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英语课堂彰显生命的本色

时间:2022-07-27 12:01:45

让英语课堂彰显生命的本色

我国著名教育学家叶澜教授说过:“课堂蕴含着巨大的生命力,只有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师生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活力。”可见,课堂教学的本质在于关注生命,在于对每一位学生的生命质量高度负责。因此,根据生命化教育的理念和新课程改革的思想,英语教学必须以尊重和善待学生,呵护和成就生命为根本,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让课堂成为学生的乐园,让课堂彰显生命的本色。

一、营造良好氛围,点燃学生参与的激情

英语教学的主阵地在于课堂,课堂的成功开辟离不开良好的教学氛围。试想同样的教学内容,同样的教学对象和同样的教学环境,教学的效果有可能不一样吗?笔者认为有可能,关键取决于教师的课堂调控能力和驾驭程度。有些老师善于利用自己的教育智慧和教学艺术,营造出有利于教学正常开展和学生正常学习的良好的课堂氛围,将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地吸引过来,并且愿意和乐于参与到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中,让自己的脑、口、手、体充分的动起来,以最佳的状态积累语言、消化语言、巩固语言、运用语言和拓展语言,激活学生的思维,触发学生的想象,点燃学生的激情,从而让英语课堂渲染上生命的色彩。例如教学牛津小学英语教材4A第二单元《In a toy shop》的B部分动物类单词,我将学习新单词和巩固上一节课所学的句型“What’s this/that?It’s a…”结合起来,将学生们从家里所带来的玩具动物进行整理、归类和摆放,开了一个玩具宠物店,我来当店主,学生们当顾客,引导学生在买卖的环境氛围中学习语言,运用语言,发展语言。学生们对这样的学习形式非常热衷,都愿意参与到语言交流之中,大大提高了英语课堂的教学效果。

二、优化教学活动,搭建学生展示的舞台

英语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创造性活动,英语课堂教学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生互动与生成的程度,取决于学生投入和展示的力度,取决于教学活动的优化度。真正具有生命本色的英语课堂,一定是学生自觉行动、自愿参与、自主展示的生命历程。作为教师必须为学生的这种“展示”提供有利的机会,搭建好能够满足学生成长需求的安全的舞台,并为学生在这个舞台上尽情地展示自我做好保驾护航工作。优化英语课堂,我们必须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艺术地运用教学语言,做到生动丰富,形式多样,善于不断变换句式,让学生在适应和接受中提高听说能力,积累丰富语言;有效地设计教学环节,带着学生走向知识,减轻学生学习的负担,以实现教学效率的最优化;不断地活化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在课本语言中体验生活,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语言,让英语学习取源于生活而服务于生活,让英语课堂真正地活了起来。例如教学牛津小学英语教材4A第九单元《What’s the matter?》的B部分单词,我让学生在小组内模拟“tired”“ill”“hot”“cold”“hungry”“thirsty”六个形容词,利用所学句型“What’s the matter?I’m …”进行表演对话,让学生真切地体验生活中曾经出现的情况,既加深了学生对单词的理解和认识,又考验着学生,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

三、发挥主体作用,挖掘学生创造的潜能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堂教学必须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目,不断地为课堂注入生命的活力。课堂的活力不是依赖教师的参与而实现的,而是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才能产生的,因此我们在英语课堂上必须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交还学生学习的权利,同时发挥好教师的主导功能,努力成为学生成长的引领者,成为学生潜能的唤醒者,让师生在英语课堂上能够分享激情的燃烧、真情的涌动和心灵的碰撞,使学生的想象得以放飞,潜能得以释放;分享思考的快乐、顿悟的惊喜和灵性的焕发,使学生的能力得以提高,体验得以深化。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是要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英语课堂,投入语言学习,促使学生凭借着自己的能力解决学习中的问题,或者通过自己的努力,离成功更近了一步。学生是极富创造潜能的生命个体,这种潜能所呈现的效益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挖掘的力度与火候,只有当教师处理得当,恰到好处地把握好学生的创造生成点,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例如教学牛津小学英语教材4B第七单元的B部分单词,我给学生布置了预习自学任务,课上检查交流时发现大多数学生都完成得比较到位,他们通过查阅工具书、上网浏览、请教父母等方式不仅掌握了单词的意思,还掌握的单词的用法,如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的区别,不可数名词与数词+名词+of的连用,可数名词复数的转换等等,把教学的重难点一一道尽,着实令笔者震惊啊!

总之,英语课堂面向的是一个个生命,生命是唯一、神圣而又平等的,值得我们去珍视和善待。广大小学英语教师必须立足生命的高度,通过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优化日常性教学活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来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发展自己,为生命喝彩。让我们努力追求这样的目标和境界——让课堂与生活衔接,让课堂与时代同步,让课堂成为学生彰显生命本色的天空。

上一篇:产学研联盟知识转移研究综述 下一篇:中国也有斜塔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