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力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07-28 10:20:04

浅析电力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 近年来,随着电力行业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其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其内部控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电力企业只有建立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才能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电力行业健康发展。本文分析了电力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 电力企业 内部控制 完善对策

一、研究背景

电力行业属于垄断竞争行业,与我国国民经济息息相关。面对经济环境的不断改变,电力企业管理模式必须做到与时俱进,并建立科学、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保障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准确的决策依据,加强财务信息化管理建设,实现电力企业管理创新、国际化发展的目标。当电力行业市场环境发生变化时,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够有效抵御风险带来的不利影响,维持电力企业的正常运行活动,大大降低电力企业的运营管理风险和财务决策风险。此外,由于电力行业是促进我国国民与经济发展的重点建设项目,国家每年都会下拨大量的资金投入电力项目建设。而电力企业投资规模较大,大型电力设备管理分散,因此需要规范的内部控制制度来约束电力企业经营者的逆向选择行为,进而加强企业资金管理制度,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保障国家和群众的利益。

二、电力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控制意识薄弱

电力企业要求全员参与内部控制建设,但目前电力企业规模较大,人员流动性较强,对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了解较少。电力企业管理者在投资、经营过程中,内部控制意识薄弱,忽略了财务部门与各个部门之间协调关系的重要性,对于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只停留在表面,没有起到实质性作用。财务人员对内部控制知识掌握不全面,对电力企业电力建设项目和实际经营运行情况了解较少,专业理论知识和内部控制经验都不足,无法制定有效的执行内部控制制度。

(二)预算管理制度不健全

预算编制关系到整个电力企业的投资项目、日常经营活动的资金支出是否科学、合理。电力企业财务人员在进行预算编制时,往往是根据以前年度的数据进行编制,并没有结合市场实际发展趋势对投资项目或经营业务的影响进行预算编制,相关部门对预算编制的参与较少,而编制人员对其他部门了解不足,使得预算编制结果可能与实际发展产生偏离,最终影响电力企业的资金运行管理。财务部门下达预算指标后,相关部门对预算的执行力度不足,没有做到定期检查或不定期抽查预算编制的执行情况,对于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向上级汇报。各部门的激励考核体系不健全,无法较好地激励员工提高工作效率,对于问题责任人的惩处力度也不强,不利于内部控制工作有序进行。

(三)未形成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

部分电力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对各部门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执行、事后监督、考核评价缺乏统一的管理、控制,内部控制制度流于形式,即使订立了制度也不能严格按照规范标准执行,没有形成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部分电力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主要限于财务部门,没有做好整个企业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使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的工作接连存在问题,降低了工作效率。电力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工作程序不完善,岗位权责不明确,监管力度不够,只关注物资采购和重点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的资金审计监管,对于小金额事项的监管力度不够,不利于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

三、电力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完善对策

(一)强化内部控制意识

(1)加强管理层对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重视与支持。为使电力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能够有效落实,强化管理层内部控制意识显得十分重要。电力企业管理者要加强对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视程度,支持会计人员进行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动员全员深刻认识并参与内部控制,共同保障电力企业合理运行、健康发展,实现经营决策目标。

(2)提升内部控制人员整体素质。要加强内部控制人员整体素质建设,定期对内部控制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提升其自我约束意识,加强内部控制人员对电力企业项目投资和运营情况的了解,对电力项目环境和管理环境进行实地考察,使内部控制能够在各个环节有效地发挥作用,时刻掌握电力企业转型发展战略,从而不断提升内部控制人员的业务水平,促进我国电力行业规范、有序发展。

(二)健全预算管理制度

(1)重视预算编制。电力企业应重视预算管理制度的建立,对投资活动、生产指标进行全面预算管理,明确预算管理目标和具体实施方案,完善资金管理制度,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完整。财务人员在进行预算编制时,除了要结合企业各部门往年预算情况,还要分析现阶段和未来企业的发展情况及市场电力行业发展趋势,相关部门应为预算编制提供需求资料,使财务人员预算编制更加切合实际。

(2)加强预算执行力度。各部门领导应加强预算管理的执行力度,保障内部控制制度有效进行。建立预算管理委员会,将预算编制结果落实到各部门和具体岗位人员,定期或不定期检查预算管理的执行情况,及时向上级反馈检查结果,做好风险预警机制工作,及时发现问题,有效降低电力企业的投资和经营风险,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变更预算编制,加强内部管控。

(3)建立激励考核体系。加强员工激励考核体系建设,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员工的潜能,将预算考核结果与企业员工年终奖和岗位晋升相结合,对于不按规定执行内部控制制度或危害企业经济利益的人员,应加强惩处力度,及时追究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责任。

(三)完善监督管理机制

(1)完善内部监督机制。构建合理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确保董事会、监事会的独立性,将内部监督机制融入电力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中,明确各部门相关人员的岗位职责和权限,加强财务部与各部门之间的交流、协调与沟通,建立监控管理防线,形成统一监管。电力企业应定期审查企业财务情况,对重大电力设施项目和经营业务进行重点、全面审查监管,并抽查小额资金收支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分析、反馈,做到全面内控监管,全面掌握电力企业财务经营状况,确保会计信息质量,有效规避财务风险和项目经营风险。

(2)加强外部监督机制。加强电力企业外部审计机构的监管力度,注册会计师要出具客观、真实的审计报告,对于违反职业道德的注册会计师要加大惩处力度,提高外部审计质量。电力企业还应接受政府机构和社会舆论的共同监督,政府机构要做好内部控制引导;对于电力企业的非法行为,广播、报刊等媒介要进行曝光,有效约束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流程,使内外部监督机制形成强有力的合力,不断促进电力企业健康发展。

四、结语

随着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电力企业经营管理方式不断完善,这对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力企业应加强管理者对内部控制的重视与支持,提升内部控制人员整体素质,不断完善预算管理制度,做好事前、事中、事后内部控制管理,完善电力企业的巨额资金运作,结合企业发展前景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做好风险防范工作,约束企业经营与电力投资管理,促进电力行业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 段冬梅.电力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市场研究,2015(3):54-55.

[2] 李并萍.电力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J].经营管理者,2014(1):189.

[3] 孙振亮.电力企业内部控制问题浅析[J].财经界,2014(12):46-47.

上一篇:定位性跨界下的品牌飞跃成长 下一篇:医疗市场中可穿戴技术的电路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