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初中语文朗读教学

时间:2022-07-28 01:56:49

刍议初中语文朗读教学

摘要:指导学生朗读要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老师要加强范读,才能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依据教材课型教学要求,指导朗读;抓重点词语、句子和段落,强调朗读;让学生熟读成诵,激发兴趣,增强语感,提高写作水平;能唤起学生的读书热情,调节课堂气氛,让他们和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语文;朗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2-0061-02

新课标要求中学生朗读要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而正确地朗读又是流利和有感情的基础;朗读是把文字符号化成有声语言,有助于对文章内容的把握以及作者情感的理解。而《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它包括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教师与文本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其中“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最重要的,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就是学生个性化解读文本的过程。中学生应该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阅读是素质教育中的基础和最核心的部分,阅读教学的中心环节是抓课堂阅读教学。

我经常关注“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发现语文教学中朗读最重要。因此,我在这里抛砖引玉。

一、教师范读(或听录音朗读),熏陶学生

要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教师的范读尤为重要。因为课文中有些语句需要以读代讲,有些语句读不好就不能理解好课文内容。通过教师范读(或听录音朗读),让学生明白,要读好课文,必须学习一定的朗读知识。这当然需要教师本身研究朗读,课文朗读得好,教师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师生才能情不自禁地共同进入文本的角色。教师范读(或听录音朗读)时,应要求学生边听边想、边看边画,正确听准字音、节奏、停顿和速度,轻重缓急,让学生进入意境。《济南的冬天》、《大堰河――我的保姆》和《乡愁》这类感彩很浓厚的课文,更应该通过朗读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为达到以上目的,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时,首先自己必须声情并茂地朗读。只有这样,才能熏陶学生,从而为理解课文内容奠定基础。

二、根据教材课型教学要求,指导朗读

朗读作为一项阅读基本功,必须依据教材,根据不同文体的课文进行朗读指导。而朗读指导也要讲究方法,注意有的放矢地组织训练。在课文分析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同时,还要指导学生用恰当的情感朗读课文,训练语感。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一定要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春》和《我爱这土地》这类意境深远、情感浓郁、文字兼美的课文,更要让学生在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基础上,用恰当的语调、语速、重音,有感情地朗读。如《春》这篇课文首段“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可以用舒缓的语调、稍慢的语速朗读,“盼望”、“来”、“近”要重读。通过这样的朗读指导,学生将读出对春天的渴望之情。“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教师引导学生用轻快的语调、稍快的语速朗读。“刚睡醒”、“张开”、“朗润”、“涨”、“红”要重读。学生通过朗读,很快地读出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景象,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三、重点词语、句子和段落,强调朗读

课文中的重点段落,有些词语用得非常准确,有些句子含义很深刻,对表现中心思想作用较大。指导学生读好这些词语、句段,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如《为人民服务》中“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所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这些语句时,要求学生找出本段的中心句,理解本段中还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这里引用司马迁的话有何作用。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把重点词语读出重音,读出感情,从而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人死的两种不同意义,着重指出“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人死得其所,就比泰山还重;反之就会遭到人民的唾弃,是没有任何价值的”。

四、熟读成诵,激发兴趣,增强语感,提高写作水平

朗读不但可以感受文章中的思想美、情感美、意境美,而且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做到积少成多,增强语感,逐步提高写作水平。

如教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文时,我引导学生运用低沉的语调、稍慢的语速朗读第一节诗,“怒”、“三”、“洒”、“飘”要重读。我指导读第一节这几句诗,分明看见一个穿着单薄而破旧衣衫的干瘦老人拄着拐杖,立在屋外,眼巴巴地望着怒吼的秋风把他屋上的茅草一层又一层地卷了起来,吹过江去,撒在江郊的各处。而他对大风破屋的焦灼和怨愤之情,也激起我们心灵上的共鸣。(风卷茅草、秋风破屋)。第二节诗中的“老无力”、“忍能”、“呼不得”、“自叹息”要重读,学生的头脑中要有南村群童抱茅,诗人倚仗叹息的形象。(群童抱茅、诗人叹息)第三节诗用低沉的语调、缓慢的语速朗读。诗中“云墨色”和“向昏黑”等字须重读。(屋破难眠)第四节诗则用高昂的语调、诗中的语速朗读。“安得”、“千万”、“大庇”、“天下”、“俱”、“何时”、“独”和“死”等字要重读,其中“安得”、“何时”要读得既悲哀又充满希望;“呜呼”要读得无可奈何;“死―――亦足”中“死”字须拉长读音,要读得坚定有力。(企盼广厦)“企盼广厦”是诗人的一个美好愿望。“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铮铮壮语,表现了诗人推己及人,关心人民疾苦的博怀。因而,课堂教学中取得了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

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运用朗读这种阅读手段,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中多次与文本接触,感知诗歌或内容,理解作者的情感,让我们怀着对杜甫崇敬的心情,让这忧国忧民的形象浮现在学生的脑海中,最终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

又如教学《十五从军征》时,我按以下思路,教会学生背诵,效果较好。

回家――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问答――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所见――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所为――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所感――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总而言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依据教材、课型、教学要求,感知诗歌或现代课文内容,抓住重点段落有感情地范读,有目的地指导朗读,不但能使学生从正确的朗读中(含语调、节奏等方面)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课文的思想感情,而且能唤起学生的读书热情,调节课堂气氛,让他们和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

上一篇:关于初中生物概念教学的现状与有效策略研究 下一篇: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改革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