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与表现行为在大学生就业中发挥重要作用

时间:2022-07-28 01:00:35

表达与表现行为在大学生就业中发挥重要作用

摘要:学生表达与表现行为,主要是指学生在社会中借用一定的形式或方法,不断展示自己、显露自己,以使自己或他人逐步获取对自我的认同与接纳的过程。本文主要通过比较中外相关理论,结合学习成绩在大学生就业中发挥的作用,表达与表现行为在大学生就业中的重要性以及表达与表现行为培养途径等,说明表达与表现行为在大学生就业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表达与表现行为;大学生;就业

在大学里,单纯的知识传播已不是大学教育的唯一或者最终目的,培育出学生完善的人格体系,使学生具备全面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素质才是大学教育的根本目的。

针对大学生人格培育体系,表达能力包括口头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以及英语表达能力等方面,表现能力包括服饰表现能力、肢体动作表现能力、情绪情感的表现能力以及自身拥有的技能表现能力等方面。这些表达表现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学习成绩在大学生就业中发挥的作用逐渐减弱

1.就业单位对学习成绩要求逐渐放宽,根据对多家用人单位的走访,调查企业对学生最看重的素质,大多数单位并没有选择“学习成绩”选项。

据统计,企业最关心应届生的条件依次是个人表达表现能力、社会实践经验以及专业方向、职业道德,最后考虑的才是个人学习成绩。面临新的就业形势,用人单位主要看中大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这也把学生从机械、教条、揣摩课本内容的应答模式中解脱了出来,让学生通过成绩评价得到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充分发挥学生能力培养评价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力求使大学生在走向社会之前,从心态、素质、能力等方面做好应对职业挑战的全面准备。

2.学习成绩只反映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方面能力。

长期以来,学业成绩评价都很重视学习结果,当然学习结果是重要的,但它只是学习的既成事实,片面强调结果导致了学习的功利性和实用性目的。同时,学习成绩仅仅反映出的是学生快速掌握一定基础知识和知识架构的能力,并不能全面的反映出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新的形势下,评价应更多地关注实践和思维能力、创新意识的检验与培养,使评价同时成为继续学习的过程。

3.成绩较低的同学其他方面能力并不低。

目前,高效评价学业成绩的方式较为统一。传统的学业成绩评价重知识轻能力,导致闭卷考试、书面考试成为最主要的方式,侧重知识,轻视实践;多测书面表达,少测动手实践;重测概念,轻测创新,直接导致了学生重书本、轻实践,重理论、轻动手,重答案、轻创新。因此,一些成绩较低的同学反而可能利用了更多的时间进行动手实践和创新活动。他们在表达表现和社会实践等方面的能力并不比成绩较高的同学低。

二、表达与表现行为在大学生就业中的重要性

1.表达与表现行为是外在的重要体现。

表达表现是一种重要的个人品质。每个人都具有自己的个性,只有表现出个性中的独特色彩,才可能成为真正的主体。表达表现能力通过个体不断参与社会活动表现出来,因而对大学生参与社会的能力与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良好的表达表现能力能够促进学生更快更好的融入新的环境中,并表现出个人优秀的一面。因而表达表现体现出来的个人外在素养在学生就业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表达表现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人格培育体系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2.表达与表现行为是沟通的重要环节。

进行有效的信息沟通,其首要前提是,人们表达的信息必须别人能理解,信息必须是清楚明确的。无论是文字还是谈话,首先要做到让别人能懂。这看起来很容易,实际上不容易做得很好。一个好的沟通者应该具有较好的表达表现能力,能将自己的意思完整准确地表达出来。同时,信息的接受是沟通的重要环节。在实践中,大量的信息是通过口头语言形式传递的。因此,表达表现能力成为改善沟通效果的基本方面。

3.表达与表现行为是用人单位看重的重要方面。

调查结果表明,用人单位青睐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毕业生,表达表现能力被高度重视,高学历不再诱人。良好的表达表现能力能够反映出一个人在团队协作、与人沟通交流方便的优势,有利于工作的开展和工作效率的提高。同时,表达与表现行为的提升能够是毕业生在刚刚进入一个陌生的新环境后,更好的与他人协作,更快的融入团队中,发挥出自己的个人优势。因此,表达表现能力在用人单位的人才选择中占据了重要的意义。

三、表达与表现行为培养途径

1.知识积累。

在平时的教育中,我们就要对学生进行谋篇布局的思维训练,使学生在发表任何言行之前,都能从全局考虑问题,不要只抓住一点,忽略全局。要多读书,以增加自己表达思想的深刻性、观点的新颖性、内容的丰富性;要多实践,以培养自己思路的敏捷性、表达的条理性、准确性和生动性。在读书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学习规范的表达方式方法,学习遣词造句的规律,学习使用材料的技巧,学习各种写作的方法。只有个人的知识储备达到了一定的程度,才能运用的得心应手。同时,学生可以通过多读书、多参与实践性活动,在这个过程中积累个人表达表现的方式方法。

2.自我练习。

自我练习培养个人表达表现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自我练习是通过说话表达思想、进行口头交际来进行的。排除心理障碍、激发训练兴趣是表达表现能力训练的一个基本前提,此外,创设说话的良好环境,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中练习口头表达,是提高表达能力的一大保证。表达表现能力是学生的一种综合素养,表达表现能力的提高不仅仅限于某一个特定的方面,通过自我练习,能够使学生各个方面的表达表现能力得到锻炼,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表达表现能力。

3.课堂活动。

课堂活动是大学生锻炼自我表达表现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积极进行情景演练。学生应当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在各种课堂活动中与他人沟通,勇敢的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课堂活动能够激发自己的想象力和表现欲。同时能够练习口语表达的艺术,注意不要出现抢话、不礼貌、言不及义说话没重点、动作夸张状况。这些方面的锻炼都是其他方式所不能取代的。

大学生最终要走向职场,对学生提前进行职业生涯训练,有助于学生踏上社会以后更容易表达自己、表现自我、融入社会。较好的表现能力往往以良好的表达能力为基础,而良好的表达能力又有助于较好的表现能力的展示。综合来讲,大学生表达表现能力是内部言语外表化,使人们易于了解和接受的一种能力,以便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充分展示个人形象、风格、个性和思想内涵的能力。表达、表现能力是一种个人与外部环境形成良好沟通交流能力的综合体现,是构成个体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表达与表现行为在大学生就业中发挥重要作用,对于大学生尽快达到自己的就业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上一篇:巧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下一篇: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法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