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思考

时间:2022-07-27 09:49:03

关于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思考

摘 要:高校扩招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现象日趋严峻。高职院校应当不断深入研究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理念,高度重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建立完善的职业生涯教育体系,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贯穿于高职教育的全过程,使学生尽早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以提高就业技能,拓展就业空间,促进其顺利就业。

关键词: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2)03-159 -02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不断扩招,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现象日趋严峻。指导高职学生进行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对于转变就业观念,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促进毕业生及时、充分、顺利就业,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为了解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及特点,提出有针对性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策,笔者于2011年11月对南京某高职院校在校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200人构成样本,发放问卷200份,实际回收有效问卷185份,回收率为92.5%。

一、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

(一)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视程度较高

调查显示,高职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视程度非常高,普遍认为职业生涯规划对自己成长成才有帮助。问卷中,在“你认为职业生涯规划是否重要”的选项中,89.1%的学生选择了“非常重要”或“重要”。而实际表明,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的具体操作过程中存在着严重不足,如缺乏信心、方法不当、缺少指导、对自身认识不足等等。因此,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势在必行,而且必须贯穿于高职阶段的全过程。

(二)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主动意识薄弱

在调查中发现,尽管学生普遍认识到了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但相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学生对于自身能力和职业规划的理解较为欠缺,缺乏主动性。问卷中,在“您对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了解吗”的选项中,仅8.1%的学生选择了“非常了解”,54.1%的学生选择了“一般了解”,37.8%的学生选择了“不大了解”。大多数人是一般了解或不大了解,说明大多数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心中还没有明确的想法。

在“您是否对自己进行了长期或短期的职业规划”的选项中,2.7%的学生选择了“已进行了未来3~5年的规划”,49.3%的学生选择了“已进行了未来1~2年的规划”,32%的学生选择了“只进行了这个学期的规划”,16%的学生选择了“还没有进行规划”。有远期规划的人非常少,大部分学生只有半年至两年即“大学生涯”的规划,少部分学生完全没有任何规划。由此可见,学生对职业规划的重视程度与主动意识上存在着很大的偏差。绝大部分学生对于到社会上从事什么样的职业和如何发展还没有比较清晰的想法。

(三)职业规划与所学专业不一致的矛盾

问卷中,在“您愿意从事与所学专业一致的工作吗”选项中,仅4%的学生选择了“非常愿意”,6.7%的学生选择了“愿意”,85.3%的学生选择了“不愿意”,2.7%的学生选择了“可以,但可以从事其他专业的工作”,1.3%的学生选择“没有考虑过”。绝大多数学生不愿意从事与所学专业一致的工作。可见学生职业规划与所学专业二者之间存在着矛盾,其中的原因很可能在于:一是高考填报专业时,学生选择专业的随意性较大,很多是由家长决定的,家长根据自己的价值判断、社会现象、就业前景等为学生填报志愿,却忽略了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性格等。学生所读的专业不是基于自己的实际情况;二是学生职业规划缺失,自我期待混乱,没有明确的想法。且对专业的认同感低,对本专业的就业前景非常悲观。因此会对专业学习产生抵触情绪,影响职业选择。

二、职业生涯规划应贯穿高职教育的全过程

大学生就业观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漫长的过程,往往是在校几年准备和努力的结果,不可一蹴而就。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应从大一入学教育开始,尽早让学生开始认识自己、设计自己、规划自己,做好充分的准备,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其内容应当贯穿于高职学生三年学习的全过程,并且有计划、分层次地实施。一年级的职业生涯探索期,二年级的职业生涯拓展期,三年级的职业生涯决定期,三个阶段融会贯通,有机联系。

大学一年级是新生完成从中学生到大学生身份转变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大学生活的起点,是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基础阶段。因此,抓好这一时期的教育引导工作至关重要。一是要对高职学生进行专业意识教育,指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所学专业的知识体系、人才培养目标、就业前景、发展方向等,指导学生确立具体的学习目标和努力方向,形成初步就业意向;二是指导学生了解自己,正确地认识自我,准确定位,参加职业生涯规划的各类教育、培训、活动等,在此基础上初步设立职业目标并制定相应的实施措施。

大学二年级以培养职业能力为重点。一是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更深入地了解所学专业,了解所学专业与职业发展的关系,培养和提升职业发展应具备的各项能力;二是进一步认识自我,了解环境,拓展职业规划方面的知识,优化知识结构,通过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勤工俭学等活动,了解职业,认识社会,对自身职业规划进行修正,为顺利就业做好充分准备。

大学三年级是职业生涯的决定期,必须重点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一是指导学生对前两年的职业准备进行总结,检查确立的职业目标是否清晰、明确、可行,并对自己感兴趣的职业进行分析、细化,通过顶岗实习,亲身体验工作环境和组织文化,培养自身职业适应能力,找出自身差距;二是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求职招聘活动,了解求职技巧和就业政策,开展求职技能训练,并把有效的招聘信息及时传递给学生,指导学生做好择业心理调适,使学生尽快就业。

三、对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几点建议

目前,高职院校对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意识普遍较为薄弱,学校缺乏生涯规划理念,没有形成完善的职业生涯规划体系。由此导致高职学生对自身就业前景迷茫、就业压力较大。因此,高职院校通过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解决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显得十分重要。

(一)加强专业教育,培养专业意识

学生所学专业与职业规划二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这就要求学校必须加强专业教育,使学生对所学专业有一个全局的把握,建立专业意识,培养对本专业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明确专业学习的方向和目标,树立专业认同感,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和技能,这也是实现职业生涯成功的重要条件。

专业教育应当作为新生入学教育中重要的环节,可通过邀请本专业教师讲解专业概况、学科特点、课程设置情况、人才培养方案等,也可请优秀毕业生、行业用人单位人事经理等讲解本行业发展前景等。

与此同时,针对专业与理想不一致的情况,学校和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正确地引导,避免学生厌学情绪。不仅要使高职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精通,还要适当拓展学生技能,使学生掌握与专业相关、相近的若干知识和能力。

(二)根据学生个体情况开展个别生涯辅导服务

高职学生在进行人生定位和职业选择时需要有个性化、有针对性的辅导服务。这就要求高校一方面应强化职业生涯教育意识,加强面向个体、个性化的咨询辅导,加强生涯辅导的理论研究和探索,合理建构生涯教育,着力培养一批从事生涯辅导的专门人才;另一方面,职业生涯设计应与学生的性格、气质、爱好、兴趣、能力、特长等结合,充分发挥优势,扬长避短。根据学生的个体情况开展个别生涯辅导服务,能使学生尽快调整心态,找到理想中的职业定位,并且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克服劣势,努力实现职业目标。

(三)开展以职业生涯规划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

加强以职业生涯规划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校园氛围。一方面,在传统的职业生涯规划咨询、讲座、主题教育的基础上,创新教育形式和活动载体,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校园文化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充分参与,寓教于乐。如可开展以职业生涯规划为主题的演讲比赛、技能竞赛、知识竞赛等;另一方面,积极探索职业生涯教育的新途径。如开通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网站,利用网络、微博、QQ群、空间、博客等新媒体资源,将网络与主题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使互联网成为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有效渠道。通过网络咨询服务,咨询人员提供同步在线咨询与辅导服务。

总之,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加强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各高校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必须高度重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树立起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不断完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有计划、多层次地对高职学生的职业规划提供科学的辅导,是高职院校的一项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彭齐林等.高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探讨[J].教育探索,2011,(06).

[2]汪晓芳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0,(11).

[3]龚咏梅.简论对大学新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2010,(12).

作者简介:

吴轲威,女,江苏南京人,硕士学位,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外语系思政辅导员,助教。

上一篇:独立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 下一篇:低端烟民的三种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