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越“习题”大山非必经之路

时间:2022-07-28 12:36:31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前两天,我偶尔从家门口收废品的大爷那里淘到了好几本宝贝――几本上世纪六十年代的物理、化学、数学教材,还有几本1978年的物理练习册。其中,1960年的化学教材,在泛黄的马粪纸上流淌着的流畅文字,是标准的科技说明文的体例,难怪很早的时候我们会批评有的老师在“照本宣科”,但是当年的教材确实是可以“照本宣科”的啊!教材后面没有客观题,基本上都是主观题,让你谈谈对这个知识的理解。而1978年出版的一本高中物理习题解则出现了大量的、我2001年参加高考时还在考查的“新题型”,当年刚刚恢复高考、百废待兴,这些习题满足了迫切需要标准化考试的基础教育的需要。可三十多年过去了,已经“互联网+”的中国,仍然不允许在数学考试中使用图形计算器。作为教师,我也曾遇到跨不过的习题沟壑,在习题面前,教师并不是万能的。犹记得看到《沉默的权威――中国基础教育教研组织》一书的一瞬间,我的脑袋就被轰了一下,是啊,原来教育改革的对象不是知识,而是习题,是习题体系背后的那些沉默的权威。新一轮课程改革将不再是改内容――再删去一些“繁难偏旧”,而是改教学评价、改教学组织形式、改习题体系、改教材,但是谈何容易呢?前方的那座大山啊,可不是一年两年形成的,而且“外行”恐怕也动不了它。

但麻省理工学院终身幼儿园团队的米切尔・瑞思尼克教授给了我们另外一种选择,通过互联网,我们没有必要翻越那座山,我们知道教育只是家庭到社会的一个摆渡站,如果通过互联网,让所有人都能够自由地表达他们的思想,通过项目来学习科学、技术、工程学、艺术和数学领域的综合知识,并且能够将其融会贯通,通过项目的传播结交朋友,获得社会的认可,完成与社会的对接。他们在开发了Scratch这样的基于网络的学习生态体系之后,又开始了P2P大学――一种在线的基于社群的廉价高等教育模式的尝试。而且从我在2015深圳制汇节上采访Intel创客部门负责人的情况来看,国际大公司也越来越注重年轻人的项目经历,而不仅仅是学历。如果支撑这个习题体系的动力被抽掉以后,习题体系会崩塌,按照项目学习和社会的发展重新建构,而那些有趣的“思维谜语”会还原到它本来的位置,就像是对对联一样,它很有趣,但不适合所有人,更不适合作为唯一的标准来选拔人才。沧海桑田,人类文明的车轮不断前行,每一个时代都有做出巨大贡献的人和工作,我们感谢他们,但是这些人和事必然都会被后来的更符合时展的模式所取代,作为关注信息技术所带来的教育变革的教育者,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并且像“终身幼儿园”团队一样坚守创新、持续实践、乐于分享,将会使教育的各种元素归位,让我们的下一代在一种快乐的氛围中成长――终身幼儿园。

(本期对话嘉宾 吴俊杰)

上一篇:老板,别再用蓝领的方式管理我 下一篇:江苏:下大力气培育新型职业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