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流量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核心地位

时间:2022-07-28 09:20:16

现金流量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核心地位

[摘要]现金流量和利润的差异主要有账面利润大而现金流量不足或账面亏损而现金流量充足等两种表现形式。因为这种差异的存在,如果将利润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唯一核心,将导致企业资产价值虚增,企业超分配,并可能增加投资者的投资风险和企业的债务风险。现金流量是企业价值评估和财务风险判断的重要指标和依据,确立现金流量在财务管理中的核心地位,将有效避免利润单核心给企业带来的上述不利影响。而提高现金流量的周转速度、实施现金流量预算管理、正确掌握现金流量风险的预警方法以及建立完善的现金流量控制系统是企业构建利润和现金流量双核心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现金流量;财务管理;核心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6)04-0090-03

长期以来,利润一直作为企业唯一的核心指标,受到企业管理人员甚至财务人员的推崇。

盲目地夸大利润的作用已经使企业以及投资者遭受到严重的损失。这种教训,在实践中屡见不鲜。其根本原因,是企业在财务管理中将利润指标唯一化所造成的。确立现金流量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核心地位,构建企业财务管理指标体系的二元化格局,将是解决企业非经营性失败的根本思路。以下笔者通过对现金流量与利润的差异分析,揭示现金流量和利润的差异对企业的影响,进而探讨确立现金流量在企业财务管理中核心地位的必然性和具体措施。

一、现金流量和利润的差异分析

现金流量是企业现金(包括货币资金和现金等价物)增加或减少的数量,是企业能立即用来购置财产和偿还债务、支付股利的经济资源。利润一般表示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生产经营的最终财务成果,即企业收入与成本费用相抵后的余额。

现金流量与利润都是衡量企业经营活动的标准,但就企业在某一时期而言?熏两者通常并不相等。在一个企业中,现金流量与利润并不总是同方向变化,利润大并不代表企业现金流量充足,现金流量充足也并不表示利润大。经常出现以下差异情况:

1.账面利润大而现金流量不足

这是因为,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大量采用了赊销方式,通过销售而形成了账面利润,其中包括大量“应收账款”。如果应收账款不能及时收回转换成现金,现金流量循环就会受阻,那么,即使企业账面利润可观,而现金流量则会因为现金流入量不足以抵补生产经营所需要的现金流出量,而发生偿付危机,持续经营也会受到严重威胁。或者,由于销售的迅速增长而造成对投资需求规模过大,导致盈利的企业在成长中破产。

2.账面亏损而现金流量充足

这种现象也经常出现在衰退期的企业中。由于企业的技术设备贬值较快,采用加速折旧及加大摊销费用等会计方法,抵减了利润,甚至发生亏损。但由于以前应收账款的大量回收,使同期现金流量加大,假如企业又无合适的投资项目,于是企业出现了利润为负值而现金流量充分的情形。这种现象对企业财务状况产生不良影响,极不利于企业发展。

从短期看,商业信用是造成利润和现金流量差异的主要原因。从长期看,折旧和摊销是造成利润与现金流量差异长期存在的主要原因,因为折旧和摊销会影响企业的利润指标,但不影响现金流量。

二、现金流量和利润的差异对企业的影响

利润和现金流量都是企业极为重要的财务指标,同时并存于企业,反映企业不同的财务内容,两者既有联系又有着明显差异。这种差异将对企业产生全方位的影响。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资产价值虚增,导致企业超分配

在权责发生制下,赊销形成的应收账款被确认,而应收账款面临风险,难免会发生坏账损失,使赊销款项不能转化为现金,结果造成企业资产虚增,账面利润夸大。虚增的盈利并不能给企业带来真实的现金流入,相反,加大了现金流出量。为维持生产经营的正常进行,企业只好从经营成本中强行挤压现金,这样意味着企业资本被侵蚀,资产萎缩,使现金循环不畅,导致企业财务状况恶化。

2.利润与现金流量差异,加大了投资者的投资风险

长期以来,利润都是投资者、经营者等各方注意的焦点。由于会计核算制度及方法的影响,企业利润经常被虚增、粉饰,因而不能客观真实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由于价值增量标准不同,利润受历史成本原则计量的影响,而现金流量则按现时价值计量,造成利润与现金流量指标反映企业价值差异很大,账面价值与市场价值产生很大差异,影响了投资者正确的价值判断。

3.降低自有资本盈利能力,增大企业债务风险

由于企业的利润不能有效地转化为现金,所以企业销售确认的收入不能满足生产经营的支出,意味着企业现金短缺,现金流量循环不畅。如果负债解决现金问题,就会增大企业的资本成本,还本付息压力造成的偿债压力也随之加大。企业下一步筹资难度会加大,现金流量循环面临危机,财务风险加大。

三、确立现金流量在财务管理中核心地位的必要性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现金流量与利润的差异对企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一是由于对企业价值的判断出现问题而引起的企业的超分配和投资者的投资风险;二是由于对企业中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缺乏预见而引发的债务风险。从中可以看出,企业价值的评估和财务风险的判断是现金流量和利润差异影响企业的两个具体途径,这是企业加强现金流量管理,确立其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核心地位的主要原因。

1.现金流量是进行企业价值评估的重要指标

企业价值是对企业整体盈利能力的综合评价,利用现金流量折现进行价值评估之所以最佳,在于它是要求完整信息的唯一标准。在评估价值时,必须具备长远观点,能够在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上处理所有现金流量,并了解如何在风险调整基础上比较不同时期的现金流。

现金流量作为收付实现制核算得出的结果,不受财务会计政策调整的影响,是对企业经营状况的如实反映。因此,利用现金流量进行企业价值评估,可以保证评估结果的科学性和真实性,进而有效避免由于对企业价值判断不准而带来的利润超分配以及给投资者带来的投资风险。

2.现金流量是进行企业财务风险判断的主要依据

企业面临的诸多财务风险,归根结底都是由于企业现金流量在循环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而引发的。因此,通过对企业在经营或投资过程中现金流量周转情况的分析,可以对企业债务风险、营运资金周转风险以及企业的流动性风险进行有效的预警。企业面临的主要财务风险大都可以通过改善企业的现金流量状况而予以化解。

四、构建利润和现金流量二元核心的具体措施

1.提高现金流量的周转速度

现金流量的循环要占用一定的时间,而周转的时间长短会直接影响营运资金的数额和投资回收的安全性,并进一步影响企业经营效益。如果对现金流量循环进行合理规划,缩短现金流量循环周期,提高现金流量的周转速度,就可以相应减少企业投入营运资金的占用量,避免现金的不必要浪费,提高现金流量的盈利能力。

2.实施现金流量的预算管理

所有的企业都应该对未来的现金状况进行预测。如果预测现金流量为负值,企业可以事先做出筹资安排,来保证在需要现金时以可接受的成本及方式筹集到足够的现金。从而避免发生现金危机时,才匆忙采取应急措施,使所筹资金不能获得合理的成本、质量和方式。如果现金流量为正值,企业可以知道盈利的数额和持续时间,对应用盈余现金做出最佳的投资决策计划。在有些情况下,从现金盈余中获得的收益相对于企业的利润来说具有重大意义。因为,这时企业可能会需要相关利息收益的预测以向它的经销商、股票分析员和机构投资者说明每股预期收益。

3.正确掌握现金流量风险的预警方法

从现金流量风险的成因来看,现金流量风险具有原因复杂、偶然性大、潜伏期长等特点。正确掌握现金流量风险的预警方法,对于及时发现风险苗头、实现风险事前控制是非常必要的。针对不同成因的现金流量风险,企业应采取不同的预警方法。对于营运资金风险,应通过现金循环周期比率、销售额增长速度比率等指标进行预警,现金循环周期的延长以及销售额的增长都会引发企业的营运资金风险。对于信用风险,应通过有关应收账款回收情况的指标进行预警,应收账款拖欠时间越长,款项收回的可能性越小,形成坏账并引发信用风险的可能性就越大。对于流动性风险,应通过有关企业流动性强弱的比率进行预警,无论是速动比率还是流动比率的降低都意味着流动性的降低,都预示着企业流动性风险的增加。对于投资风险和连带风险,应通过对投资项目或相关方的收益、资金等情况的监控实现风险的预警。

4.建立完善的现金流量控制系统

企业现金付款与现金回收是现金划转活动的两个方面。在现金划转过程中,企业应谋求更快速地回收现金,更精确地安排现金付款的时间。为此,企业应建立高效的现金划转控制系统,研究设计自身的收账系统,使企业能更快地收取客户现金;同时,选择更为快捷的银行结算方式,通过银行结算收取或支付现金。另外,为保证企业现金资产的安全性和流动性,研究企业现金收支控制制度,制定现金收支控制的组织结构和程序,以明确个人和部门在现金收支控制中的权力和责任。一方面,对企业现金流动性进行控制,即控制现金流量发生的时间和额度,以维护企业现金循环流动;另一方面,对企业现金的安全性进行控制,保证现金的安全及完整,防止贪污、挪用、侵占现金现象的发生。

总之,企业在财务管理活动中,不能把利润当成企业唯一的核心指标,要明确现金流量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确定现金流量指标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核心地位,并与利润指标同时使用,相得益彰。

[参考文献]

[1] 段九利,郭志刚.现金流量管理:现金流量管理规范操作[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5.

[2] 刘淑莲.财务管理:公司财务管理[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3] 李延喜.现金流量管理:动态现金流量与企业价值评估[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上一篇:利率市场化对国有银行道德风险的催化及其防范 下一篇:独立矩阵型信用管理组织模式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