》,载《法学杂志》2009年第8期。

[10]参见陈曦:《关注酒后驾车:日本严惩酒后驾车?同乘供酒者并罚》,www.xinhuanet.com,访问日期:2009年8月20日。

[11]参见彭凤莲、高雪梅:《<刑法>与<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协调研究》,载《法学杂志》2009年第8期。

酒后驾驶的危害心得体会篇8

【关键词】危险驾驶罪;共同犯罪;构成要件;片面合意

只要一人单独实施了刑法第133条之一所规定的危险驾驶行为,就可能构成危险驾驶罪,作为抽象危险犯的危险驾驶罪,具有独特的共同犯罪特征。根据我国刑法总则规定而形成的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的共同犯罪概念反映的是犯罪共同说的理念,这一般是平面结构的四要件犯罪构成理论的体现。而把共同犯罪看成是指二人以上共同实施的犯罪,是立足于共同犯罪本质学说中行为共同说的理念,源自德日刑法的构成要件该当性、违法性、有责性的三阶层犯罪构成理论。笔者立足于犯罪共同说,认为共同犯罪就是二人以上所实施的共同故意犯罪,在这里,最为关键的问题有三个,第一是二人以上,第二是共同行为,第三是共同故意。本文以共同犯罪的构成条件为主线,来论述危险驾驶罪的共同犯罪。

一、危险驾驶罪共同犯罪的构成要件

危险驾驶罪共同犯罪的构成要件与单独的危险驾驶罪相比,在侵犯的客体上是一致的,都危害了公共安全,在这里就不再赘述,但在主体、客观方面和主观方面有着共同犯罪特有的性质。

(一)主体

首先,成立危险驾驶罪的共同犯罪,必须是两个以上的自然人。单位和单位,单位和自然人,不可能构成危险驾驶罪的共同犯罪主体。因为按照罪刑法定原则,依据我国刑法第30条的明确规定: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可知,我国刑法没有规定单位可以成为危险驾驶罪的主体,单位更不能成为危险驾驶罪共同犯罪的主体。其次,各自然人必须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根据我国刑法第十七条的规定,危险驾驶罪的主体应当是年满16周岁的人,同时,根据刑法第十八条的规定,对于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实施本罪的,经法定程序确认,不构成本罪。还有一个身份问题。危险驾驶罪的两种行为方式,对犯罪主体的要求各有不同。对于正常的驾驶行为,依据我国的《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驾驶者必须具有相应的驾驶资格,驾驶员都必须具有相关部门颁发的资质证书,但危险驾驶罪的主体,不需要具备驾驶员资质。也就是说,具备相应驾驶资格,是普通人成为驾驶员的必备条件,但却不是构成危险驾驶罪的主体要件。但是,对于因为醉酒驾驶而构成犯罪的人,如果作为危险驾驶罪的实行犯,则必须是达到“醉酒”标准的人,就是所谓的“特殊主体”,是指刑法分则规定的某些犯罪,除了要求主体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条件外,还要求具备一定的身份条件的主体。

(二)客观方面

目前在刑法学界,对于共同犯罪的共同性问题,主要存在两种学说,犯罪共同说和行为共同说。犯罪共同说的主要观点是:是否成立共犯,要考虑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行为人要有共同犯罪的意思,二是各行为人的犯罪事实要属于刑法分则规定的同一犯罪构成之内,也即是数人实施同一犯罪。行为共同说认为,二人以上通过共同行为来实现各自企图的犯罪,就是共同犯罪。共同犯罪的行为不能与法律规定的构成要件混为一谈,二人以上的行为人是否构成共同犯罪,应以自然行为本身是否共同而论。笔者赞同犯罪共同说。首先,各共同犯罪人的行为,必须是意志自由的情况下自愿作出的行为,而非自己不能控制的情况下的行为,目的性非常明确。即不是受胁迫的行为,也不是正当防卫、紧急避险或者不可抗力的行为。其次,危险驾驶罪各共同犯罪人的行为,不论表现为何种形式,都是一个互相配合的整体。也就是说,不管每个共犯人做什么,他的行为在共同犯罪中都不是孤立的,都是为了共同实施危险驾驶行为服务的,都是这个共同犯罪的组成部分。最后,各共同犯罪人的共同行为可能表现为共同实施实行行为,也可能是不同行为的分担,如果把共同犯罪行为仅仅理解为共同实施犯罪的实行行为,就会不正确地缩小了共同犯罪的范围,使一些犯罪人逃脱法律的追究。

(三)主观方面

各共同犯罪人的行为在共同犯罪故意的支配下成为一个统一整体。因此,成立危险驾驶罪的共同犯罪,除了具有二人以上共同的犯罪行为外,共同的犯罪故意也是必不可少的,否则就不可能构成危险驾驶罪的共同犯罪。这里的共同犯罪故意,指各共同犯罪人通过某种形式的意思联络,已经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公共安全的结果,在这种情况下,还是决定参与犯罪,并对这种危害结果持希望或者放任的心理态度。对于危险驾驶罪共同犯罪故意的认识因素,笔者认为需要参考以下方面理解:(1)共同犯罪人认识到自己不是一个人单独实施犯罪,在自己实施犯罪的同时有别人的配合或帮助。(2)对于危险驾驶罪而言,共同犯罪人认识到自己和其他共同犯罪人的行为会给社会公共安全带来极大的危险,这种认识不需要是具体的,只需要是一种概括的认识就可以。危险驾驶罪是一种抽象危险犯,对它的认识,只需认识到抽象的危险存在即可,不需要认识到具体的危害结果。对于本罪共同犯罪人的意志因素:(1)行为人决意参与共同犯罪。(2)危险驾驶罪共同犯罪人对危害公共安全的结果持的是希望或者放任的态度。

二、危险驾驶罪共同犯罪的表现形式

(一)竞驶行为

竞驶行为就是非法“赛车”的行为,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参与人,不顾公共安全,相约在道路上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行为。在这种情况下,各参与人是各自单独构成危险驾驶罪还是构成危险驾驶罪的共犯,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各参与人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时,本身已构成危险驾驶罪,不必再以危险驾驶罪的共犯论处。笔者认为,这种看法值得商榷。单独构成危险驾驶罪和构成危险驾驶罪的共同犯罪,他们对社会的危害性是有显著不同的。二人以上相约追逐竞驶,无论是从给公共安全带来的危险还是对社会的影响,都是非常恶劣的,同时彼此也形成一种心理上的互相支持,因此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在这种情况下,各参与人都是共同犯罪的实行犯,一般无所谓主犯从犯,但是,也要注意,“对于一般共同犯罪案件,应当充分考虑各被告人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在主观恶性和人身危险性方面的不同,根据事实和证据能区分主从犯的,都应当认定主从犯。有多名主犯的,应当在主犯中进一步区分出罪行最为严重者。”(参见最高人民法院2010年2月8日《关于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若干意见》第31条)这其中,对于组织追逐竞驶行为的人,应认定为主犯。而有些人在路口为追逐竞驶行为“看着”交警,有些人明知情况而为参与者提供车辆,甚至有些人为非法“赛车”提供资金支持,这些行为,虽然不是直接实施危险驾驶行为,但都为危险驾驶行为提供了帮助,因此是从犯。而对于刺激、教唆、鼓动驾驶者进行追逐竞驶的人,则可能构成教唆犯。

(二)醉酒驾驶行为

1.共同饮酒。刑事处罚不同于民事责任,民事责任讲究民事主体相互间的平等的民事权利与义务,而刑事处罚则是用国家刑罚权保护个人、集体和国家的各种利益。因此处罚的前提必须是由于行为人实施了犯罪行为。对于共同饮酒人,不能笼统地都以危险驾驶罪论处,如果一概以共同犯罪论处,就不当地扩大了刑法处罚的范围,有违刑法的谦抑性,限制了公民的正当权利。如果只是一般在一起吃饭,即使对醉酒驾车人有劝酒行为,但仅仅是出于礼节性的,也不能作为共犯论处,只有那些明知行为人驾车而来,还强迫行为人喝酒,并且酒后也不帮助行为人找“代驾”,还放任行为人“醉驾”而归的人,才可能构成危险驾驶罪的共同犯罪,而且是教唆犯。如果共同饮酒人心怀恶意,故意作弄行为人,怀着让行为人“坏事”的心理,使尽各种办法劝行为人喝酒,并亲自将行为人送上驾驶员位置,目送其驾车而去,那么,这位共饮人的主观恶性不亚于醉酒驾驶者,应以危险驾驶罪的主犯论处。

2.乘车。如果有人乘醉酒驾驶人驾驶的机动车,是否构成危险驾驶罪的共犯,也应该分别情况予以分析。笔者认为,一般情况下,对于普通的搭乘人员,不能以危险驾驶罪的共同犯罪论处,即使在某些情况下搭乘人员可能对驾驶者的醉酒状态是明知的。因为搭乘人员此时并无对醉驾的阻止义务。例如,等车的路人叫了一辆面的,结果是名醉酒的司机,路人不能因此构成危险驾驶罪的共犯。因此,在搭乘人员不具有防止驾驶员醉酒驾驶义务的情况下,不能以此认为搭乘人员和醉酒驾驶者构成不作为和作为结合形式的共同犯罪。但是,如果搭乘人员和醉酒驾驶人本是一同赴宴,或者关系密切,并明知醉酒驾驶人员有饮酒后爱开快车的习惯,对其醉酒驾驶行为不加劝阻,又搭乘其车的,则搭乘人员以不作为的形式和醉酒驾驶人构成危险驾驶罪的共同犯罪。

三、危险驾驶罪共同犯罪的片面合意问题

上一篇:金融产业发展报告范文 下一篇:乡村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