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 构建系统化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时间:2022-07-28 08:51:45

多措并举 构建系统化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深入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切实加强我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2013年5月我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专业建设、课程和教材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教学平台建设、教学经费投入等诸方面对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

目前,省内各高校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以下简称“大创计划”)项目和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为有效载体,进一步建立健全各具特色的创新创业理论和实践教育体系,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融入专业教学过程;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纳入课程管理,从课程设置、学生选课、项目开展、考核评价、成果认定等方面建立保障制度,并根据相应的学分认定标准和学籍管理规定,将创新创业教育环节计入课内学分。

一、以创新创业项目为载体,实现大学生创新创业专项能力训练

为了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增强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我厅本着“规范管理、稳步推进、加强引导、注重实效”的原则,从2012年起,组织全省普通高校开展了大规模的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目前,省级“大创计划”已覆盖全省42所普通高校,立项项目达到5080项,其中1000项列入国家“大创计划”,3050项得到省财政专项资金资助,近2万名在校大学生参与其中。2013年,由教育部和科技部主办、中南大学承办的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上,我省高校的参展项目分别在“我最喜爱的项目”、“最佳创意项目”、优秀论文、“创业推介项目奖”评比中获奖。

为鼓励高校进一步做好“大创计划”项目的选拔、指导及保障工作,提高省级“大创计划”项目的质量和水平,2014年我厅将省级“大创计划”项目分为甲类项目和乙类项目,甲类项目给予一定经费支持,乙类项目由学校配套资金支持。根据各校2013年入选国家级“大创计划”项目的数量,确定了2014年各校参加省级“大创计划”的项目分组。各校可根据所在组别的项目数量从校级“大创计划”项目中择优推荐参加省级“大创计划”的甲类项目和乙类项目,甲类项目和乙类项目的数量分别占项目数量的50%。省内高校共推荐2020个项目参加省级 “大创计划”,其中,甲类项目1010项,乙类项目1010项。

二、以创新创业竞赛为平台,提升大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

为了给大学生提供更多参加实践、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机会,引导学生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在实践中求真知,不断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从2012年开始,我厅联合省财政厅、省住建厅、省经信委、中国互联网协会、第十二届全运会组委会宣传部以及北方重工、抚顺特钢等行业企业共同举办了机械创新设计、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公益广告创意设计等40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竞赛项目学科涉及面广,师生参与程度高,近50万在校大学生参与了省校两级竞赛。我厅委托各承办单位对参赛作品进行评选,评选出学生奖项、优秀指导教师奖项、优秀组织单位奖、组织工作先进个人奖等各类奖项,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们的参与热情。

为了给本科教学改革,特别是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营造良好氛围,凝聚共识、争取支持,我厅加大了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的宣传。所有竞赛项目都邀请媒体、行业、企业等有关人员观摩,辽宁电视台、华商晨报、中国大学生在线等新闻媒体都对竞赛进行了专题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一定反响。中兴通讯、外语教育出版社、辽宁省建筑勘探研究会等还赞助或协办了智能自主机器人、英语应用、结构设计等竞赛。

省级创新创业竞赛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提供了充分的展示场所和竞争舞台,极大地提升了大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

三、以专业改革试点为突破口,推进专业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

为了引导高校紧密围绕国家和辽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强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机制,2014年我厅组织专家组遴选、批准了14个专业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工作,推动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着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创业意识与创业能力。力争通过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使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专业教育全过程,建立立足于专业教育并融合创新创业理论与实践的人才培养体系,提升专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和能力。

四、以学校专设机构为基础,建立大规模创新创业教育专用基地

为了给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构建一个学科交叉的教育、训练、孵化平台,2014年我厅启动建设了20个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基地。

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建设内容主要包括:

(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的特点,倡导“做中学”的教育理念,开设若干系统化创新创业教育和创新实践类课程,吸引有能力、有兴趣的学生加入基地,强化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实现课内与课外的有机结合,促进和支持学生的课外学术、科学研究、发明创造及创业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构建创新创业训练体系。创新创业学生参加国家级和省级创新创业竞赛,为参赛学生提供赛前培训和指导,在竞赛期间为学生参赛提供物质条件;从指导教师、实验条件等方面为参与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学生提供条件支持与保障;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项目提供孵化功能,实现创新创业成果转化和项目孵化“一站式”服务。

(3)搭建产学研合作教育平台。创新创业教育基地联合行业、企业,依托项目带动,实现与校外实践基地有机结合,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的教育环境。

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基地的建设坚持“资源整合、实践导向、项目牵动、多维保障”的原则,以创新创业教育基地为平台,通过模式改革、实践提升、成果驱动、校企共建等方式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水平;形成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服务区、示范区和先导区,以点带面,示范引领,带动学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各专业教育深度融合引领创新创业教育全面开展。

五、推进高校创新创业基础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提升教师教学水平

针对我省各高校创新创业师资资源、课程资源和实践资源条件不均衡的现状,2014年初,我厅启动了创新创业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由辽宁省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省创指委”)组织相关专家团队,开展了案例内容丰富、便于在线学习、跨校学分互认的课程资源共享试点工作。先期规划了《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方法》和《创业基础》两门课程,年内实现网上选课修读。

在此基础上,我厅组织省内具有丰富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经验的专家,编写了《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方法》和《创业基础》两本教材。这两本教材已被列为辽宁省“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

为了提高我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基础课教师的教学能力,2013年11月我厅委托大连理工大学开展了普通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基础课程教

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班,来自全省42所高校的180余名相关专业教师参加了为期一周的创新创业基础教学培训。培训期间,省创指委主任委员李志义教授做了题为“创新与创新教育浅议”的报告;11名省内创新创业教育专家分别围绕“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方法”和“创业基础”两门课程,进行了专题授课和针对性的教学培训;省大学生就业指导局刘铸局长详实地介绍了我省大学生就业现状以及创业的发展趋势,从政府层面提出了推动创业教育的看法。

六、以创新创业年会为契机,搭建大学生创新创业交流平台

为了给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学生搭建学术交流和成果展示平台,促进参与计划高校交流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和管理经验,2014年6月28―29日,我厅与省财政厅共同举办了辽宁省首届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

此次年会包括大学生创新学术论坛、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成果展示、大学生创业直通车、大学生创意作品展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交流会五个方面内容。年会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经过学校择优推荐、专家网评、会评,遴选出参加首届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的学术论文50篇、展示项目70项、创业直通车项目12项以及创意作品项目10项。经过专家组现场评审、我厅审定,确定了学生奖项:“优秀论文”12篇;“我最喜爱的展示项目”12项;“最佳创意项目”10项;“创业推介项目”4项;“我最喜爱的创意作品”1项。确定了优秀指导教师奖项:36名指导教师获得优秀指导教师奖。

为了有利于项目管理,便于高校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进行校内和跨校间的项目交流,我厅还开通了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实现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项目管理、新闻、数据维护、资料管理等在线管理功能。

上一篇:非传统数学思维在GCT考试中的应用 下一篇:中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差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