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 遵五行养生

时间:2022-07-28 01:16:16

墨子 遵五行养生

墨子是春秋战国时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政治家、墨家的创始人。他不但治学有术,诲人有方,而且养生有道,因此高寿92岁无疾而终天年。

墨子名翟(约公元前468~376年)春秋末战国初期思想家、学者,墨家学派创始人,有《墨子》一书传世。墨子鲁国人(滕州),出身平民,自称“北方之鄙人”,人称“布衣之士”。宣扬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天志、明鬼、非命,而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支点。

至纯至真的仁爱思想

墨子出身低微,对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有深切的体会。他在《墨子。兼爱》中提出: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是以仁者誉之。天下人相爱,强者不压制弱者,人多势众的不劫掠人少的,富人不欺侮穷人,高贵的不鄙视卑贱的人,奸诈狡猾的也不欺骗愚笨的。那么天下的灾祸、争夺、埋怨、仇恨都不可能发生,那就是由于相爱才有可能,所以仁人君子都十分赞美兼爱的美德。

他认为天下大乱的根源在于人们不相爱。他认为,人与人之间必须在“交相利”的基础上发生关系,从而实现没有差别的爱与理想的和平社会,使孤苦伶仃的老人有所侍养而安度晚年,幼弱无靠的儿童可以有所依赖而生长发育。墨子说:如果人们都把别人的室家、身体、祖国看成跟自己的一样,同被自己所爱,那么盗窃、残杀、抢掠、攻伐之类的事情自然也就不会有人来干了。

中国古代多数哲学家所谈的内容都涉及兵法、阴阳、道、形势、天人合一、仁等。而墨子却直接宣扬“爱”,墨家生活的时代是典型的乱世,天下兵灾四起,大国攻伐小国,强国欺负弱国,每个国家的国民都不踏实,缺医少药,公共安全、工作压力、贫富差距等问题哪一样都足以让人焦虑、烦恼,加上杀戮和交攻随时可能发生……这也是墨子与众不同的地方,他的心中有一个乌托邦,发誓要在中国建立一个全新的理想社会,使人人都“兼相爱,交相利”。他们以为同为人类,皆宜兼而爱之,不应有亲疏远近之差别。

他的文章“质而不华,务申其意,而不驰骋其辞。”甚至朴实到没有多少文采。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说就怎么做。近代大学者梁启超在《墨子之论理学》中感慨地说:“以全世界论理学一大祖师,而二千年来,莫或知之,莫或述之”。

墨子是一个天真可爱的人。一个天真的人肯定不是一个斤斤计较的人,肯定是有理想主义色彩的人,肯定能突破内心的小烦恼,更关注于个人之外的天空和大地。两千五百多年前的墨子常常微笑着和弟子辩论,倔强地和公输盘比手艺,四处演讲、奔走,全是公益性质的,劝说天下人兼爱……

正是他这种心地无私的思想,尽管生在战国时期这个乱世,他依然是个长寿的人。大德养心济世

墨子的基本精神在“救世”,为了天下太平,他劳心苦思,摩顶放踵,提出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非命、天志、明鬼诸主张。

他在战国诸子中推崇“兼相倾爱,变相利”,来安抚平民,用“尚同、节用”来劝统治阶级和鼓动贫民自强。

他认为行为做事都要适度,要节制。适当的运动和节制,是保护人体健康,使人保持旺盛精力,防止早衰和延年益寿的需要,所以提出“圣人之所俭节也,小人之所淫佚也,俭节则昌,淫佚则亡”。从现代的养生保健来看,他的“俭节”的唯物主义养生观,对强身延年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他是一个崇尚奋斗的思想家。在《非命下》篇中,他明确提出“彼以为强必富,不强必贫:强必暖,不强必寒,故不敢怠倦”,由此可见,墨子对待生命学说的观点是自强不息。这里的“强”,有三层意义:一指寿夭贫富可由自“强”来转换:二指长寿富贵可通自“强”――即努力来增加;三指人只有自“强”,才能改变命运,生命不息。“强”即动,通过活动来流通气血,滑利关节,达到无病长寿的境地,这也是现代医学“生命在于运动”的道理。

对待自然的态度,墨子并未消极地“顺从”、“避”,而是主张积极认识,利用、改造自然,让其为人类服务。

他提倡教育、重视教育在社会和个人发展中的作用;提出“食者国之宝”,即民以食为天,认为人的道德品质也和物质条件有关。

遵五行养生法

在平常生活中,他也有论及保健。如在饮食上,他认为应食不过饱,食不偏味。所以,墨子一直践行粗茶淡饭,他奉行知行合一。居处衣着也应本着其作用为主,不应奢靡。

在养生方面提倡“遵五行”而生,“逆五行”而损的规律。五行即金、木、水、火、土,祖国医学用它来区分脏腑属性和相互关系,根据阴阳气血变化,确认心属火、肝属木、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并遵循相依、相扶、相乘、相克的原理,防疾治病。他严格按五行养生,从自我调息开始,要按“五行”运气,区分四时寒暑而用之《云岌七签》

(卷59),通过此功练习,最终可达“闭气不息”,神和形安,气满丹田,耳聪目明、祛除病邪,身强体健。最终,墨子活到92岁无疾而终。

养生秘诀

墨子养生保健遵循修身养性,重要的是要调理呼吸,区分四时,按五行运气,怡养身心。四时呼吸歌即五行养生法:

春嘘明目木扶肝,夏至呵心火自安。

秋泗定知金肺润,肾吹唯要坎中安。

三焦喜却除烦热,四季常呼脾化餐。

切记出声闻口耳,其动尤胜保坤丹。

具体方法

1 仰面平卧,两臂轻放体侧,双手握拳;

2 不断叩齿,待津液满口,徐徐搅漱片刻缓缓吞咽:

3 收缩鼻孔,做深呼吸,在吸至将满未全满之际,用口缓缓吐出,每次吐气在吐完与未吐完之时,将气咽下;

4 再缩鼻吸气。

5 按此法反复不断,每次吸气时伴随提肛收腹,使体气上升;而呼气之时伴以鼓腹松肛,使内气下降,沉于小腹。

如此练习一段时日,自有全身气息自然鼓荡的感觉。这种功法在每月1~15日练习呼气时,意识要使气从10个手指排出;而在每月16~30日呼气时,意识要从10个足趾通出。长久练习能促进全身经络和气血自然贯通,有利于养精蓄锐。可固守元神,挡外邪于机体之外。

上一篇:情和钱连接的幸福 下一篇:春三月熬粥防“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