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前社会经济领域的信用危机

时间:2022-07-28 04:23:32

论当前社会经济领域的信用危机

[摘要]现在我国社会经济领域的信用危机较为普遍,从经济交往角度讲主要是失信的机会成本过低,信用危机已经给经济正常运行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因此,对失信行为进行追究和惩治成为必要,还需要加强法制建设,建立完善的信用系统,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社会经济领域的信用危机。

[关键词]信用危机;失信;机会成本;法制建设

一、社会经济信用危机的根本原因:失信的机会成本过低

从经济交往的角度来看,守信与不守信是一种经济行为选择,社会经济信用程度低的根本原因在于不守信用的机会成本过低。经济交往中,违约一般能取得短期的直接利益,对这种违约行为,在中国目前法律不够健全、执法效益不高、地方保护主义严重等环境下,受害者难以追究其责任,破坏信用的一方在经济上、法律上没有受到应有的追偿和处罚。造成失信成本过低的局面。政府部门一般不会介入这种经济纠纷中,就是想管也管不过来。按“经济人”的假设,在这种杯境下,选择不守信是合理的。此外,各类经济欺诈犯罪行为,只要没有发生群死群伤或严重危害国家利益和社会稳定的恶性事件,也难以得到应有的惩处,更助长了不守信用风气的滋长蔓延。

二、改变失信机会成本过低的根本手段:对失信行为进行严厉的追究和惩治

既然社会经济信用程度过低的根本原因是不守信用的机会成本过低,提高社会经济信用水平的努力也必须从这个方面入手,重点是通过建立经济或市场游戏的规则等一系列手段,追究失信行为的经济责任,给予严厉的法律惩治,改变守信与失信两种行为方式机会成本,使守信者获得公允回报,失信者得不偿失,甚至付出法律上和经济上的沉重代价。由于经济活动纷繁复杂,对失信行为的追究及惩治、维护正常的信用秩序,不可能只靠政府或某一机构的力量,还须靠经济活动中各个微观主体在积极维护自身利益,自觉恪守信用规则的过程中来完成。当前经济活动参与者面临的困难正是维权手段不够、维权能力微弱。提高社会经济信用水平的努力应该是重在创造一种信用宏观秩序环境,营造守信为荣、失信为耻的社会氛围,同时提高经济活动参与者追究和惩治失信交往对手的能力和维护自身经济利益的能力。

三、解决信用危机的必要措施

1.迅速建立起个人、企业信用状况查询信息系统,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信息不对称问题,是不守信者能够生存延续的一个重要原因,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人们交往前往往不可能掌握对方所有的情况,特别是对其商业交往中是否守信很难获得相关资料,从而容易造成判断失误或者受到欺骗,给不良信用者以可乘之机;另一方面信息不对称也是阻碍经济交往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对对方信用把握不足,即使达成交易也会设置保证条件。应大力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参与社会信用征信及查询系统的建设,还应该鼓励商办信用信息系统,即企业以营利为目的,自己组织信用调查,建立专项信用信息查询系统,为使用者提供有偿服务。

2.进一步整肃信用中介机构,规范其经营行为,提高和发挥各类专业中介机构在信用建设中应有的作用,成为征信系统重要的把关环节。一些社会中介机构本身信用程度就很差,常常提供不真实信用信息,全面整肃信用中介机构,规范其经营行为,严厉打击失信的中介机构,是建立正常信用秩序的一个重要措施。首先要加强对中介机构的立法,明确其对失信结果的法律和经济责任;其次要尽快培养出一批信誉可靠的咨询公司、信用调查评估公司、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资信估价公司等中介机构,提高其评估、调查资信的可靠性,提高其对社会披露信息的可信性。同时通过立法允许根据企业或个人需要,对交往对手的信用情况进行专门调查,提供专业征信服务,提高企业和个人在经济交往中信用判断的准确性,有利于排除失信者。

3.加强信用法制建设,为企业和个人等行为主体提供申张正义、惩罚失信者的法律保障。(1)加快建立、修改和完善法律体系,建立有利于保护债权人、守信方,打击负债、失信方的信用规则,使经济行为主体在维护正当权益上有法可依。当前特别需要加快建立和修改的法规应该是《合同法》、《公司法》、《信贷法》、《赔偿法》、《商业银行法》、《诉讼法》等。立法上不仅要考虑各种实体法的建立、修改和完善,明确各主体的权利和义务,诉讼程序上也应采取一些有利于保护债权人的措施和法规或条款。(2)采取各种措施、切实解决诉讼难、执行难的问题。司法应该是维护信用秩序的最后铁腕手段。但是目前诉讼难、执行难的问题,已成为信用建设的重大障碍。两难的存在导致大量的经济纠纷得不到及时解决,违法违信者逍遥法外,最突出的还是执行难的问题,表现为:一是执行效率不高;二是执行中存在不公正现象。

提高司法效率,加大执法力度,依法公正积极的执法,讲求法律信用维护债权人的利益,警示和惩罚违约、违法者,及时有效地追究失信者经济和法律责任,消除侥幸的避债心理和失信可占便宜的不正常状况,是实现社会正义、建立正常的社会经济信用秩序的基本保障。

上一篇:出口企业应对美国“337条款”之策略研究 下一篇:地主港模式在我国的适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