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课要转变评价方法,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时间:2022-07-27 06:45:09

科学课要转变评价方法,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小学科学教材中要求将科学课的评价目的从传统的单纯由教师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进行分等排队,转变为“了解学生实际的学习和发展状况,以利于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习、最终实现课程宗旨,即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科学素养”。尤其教学评价要淡化评价的甄别功能,注重评价的激励功能。

为了实现评价目的的转变,科学评价界定具体从以下几方面做转变:

一、主体要多样化

评价由传统的科学课教师给学生打分,转向学生本人、同组同学、家长等参与学习评价,运用多样性的评价方法对不同目标、不同内容进行教学评价,科学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创造性的试验。这不仅能增强评价的准确性,还有利于评价激励功能的发挥。

二、内容要全面

科学课的评价不再是单纯考核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而是从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知识、科学实验、现象观察记录等方面对学生的变化、态度与进步做全面的考察。

三、时机要全程化

标准要求变传统的关注总结性评价为更加关注过程性评价,随时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与反应,及时给予必要的、适当的鼓励性、指导性评价,使学生的每一点成功都能得到肯定和认可。

四、呈现方式要综合化

百分制不能适应科学课的评价需要,等级评价法、评议法等模糊评价法已在教学中运用。实践证明,科学教师根据学生自评与互评,参照教师的观察记录、测试与作业情况和学生成长记录袋作出综合评价,采用等级法和评议等模糊评价法更有利于科学教师向家长汇报学生科学课学习的进步和发展,指出努力方向,更有利于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

要上好科学课,转变和运用好的评价法迫使我们不断提高、充实自己,用新的观念来武装自己,把课程弄懂、吃透,改变陈旧的教学模式,尤其是建立更新的课程评价方式,使学生在科学课中真正能学到东西,能亲身感受科学课给自己带来的喜悦,并在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方法与能力,科学精神、态度与价值观,科学行为与习惯方面都能有所收获。真正让学生去想、去做、去探究,通过观察现象、探究活动等具体动手操作来逐步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科学素养,使学生的每一堂课、每一次实验、每一次活动都能感觉到有成功、有收获、有快乐。

(作者单位 李 滢:甘肃省山丹县教育体育局 韩建芳:甘肃省山丹县南关学校)

上一篇:寓言类素材“蜗牛的壳”多维运用 下一篇:谈新课程背景下高三化学总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