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质量检测技术分析

时间:2022-07-27 07:38:10

建筑材料质量检测技术分析

摘要: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建筑工程质量越发引人关注。一个工程质量的好坏,不仅取决于施工过程的质量,而且取决于工程材料的质量,而材料质量直接影响到工程造价与施工成本。建材检测是建筑工程质量保证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确保建筑工程质量的先决条件。它不仅是评定和控制建筑材料质量的依据和必需的手段,也是节约原材料、发展建筑科学技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是监督工程质量的眼睛。本文结合我国建材检测发展现状,对目前我国的建材质量检测技术加以分析。

关键词:建筑材料;现状;质量检测;分类

中图分类号: TU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我国建材检测发展现状

据国家认证认可监督委员会统计,目前我国的检测机构分布之广、数量之多、涉及面之宽,在世界上是罕见的。在众多的实验室中,绝大部分实验室的检测装备相当简陋,科技含量也不高,建材检测行业从开始出现发展到今天,都是以科研院校和大型建筑企业内部试验室等附属机构的面貌出现的,大都带有科研与教学性质。而以各级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名义设立的监督检验室,带有政府色彩,且一直附属于母体的部门进行运作,还没有形成独立企业运作的理念。但是,按照国际惯例,没有独立法人资格,检测机构是不能作为独立的第三方服务市场的,这就为中国的建材检测机构带来了市场风险和压力。

建筑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对所耗能源的多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旦耗能增加,随之而来的大量的建筑垃圾会给环境造成巨大的负担,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因素有很多,而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往往是因为建筑工程所用材料质量不过关,从建筑材料质量检测的现状,方法以及提高措施几方面着手,对建筑材料质量检测进行分析。

二、常用建筑材料的分类与检测频率

1.砂、碎石或卵石

以同一产地、同一规格、同一进厂(场)时间,每400m3或600t为一检测批,不足400m3或600t的也论为一检测批。

2.水泥

(1)袋装水泥以同一水泥厂、同一标号、同一生产时间、同一进厂(场)时间的同一出厂编号的水泥为一检测批。但一检测批的总量不得超过200t。

(2)散装水泥以同一水泥厂、同一标号、同一生产时间、同一进厂(场)时间的同一出厂编号的水泥为一检测批。但一检测批的总量不得超过500t。

3.粉煤灰

以连续供应的200t相同等级的粉煤灰为一检测批,不足200t的也论为一检测批,粉煤灰的数量按干灰(含水率小于1%)的重量计算。

4.钢筋原材料

以同一牌号、同一炉号、同规格、同一交货状态、同一进场时间,每60t为一检测批,不足60t时,论为一检测批。

5.钢筋焊接

在一般建筑物中,以每300个同钢筋级别的钢筋接头为一检测批。在现浇钢筋混凝土多层结构中每一楼层或每施工区段,同钢筋级别的300个接头为一检测批,不足300个的也论为一检测批。

6.混凝土外加剂

必须有生产厂家的出厂合格证书,内容包括厂名、品名、包装、出厂日期、性能使用说明。以掺量大于1%的同品种外加剂每100t为一检测批,掺量小于1%的外加剂每50t为一检测批,不足100t或50t的也可按一个批量计,同一编号的产品必需混合均匀。

7.墙体材料

(1)烧结普通砖:以每15万块为一检测批,不足15万块的也可作为一检测批。

(2)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以同一种原料配制成的相同外观质量等级、强度等级和同一工艺生产的10000块为一检测批,不足10000块的也按一检测批。

(3)蒸压灰砂砖:以每10万块为一检测批,不足10万块的也可作为一检测批,但不得小于2万块。

(4)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以同品种、同一规格、同等级的砌块,以10000块为一检测批,不足10000块的也可作为一检测批。

三、常用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与检测

1.按施工计划的要求,组织好各种材料的进场,按总体平面布置堆放,设立标识,不同品种、不同规格的材料分别堆放。做好材料防雨工作,防止水泥受潮变质,钢筋锈蚀等。做好材料的及时检测工作,检测合格的材料方可使用。例如:水泥的储存时间不能过长,一般水泥存放三个月,强度将降低10%-20%,存放六个月,强度将降低15%-30%。水泥一般最多存放三个月。

2.按检测规范要求,对进场的建筑材料进行见证取样送检,见证取样送检在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保证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工作公正性、科学性、权威性的首要环节。提供质量检测试样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对试样的真实性负责。见证取样检测的检测报告中应当注明见证人单位及姓名。因此,必须加强对建筑工程材料质量检测见证取样工作的普及辅导,推行见证取样送检制度,使建筑施工的材料全过程实现检测控制。

3.按国家的检测标准和规程对送检的材料进行检测,严格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检测工作坚持科学性、公正性,其工作不受任何行政干预,不参与任何有损于检测结果公正性的活动,实事求是,让检测数据来说话,使见证取样送检的材料检测结果能真实反映工程和材料的质量。

4.落实建材供应、使用、检测三方责任。从见证取样深化到三方确认,就是要紧紧抓住建材供应商,一旦检测结论产生,就能及时确认各方责任,顺利实现不合格产品的清场和对使用单位的警示。使用方,包括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合理使用和见证使用经检测合格的产品,这是保障工程质量的根本。检测方就是检测机构,应确保检测的客观、公正,真实反映施工现场建材产品质量状况。这是保障工程质量的关键。应充分发挥这三类对象的作用,通过明确各方责任,规范各方行为,才能有效遏制检测工作中的假、乱现象。

5.把握委托、核查、抽样、试验、报告和评估六个操作节点。委托应更新,应改变现有的委托方式,委托过程应有第三方监督;核查应严格,应核查施工现场建材产品信息,保证检测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抽样应科学,应制定切实可行的抽样方案,推行检测机构现场抽样和取样,保证试件能代表母体的质量状况;试验应规范,应按检测运行法则操作,确保检测过程和检测结论客观、准确;报告应有效,检测信息应即时传输,不合格检测信息应及时上报;评估应专业,对检测工作的开展应进行绩效评估,不断规范和完善各个节点的操作运行。

四、结语

随着工程建设任务的迅速发展,建筑市场的兴旺,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与检测在建筑施工、科研、技术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建筑材料是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首要条件,把好材料质量关就是把好工程质量关。我们要树立起“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从源头抓起,使检测的结果正确反映建筑材料的质量,从而使工程上不合格的建筑材料得到及时的发现,让不合格的建筑材料不流入建筑工地,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为有效地控制工程质量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凌云.关于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监理的探讨[J].科技资讯,2008(5):12-15.

[2]郭武林.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探讨[J].广东建材,2009,25(6):34-35.

上一篇:浅析提高建筑材料质量检测的措施 下一篇:绿色建筑施工管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