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息与企业信用系统完善

时间:2022-07-28 06:48:45

会计信息与企业信用系统完善

【摘 要】 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的生命。市场经济中,大部分交易都是以诚信为中介进行的。因此,加快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文章初步探讨了会计信息对企业信用系统的影响及企业信用系统缺失的原因,并就如何完善企业信用系统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 会计信息; 企业信用系统; 关系; 完善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力不断加强。旧的企业经济管理机制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企业经济繁荣发展的需求。旧的生产关系无法配合新的生产力的发展脚步。因此,企业信用系统理论应运而生。企业信用系统理论的诞生对现代企业经营组织相关问题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模式,同时也给财务会计信息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现代化企业信用系统得到迅速普及和发展,不同的企事业单位根据自身的需求和条件使用了不同的会计信息集成方式。因此,开展对会计信息和现代企业信用系统完善的研究是新形势下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

一、会计信息与企业信用系统的关系

会计信息是连续、客观记录和计量企业经营活动的表征,是由专业人员依据会计准则和严格统一的格式做成的会计报表反映的并受会计法律责任所保证的经济信息。

企业信用系统的概念由六个子系统构成,分别是信任系统、动力系统、标识系统、管理系统、传播系统和激励与惩罚系统。六个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以信任系统为前提和保障,确保企业信用系统的正常运转。

企业信用系统的建立和完善同会计信息的质量高低有着很大的关系。一个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高低常常意味着这个企业的财务信用品质、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信息的质量、经营人员的诚实可信度以及是否能够确保与企业相关的各方利益实现。随着高效、高质量会计信息传递系统即信任系统的建立,企业内部信用建设的加强以及各子系统之间的共同努力,企业与各会计信息外在主体之间信息质量差、效率低的现象将不断减少。企业信用缺失行为将会失去其生存所依附的载体,从而能够使整个市场竞争机制环境纯净化,使整个社会经济更好地发展下去。

二、会计信息对企业信用系统的双刃性影响

(一)会计信息对企业信用系统的正面影响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会计在经济管理中的重要性,即经济决策离不开会计信息。对会计信息的期望值高和过高的依赖性都是建立在会计信息真实、可信、公允、高效、透明等前提下的。不管是对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还是对会计信息的提供者都至关重要。

会计信息的这些正面特性也会将企业信用系统逐步导向正轨。再加以企业信用六个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辅助等,使企业的经营者能够作出正确决策,实现经营者利益与企业利益的一致性。最终,实现企业信用系统的完善,企业进入正常的良性循环状态。

(二)会计信息对企业信用系统的负面影响

会计信息一旦失真就会导致其作为企业信用核心的信任系统无法真实反映企业真正的经营活动状况,不能如实记录企业的经营成果,并且会导致企业的经营者利益和企业利益两者发生不一致的状况,从而导致企业经营者只重视短期的经营业绩而无暇顾及企业的长远发展。会计信息失真也会导致企业激励和惩罚机制的混乱。激励和惩罚作用的失灵无形中助长了失信企业的继续失信行为,最后导致企业信用系统崩溃,社会信用积重难返。

三、企业信用系统缺失的原因

信用,一般是指履约行为、规范的总和,体现市场经济主体之间基于经济利益的相互信任和授信关系。在经济活动中,企业信用有其专属含义,即企业履行约定责任、义务的能力和程度。良好的信用有助于企业降低交易成本、获取外部资源、增加收益,这已是不争的事实。由于众多企业守信而形成的交易环境能够促进企业间的分工与协作,因此,有研究表明,产业集群内部基于“信任和承诺”建立的稳定协作关系,正是集群环境竞争力的形成基础。相反,信用缺失,必然导致市场秩序恶化,进而成为国民经济运行的重大安全隐患。所以说,企业信用体系的建立与企业的利益是密切相关的。造成企业信用系统缺失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财务信息体制不完善

我国财务信息的运行机制、规则、秩序尚在完善之中,因而财务信息自身的缺陷和体制的不健全就会直接影响到信用缺失。

在财务信用环境良好,财务信用监督机制健全的社会,某些企业因不讲信用而获得额外收益,其他潜在的参与者都可以很快知晓,并在以后的经济交往中拒绝对他提供信用,使这些失信企业在整个市场中被孤立,从而付出巨大的代价。但在财务监督机制不健全的市场经济环境中,信用缺失、企业为获得额外收益、不讲信用的现象仍很普遍。

(二)失信企业得不到应有的法律制裁

法律是社会信誉与公平的一道防线,其目的是让失信企业受到法律制裁。而我国目前信用缺失根本原因是法律的约束力不够。

1.立法不够完善。目前,我国针对财务信用缺失方面的立法较为滞后。2.对失信企业的惩罚太轻。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失信企业不会受到应有的惩罚,缺少有效的惩罚机制。3.司法机关,执法不力。特别是对恶意逃避债务的企业无法可依。这些在客观上无疑是对失信企业的一种“鼓励”。所以,要加大对失信企业的处罚力度,增加失信成本、降低总收益,使其在利益杠杆的引导下,自觉维护市场交易秩序。

(三)政府财务行为不规范

政府对市场的超经济干预扭曲了市场规则,迫使市场会计信息失真,使市场交易中的非市场因素被不断地营造,复制和异化出来。政府财政政策多变影响企业信用活动。财政政策不确定性的增加等价于博弈重复的可能性降低,企业将失去建立信用关系的耐心和信心,同时还会增加企业之间观察对方欺诈等失信行为的困难,违约企业更容易把失信行为归因于外部政策因素的影响,助长企业的失信行为。

(四)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建设还不到位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定以来,传统的道德理念已不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新的道德体系还没建立起来,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

(五)片面追求经济利益

在信用意识不强、社会主义市场体制不完善、制度规范有缺陷等条件下,如果企业没有长远发展战略、社会公民意识淡漠、投机心理严重,就会只为眼前的一己之利,出现信用缺失。

(六)社会约束力较弱

目前,我国的大部分信用信息仍旧掌握在政府各部门手中,但这些信息一般都不向社会公开,一方面造成信用信息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企事业单位和各类信用中介组织,得不到需要的信用资料,无法开展信用管理和相关服务。缺乏独立的中介信用评价组织体系,行业自律没有严格的机制,财务信用信息不透明。

会计信息在企业经济信息中处于中心地位是不言而喻的。以会计信息管理为中心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决定了会计信息在整个企业经济信息的中心地位。会计信息形成的特殊性和手段的科学性,使会计信息比其他经济信息更为严密、系统、全面,更具有客观性和可信性,所以历来受到企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企业通过自身形成的会计信息可以了解本身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偿债能力、主要经济指标计划完成情况、内部经济责任制落实情况和人力资源配置激励运用情况等,并评价自身业绩,然后分析存在的问题,进行必要的预测,再调整企业总目标总策略,建立和完善企业信用系统,控制企业沿着健康方向发展等方面作出科学决策。

所以说,会计信息是企业建立和完善企业信用系统的重要前提和依据。

四、会计信息与企业信用系统完善

针对企业信用系统六个子系统各自不同的缺失特点,应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针对性的完善机制建立:

(一)防御和治理会计信息失真,保证企业的信任系统坚固可靠

1.严把会计信息来源关,降低其产生负面影响的可能性。通过治理会计信息来源,从而降低其产生负面影响的可能性,提高其产生正面影响的可能性,避免负面影响。这样,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在会计信息生成的初始阶段就会得到一定的遏制。

2.会计信息的加工处理过程要合理且完善。会计信息的加工处理阶段,为了确保会计信息的高质量就必须在公司信用系统完善方面有所创新和突破。

3.建立科学的公司治理结构,健全现代化的企业制度,提升企业文化。

4.完善会计准则体系,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会计法》实施细则,同时加大执法力度,做到违法必究和惩罚必严,提高违法者的违法成本。

5.改变会计信息的生产模式,实行会计信息生产社会化。会计信息生产社会化要求会计人员职业化和社会化。

6.加强会计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会计信息作为一种法律文件,其准确性、真实性、可靠性是其效力的依据,也是其作为企业信用系统基础的核心。会计人员业务素质较高,编制的会计报告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会计信息,否则失真现象会不断发生。会计人员作为专业人员受到社会的信任,培养会计人员的敬业、守纪、诚信的道德品质是做好会计工作,防止会计信息故意失真的前提。

(二)建立企业长期利益发展战略,保证企业信用动力系统的活跃

企业运营的目标就是实现其利益的最大化。这种利益最大化有短期和长期的区别,企业信用的建立需要企业注重长期的利益。这就需要企业经营者利益与企业利益一致,企业对经营者的激励才可能注重长期的经营效益。保证企业信用系统原发性的正常运作,进而保证企业信用动力系统的活跃。

(三)建立企业信用评价制度,保证企业标识系统的正常运行

企业信用评价制度是指信用中介机构对企业信用能力进行综合评估的规则、方法和程序的总称。在经济全球化环境下建立符合我国企业信用实践的企业信用评价制度要做到:

1.进行我国企业信用状况基础调查,逐步建立企业信用档案。2.研究国外企业信用评估标准体系,结合我国的法律和经济制度消化吸收。企业信用评价标准体系主要依据企业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状况来设计。

(四)建立企业信用信息披露制度,完善企业信用传播系统

企业信用信息披露制度是指以信息化技术和财务会计报告为主要内容的企业信用记录、警示、披露、查询体系,包括信用信息披露的方式、内容、时效、手段及法律责任。

企业信用披露的方式主要指企业信用信息以企业信用网站、电子档案、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体的形式公示出来为利益相关者所利用。这些媒体的披露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为利益相关者了解企业信用状况拓展了信息渠道。

(五)完善企业内部信用管理制度,促使企业信用管理系统正常运行

我国企业内部信用管理制度主要存在信用管理观念薄弱、缺乏科学的企业内部信用管理制度、企业各管理部门职能交叉信息不畅、信用决策和信用控制缺乏信息支撑、缺乏信用管理专业人才等问题。因此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应牢固树立信用管理意识,并专门设置企业内部信用管理职能部门,企业各个职能部门与信用管理部门信息共享,协调一致进行信用管理,培养大批企业信用管理人才。

(六)建立企业信用主体激励约束机制和企业信用奖惩制度,完善企业信用激励与惩罚系统

1.建立企业信用主体激励约束机制

企业信用主体由企业的产权主体、企业的经营主体、企业劳动者主体构成。要完善企业信用主体的激励约束机制,就必须针对三个主体各自的特征进行各个击破:(1)市场对无信用者的无情淘汰,对信用高的企业的奖励,是对企业产权信用主体的激励约束机制。(2)对经营主体的约束则来自两方面:第一,经营者的市场;第二,内部监督制度以及外部法律制度的硬约束。(3)企业劳动者信用主体约束机制主要来自竞争的劳动力市场和内部管理制度。

2.建立企业信用奖惩制度

(1)从法律和市场两方面着手,使信用较高的企业在获得公司股票上市、企业债券发行、银行信用额度及优惠的利率安排、投资领域、经营范围方面享有明显优势,消除企业信用与会计信息悖论的现象。(2)加大政府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地方保护主义,强化政府对信用市场尤其是对从事企业信用服务的中介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的监管力度。(3)市场执法强制化为前提的情况下,市场参与者主动调查交易对方的信用的意识普及化和途径的多维化,市场也会逐步完善企业失信行为的存档机制和传播渠道。

五、结束语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础,没有信用市场经济就不能健康发展。企业信用是一种无形的资本和资产,是企业从事社会经济活动的通行证。当前,我国企业信用缺失现象较为严重,影响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完善企业信用,必须建立企业信用理念,确立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的观念,建立企业诚信机制,加强政府诚信建设。因此,加快企业信用体系建立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现代经济是信用经济,信用经济是交易成本最低、交易方式最便捷、交易效率最高的经济发展模式,随着经济契约化的发展,企业信用将成为合作与交易的先决条件。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企业信用越来越成为企业进行全球交易的前提。

随着人们价值取向的转变,提升企业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利润的增加,更在于品牌价值的提升,企业不但要成为利润的创造者和追求者,更要成为品牌的创造者和追逐者,而品牌就是信用的累积和结晶。

【参考文献】

[1] 沈萍.会计的真实性与诚信建设问题探究[J].现代审计与经济,2007(S1).

[2] 吴波.如何应对企业信用体系问题[J].科技潮,2005(12).

[3] 王玉香.浅析信息不对称与企业信用问题[J].经济论坛,2004(21).

[4] 孙亚东.浅析我国企业信用缺失与治理对策[J].市场周刊,2004(12).

[5] 沈友娣.企业信用行为的会计学分析[J].会计之友,2008(4).

[6] 王春婕.企业信用建设的三重困境[J].现代企业教育,2006(11).

[7] 朱方明,邢振东.企业信用:一个新的分析视角[J].四川大学学报,2005(1).

[8] 吴雅琴,黄丽清.论信用缺失对会计环境的影响[M].理论界,2004(6).

[9] 丁葵桃,丁湘.我国民营中小企业信用建设问题研究综述[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6).

上一篇:现行准则下煤炭企业待摊及预提性质费用的核算 下一篇:浅谈企业加强内部控制 防治“小金库”的几点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