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两面派”家长吗?

时间:2022-07-28 10:02:15

温柔的强势家长

表面现象:

家里一来客人,妈妈就拿出格格的一摞画本让人家看,客人看得仔细,指着一处夸格格,这两笔画得传神,并取经。妈妈做出漫不经意的样子答,我也不知道她怎么画的,她就是没事愿意画。不让画不干呢!有时撵她下楼玩都不肯。客人连忙啧啧地称赞,天才!神童!

正在陪小客人玩的格格,忙跑去拿纸和画笔。妈妈微笑着轻言细语地要格格别画了,陪陪小客人,格格做出不情愿的样子放下手中的笔。客人极其羡慕格格妈妈,格格妈妈温婉微笑地听着,她的神态倒让客人找到自己教育孩子的症结所在:脾气不好,对孩子没耐心……

实际情况:

爱热闹是孩子的天性,格格很想痛痛快快地玩,可是她清楚,如果听不懂妈妈的潜台词,她的玩要付出代价的。送走客人关门的瞬间,妈妈就会变脸。“当真人家夸你哪!夸的地方是你画的吗?”格格很怕单独与妈妈在一起,那时,妈妈没有了外人面前的温柔与优雅。妈妈在客人面前说的是假话,她不是不管孩子,而且管得很严呢!不但每次都跟到画班陪读,回家后还要指导,画不好,擦掉重新画,次数多了,妈妈就亲自捉刀做示范,比如客人夸赞的两笔就是妈妈的杰作。

原因分析及建议:

强势家长往往是喜欢追求完美的家长,很要强,出发点是积极的,希望孩子早日成材,却会因他的苛刻、急躁和大包大揽,让孩子变得自卑,很难体验到成就的快乐,同时被剥夺了锻炼独立的机会。

很多年幼的孩子,已经达到了解父母超过父母了解他的程度,猜测得出大人的一些想法与做法。一些自以为是的家长,以为不换副严厉的面孔,不足以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

如果幼小年纪的孩子会用察颜观色来保护自己,将长期地伪装情感,抑制不良情绪发泄,最终导致心理不健康。家长应该不仅仅在尊重孩子的生理、心理发育规律基础上来教育孩子,还应该尊重孩子的人格与个性发展,实现理想教育。

外严内松的家长

表面现象:

妈妈要带儿子晓椿去参加几个家庭的聚会,临去前将晓椿细细地嘱咐了一遍。晓椿牢记心间,并举一反三地领会妈妈的要领,给妈妈争足面子,妈妈很满意。后来的聚会,家长们都希望晓椿到场,他善解人意,是大人的小帮手,孩子们的主心骨。

实际情况:

晓椿在家里和外面两番样子,他会因环境的不同切换面孔,在家里依然是鞋袜乱扔,不小心家人就会坐到他随手丢在沙发上的果皮上。渐渐地,外婆家的人发现晓椿的变化,弟妹们来告他的状。晓椿不承认,满脸委屈,唇枪舌剑。几句话就让小弟妹们的逻辑混乱,大人们真假难辩。后来阿姨们反映说,自己孩子的骂人脏话都是和晓椿学来的。妈妈批评他,晓椿大发脾气。但在外面偶尔忘形,妈妈递一个提醒的眼神,晓椿立刻心领神会地收敛。

原因分析及建议:

看似晓椿愿意主动扮演这样的角色,其实他迎合了家长在外面摆出一副教子有方的心理需求。

孩子的行为习惯是在点点滴滴中形成的,不单纯地受理性支配,还要受思维和行为惯性的制约。行为的惯性作用将表露一个人的真实面目。行为惯性让晓椿的本性范围一点点地扩大,天长日久,晓椿暴露的问题会愈来愈多。

有些家长因工作压力大,回到家里将自己放松到懒散的程度,对孩子的习惯培养起到消极影响作用;还有一种是家长虚荣心与输不起的心态,致使把孩子当成给自己面子加量的砝码,孩子一旦摸清楚家长的软肋,就会制约家长。

家长首先调整自欺欺人的心理状态,接受现实,尊重现实,让外界对孩子良好的评价成为孩子上进的动力,帮助孩子明确地制定做事目标,以身作则,互相监督与坚持,最终目的是将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与道德修养巩固下来。

势利眼的家长

表面现象:

有件事令乔乔妈妈的同事很尴尬。拿着一根雪糕的乔乔向他平日很亲近的阿姨走去,阿姨摆着手说谢谢,结果乔乔没理她,将雪糕递给阿姨身后妈妈的领导。在大家善意的笑声里,有人夸乔乔将来会有所作为,更多的人心里感慨,小小的孩子怎么会有如此强的功利心理呢?

实际情况:

乔乔的行为与家庭环境有关,乔乔发现爸爸打电话时非常有意思,他的神情会发生变化,脸上堆起对方看不到的笑容,身子也矮一截,声音小了许多。乔乔好奇,爸爸如释重负地说对方是领导。很快地乔乔理解了“领导”的含义,主动将玩具让给班长与小组长玩;为了博得老师的好感,深秋时节乔乔让姥姥给老师做一个厚椅垫。乔乔爸爸的趋炎附势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了孩子。

原因分析及建议:

人的生活至少有两个层面,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当下一些人,为了物质层面往往在精神层面上做出让步。有的家长不避讳地将自己的处世哲学过早地传授给孩子,也有些家长虽想让孩子看到他高大全的形象,但仍难免在孩子面前真实流露出谦卑做法的痕迹。家长们忽略了一项重要的事,就是父母的影响对儿童自我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儿童的感官是最纯净的,尚未受到世俗的污染,在被无情的时光所麻木之前,家长一定要谨言慎行,莫让孩子成为的自己问题育出的“果”。

(责编 时光)

上一篇:水立方的女总工 下一篇:母子之“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