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报客户信用信息 银行有责判赔五千

时间:2022-07-28 01:45:36

错报客户信用信息 银行有责判赔五千

2010年3月,重庆市民焦先生因经营需要,在向某银行重庆市南川区支行申请贷款时,发现该银行所属的涪陵区支行已将其列入了不诚信名单。更让他不可思议的是,银行还将名单载入了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

由于急着用钱,焦先生又找了几家银行申请贷款,但都没有成功。一个熟悉银行业务的朋友告诉他,只要进了银行系统不诚信“黑名单”,在任何银行申请贷款都不能通过。焦先生这下慌了,多次要求涪陵区支行从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中删除他的名字,消除影响,恢复名誉,但均被该行拒绝。

无奈之下,焦先生将该支行告到涪陵区法院,要求该行从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中删除他的名字,并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5万元。

法庭上,焦先生称,自己在2004年8月到2007年12月间确实向涪陵区支行贷过4次款,但都按时归还。而银行方面则称,焦先生共有5笔贷款,其中4笔已归还,但一笔1999年3月9日在下设的李渡分理处办理的5万元贷款至今没有归还。银行是根据相关规定,把焦先生的个人信息输入信用数据库,对他作了个人信用不良记录,并不存在侵害名誉权的行为。

涪陵区法院审理后认为,银行提供的证据不能证明焦先生在1999年3月9日向其下设的李渡分理处贷款5万元的事实。银行将虚假的贷款信息报送给了中国人民银行设立的征信服务中心,使得焦先生的个人信用报告中有了不良记录。此行为导致焦先生的信用评价降低,使其无法再次获得任何银行贷款,该行为侵害了焦先生的名誉权。

经审理,法院判决该银行向中国人民银行征信服务中心报送更正信息,删除焦先生的不良记录,恢复焦先生的名誉,同时赔偿焦先生5000元的精神损害抚慰金。

点评

■胡勇军(浙江聚点律师事务所律师)

近年来,我国信用体系建设逐步推进,中国人民银行于2005年8月推出了《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管理暂行办法》。从目前情况看,有关征信的规定起到了肃清信贷市场不诚信风气和保障信贷安全的作用,但另一方面也暴露出了银行对客户权利保护不力甚至侵害客户权利的问题。本案即是一起因银行错误记载个人信用报告而侵害客户合法权益的典型案例。

本案的争议焦点是:因银行工作失误导致焦先生被错误列入不诚信“黑名单”,使得焦先生无法顺利贷款,银行的行为侵犯了焦先生的什么权利,银行方面应当承担什么民事责任?

根据民法通则和相关司法解释规定,涪陵区支行的行为侵害了焦先生的人格权。人格权是指权利人为了保护自己的权利而排斥他人对自己的人格权予以侵害的权利。当人格权受到侵害的时候,权利人有权要求停止侵害并获得相应赔偿。民法通则和2001年公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对人格尊严和其他人格权利以及部分救济方式作出了明确规定。本案法院判决既采用了停止侵害的救济方式:判令涪陵支行向中国人民银行征信服务中心报送更正信息,删除焦先生的不良记录;又采用了精神损害赔偿的救济方式:判令银行赔偿焦先生精神损害抚慰金。

至于精神损害赔偿的标准,我国法律法规尚未予以明确。对于客户的索赔要求,银行也没有统一的赔偿规定。由于银行出错过程很复杂,除非专业人士,否则很难拿出确切证据来证明是由于银行失误所导致的损失;其次是赔偿标准的问题,即便银行方面承认自己失误,但更多的可能是口头道歉,具体到经济赔偿方面,还缺少一个量化的标准。

实践中的做法一般是法院根据当地经济状况和当事人的实际收入水平,并结合当事人人格形象、权益受损程度、权益受损范围、当事人的主观状态、侵权行为的情节、侵权人的过错程度等因素酌情综合裁判。本案中,法院正是综合了上述因素,酌定银行赔偿焦先生5000元的精神损害抚慰金。

上一篇:血荒逼近 第1期 下一篇:每月快递 各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座谈会在台州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