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生子女能否免于死刑

时间:2022-07-27 09:27:37

摘 要:死刑给犯罪者家属带来的伤害只是死刑无法避免的消极效果之一。顾及死刑对独生子女犯罪人父母的连累而要求废止对独生子女犯罪人适用死刑,违背了法律的基本原则,不符合法律公平正义,必然导致人们的异议。尽管刑法中对犯罪时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和审判时怀孕的妇女免于死刑,审判时年满七十五周岁的老人也被特殊对待,但是我么无法类推到独生子女。独生子女的出现是国家政策的产物,但是其犯罪责任不应由国家承担。只有在全面废止死刑的前提下,独生子女免于死刑才会实现。

关键词:独生子女 死刑 消极作用 废止死刑 罪责自负

死刑是以剥夺犯罪人生命为内容的最严厉的刑罚,在中外刑罚史上,死刑是起源最早的刑种之一。死刑具有最大的威慑力、遏制力,是预防犯罪的罪有效的手段。①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死刑的合理性从未收到质疑,但是自1764年贝卡里亚发表《论犯罪与刑罚》一书, 发出了"在一个组织优良的社会里,死刑是否真的有益和公正?"②的质问,并倡导限制和废除死刑以来,死刑即成为近现代刑事政策和刑事立法理论研究中最具争论的问题。我国的客观现实条件、传统法律文化思想、民众心理等使得目前在我国完全废除死刑是不现实的。死刑全面废除虽然暂时不能实现,但是各种限制、废止死刑的论说从未停息,有人提出针对不同的犯罪主体区别对待的政策,既然死刑犯罪主体可以排除犯罪时未满18周岁和审判时怀孕的妇女,那么如果犯罪主体是独生子女这一特殊的群体,也应当免于死刑。我暂且不问这一说法是否合理公正,作为一个坚定的死刑废除论者,我为每一种支持废除死刑的言论鼓掌欢呼。

20世纪70年代末,两件具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使得中国这个人口大国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一是改革开放,二是人口政策。③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历程,中国的面貌焕然一新,而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被贯彻实施,有效地降低了中国人口的增长率,减缓了人口急剧膨胀的速度。而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和成长起来了一代新人--独生子女。 独生子女的"独",是一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他们是父母的重心,上一辈人的期望,整个家庭的关注。与非独生子女相比,独生子女往往被认为具有智力水平高,创造能力低,亲和需要强,交际能力差,耐挫力低,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相背离的人格特征。而独生子女之所以有着与非独生子女在心理、智力、身体、性格等多方面的不同,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由于环境和后天教育影响的结果。是否因为独生子女这一特殊群体受到了太多的关注,连法律都要给予特殊照顾呢?

主张独生子女免于死刑也不是没有道理:首先,死刑对于犯罪的威慑力是有限的。"治乱世用重典",在历史中曾长期存在以重刑威慑阻遏犯罪的思想,但基本的事实是,从来没有乱世是由严刑峻法来治理。从我国殷商做炮烙之法,到秦代的腰斩、车裂,到隋炀帝的诛灭九族,再到明清时期普遍使用的绞刑与凌迟之刑④,虽然统治者惯用严刑,但是社会动乱不断,一朝的统治也往往因暴政而灭亡。犯罪是一定社会中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等相互作用的产物,死刑不可能从根源上解决产生犯罪的复杂的社会根源,自然也就不能起到根本上遏制犯罪的作用。

其次,独生子女因犯罪被判处死刑,涉及到不仅是父母,甚至是对多至6位(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老人的灭顶之灾,让他们一下子失去了支撑家庭的顶梁柱。传统中国人关于传宗接代观念的根深蒂固,更使得失去子女无论对哪个独生子女家庭都是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自古以来,无论孩子犯了什么罪,做父母的总是希望孩子可以活着,哪怕受苦受累,受尽社会的谴责,父母心里,只要孩子活着,就比什么都强,独生子女更是如此。 年幼的子女发生意外,年轻的父母或许还有机会再生一个。但是作为犯罪主体被判处死刑的独生子女必定是年满十八周岁,成年子女的死亡,使得年过中旬的父母可能面临"空巢"的后半生,孤苦伶仃,十分凄凉。在传统中国人心中,断子绝孙是正式刑罚之外自然和社会可能给予生者的最大的现世报应;对于而今的许多中国人,儿女几乎是生命的全部意义。中国历史上对非"十恶"犯罪尚且"存留养亲",并且这一制度持续了千年。⑤古代中国人都能有这份人性的考量,为什么在社会发展迅速,人的生命价值得到提高的今天不能有呢?人们由己及人,对于失独家庭给予了极大的同情。当犯罪人是独生子女的时候,对他适用死刑而对生者带来的伤害使得主张让独生子女免于死刑论者的迫切心情可以为人理解。

同时,从保护犯罪人父母利益的角度来看,一直以来刑法要求罪责自负,谁犯了罪就由谁承担相应的惩罚,当犯罪主体是独生子女时,对他处以死刑带给父母家人的影响似乎被无限扩大。死者的家人还得到了社会的同情,法律的保护,国家的支持。现在的社会人们似乎比以往更嫉恶如仇。药家鑫被判处死刑的当天,甚至有民众放鞭炮庆祝。我们理解民众对受害者的同情,但是忘记了对同样失去子女的药家鑫父母给予关爱。而失去独生子女的犯罪人父母却从来得不到同情,陪伴他们了除了失去唯一孩子的伤痛,还有世人的冷漠,他们的后半生漫长、黑暗,没有一点希望。但是作为法律人,需要比别人更多一点的开阔,需要更多一点的勇气坚持人性关怀,不能因为与罪犯的亲子关系就否认他们也有值得被保护和关心的理由。一个体面的法律和司法应当在执行公正的刑罚之际,尽可能的避免殃及无辜。

其次,通过对适用对象的限制来缩小死刑的适用范围,增强死刑现阶段存在的合理性在我国刑法中已经有规定。我国1997年刑法中明确规定了犯罪时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和审判时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在刑法修正案八中又加入了审判时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⑥这一限制是慎重适用死刑的体现,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反映。在犯罪时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和审判时怀孕的妇女得到刑法的人道主义关怀之后,审判时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也被纳入了特殊对待的范围。毫无疑问这是刑罚人道主义的体现,而坚持独生子女免于死刑的论者是基于扩大人道主义关怀的范围,将独生子女犯罪主体也给予特殊对待,考虑到其特殊的成长坏境、家庭背景,将独生子女犯罪主体纳入免于死刑的范围。他们认为,既然未成年人、怀孕的妇女和年迈的老人都可以享有特殊待遇,为什么作为一个家庭全部重心、父母全部生命的独生子女不可以免于死刑呢?刑法人道主义要求刑罚处罚既符合法律事实,也考虑人性与人情,以此来匡正与限制刑罚权的行驶。而倘若作为犯罪主体的独生子女也免于死刑,不正是刑罚人道主义的体现,宽仁慎刑理念的发展,社会文明的进步么?

还有,对独生子女免除死刑也是符合废除死刑这一国际趋势。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了废止死刑的行列,在我国的刑法学界,还谈不上死刑的存废之争。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死刑的必要性一再得以强调。近年来,随着人道主义思想发展,人们开始对死刑进行了反思。如果说我国现在还没有明确提出死刑是否必要的争论,可以预见的是废除死刑在我国并不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尽管目前我国刑法中仍大量保留死刑,每年适用的案例也不在少数,但是自从2007年死刑复核权统一收归最高院,宽仁慎刑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刑法修正案八与1997年刑法典颁布后的历次刑法修正案不同,废止了若干罪名的死刑,这标志着理论界呼吁已久的限制乃至废除死刑的主张正是获得了立法机关的认可,并进入了操作层面。这是中国踏上废除死刑的征途步伐的一个标志,是一个从理论向实践的华丽转身,是一个开始。无论跨出下一步需要多少时间或者跨度多大,但是有了这一开始,给了广大死刑废除论坚持下去的理由与信念。正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提出独生子女免于死刑似乎是合情合理的呼吁。

无论是考虑到对家庭的影响还是父母的关心和国际趋势,亦或是在人道主义这样大的旗帜下振臂高呼,一直坚持废除死刑理论的我,即便是赞同其中的某些观点,也不是完全同意免除独生子女死刑。

一.刑罚的作用机理表明,刑罚是把双刃剑,既可以产生有利社会的积极影响也可以产生不利社会的消极影响。⑦死刑给犯罪人亲属和家庭带来的影响是死刑不可避免的地会造成的消极效果之一,是不可能被完全消除的。我们看到的是失去唯一孩子的家长的痛苦,我们理解这种无可奈何的悲哀,但是这不能直接成为否认死刑存在的理由。刑罚的作用机理表明,刑罚是一把双刃剑,即可以产生有利于社会的积极影响也可以产生不利于社会的消极影响。刑罚的功能作为刑罚的积极影响人们熟知。然而,关于刑罚的消极效果,确实存在。死刑对于犯罪人亲属的连累影响或者说是不利效果固然存在,但这并不是死刑带来的全部,也不是死刑消极效果的全部。死刑剥夺了犯罪人的生命,固然严厉且不可逆,但是死刑存在的价值却从来没有被否定,这也是死刑存在了数千年的理由。除了对犯罪人的亲属,死刑对犯罪人本人、潜在的犯罪人以及其他的社会成员都同样有或此或彼的不理影响。

说这么多死刑的消极效果只是为了说明一点:死刑的消极效果远不止对犯罪人亲属的伤害这一种,而是俯拾即是。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为了避免死刑给犯罪人家属带来太大的伤害这一消极效果而对独生子女免死,那么死刑的其他消极效果就不需要避免了么?凡事都有两面性,死刑存在一天,它所带来的预防与惩治的功能就一定会伴随着它的消极效果。有人因为怕死不去犯罪,也有人因为怕死决意犯罪为了避免死刑而杀人灭口。死刑的积极效果与消极效果具有共生性。既追求死刑的积极效果又要绝对避免死刑的消极效果是不现实的。如果允许死刑的存在,就要容忍死刑的消极效果或此或彼的存在。单纯否定消极效果是不可能的,除非彻底废除死刑。

二.犯罪人亲属一直是我们容易忽略的一部分人,他们有其可怜之处,可是他们遭遇的一切也只是死刑的消极效果之一。他们没有过错,只不过因为是独生子女罪犯的亲属,因而蒙受打击,受到殃及。罪责自负目的是避免殃及无辜,而现实中独生子女的父母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子女犯罪而受到刑罚处罚。认为独生子女罪犯应免于死刑的人是无限扩大了人道主义关怀的范围。只要一个刑罚的执行是公平合理的,那就是符合人道主义精神的。为了避免亲属过度伤心生活无着落而要求不予死刑的不合逻辑的。不能只看到死刑对独生子女父母的伤害而忽略罪刑相适应的原则,一个人所受刑罚与其所犯罪行相一致,才是合理合法的。这种观点将刑法的制定者和刑罚的执行者置于冷漠无情的境地,不是一味宽容就是人道主义。作为法律人,我们知道同情的底线是法律的规定。

三.将独生子女当做特殊人群来看待本是没有错的。因为独生子女的成长环境、心理素质、行为方式是否与非独生子女一致一直是饱受争议的研究课题。在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今天,对于子女的教育问题是每一个家庭关心的重点,独生子女受到的是与以往不同的生活条件,也面临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这是不争的事实。独生子女确实有值得同情的地方。⑧但是难道就因为是独生子女连法律都要网开一面吗?刑法规定犯罪时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审判时怀孕的妇女和审判时已满七十五周岁的老人不予死刑是有特殊的考虑。未成年人是国家未来的希望,但是未成年人心智发育不完全,容易受蛊惑,误入歧途犯下死罪,如果直接处以死刑则是直接断送了改造的机会,直接结束他们原本充满无数可能性的未来。审判时怀孕的妇女免死,这不但是中国古今的传统,而且是中外制定法的通例,甚至已经得到国际人权法的确认。可以说着既是人类繁衍的需要,因为杀死孕妇或哺乳的妇女,同时也就杀死了未出生的生命或者影响了刚出生的生命的延续。与孕妇或哺乳的妇女一样,老年人免死在在中国也是代代相承,即便是当代保留死刑的国家也是这样。同时,从实际上说,老年人年老体弱,犯死罪的几率本就很低,而且其有生之年短暂,即便是处以无期或长期的有期徒刑,也多半会老死狱中。对上述三类特殊群体的免死或者是有历史的传统,或者是国外经验,更或者是符合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与繁衍需要,都可以为人们所理解。而唯独对独生子女犯罪人免除死刑的做法在国际上未曾有先例,没有传统,更没有本土现实可以概括,因而很难为人们所接受。

换个角度来考虑,如果因为犯罪人是独生子女,对其适用死刑对其父母家庭伤害太大而要求免除死刑,那么我们可不可以要求如果受害人是独生子女人要求加重犯罪人的刑罚,对杀害独生子女的犯罪人一律处以死刑?因为受害人若是独生子女,其父母必然要承受灭顶之灾,这样的损失比一般的受害人亲属更严重?这显然是荒谬的。因为如果可以成立,那么我们会有各种各样的理由来要求判处犯罪人死刑:比如杀害的是中年男子要判处死刑,因为中天男子是家庭的支柱,失去他全家人生活陷入危机,孩子没法上学,年迈的父母没有人照顾,妻子失去依靠;杀害的是高学历知识分子或企业高管要被判处死刑,因为他们在社会上作出了比普通人更多的贡献,失去他们社会损失巨大等等。这些显然违背了罪刑法定的要求,违背了人人平等的正义观念,是坚决不能被允许的。

四.至于他们所坚持的独生子女免于死刑是符合国际呼吁废除死刑的趋势,也是值得商榷的。死刑在我国存在数千年,一直延续至今,废除死刑的呼声也只是最近才出现。而且我国的客观实际、传统文化、人民群众的接受程度都不可能使得废除死刑在我国立刻实现。虽然在人道主义精神被广泛宣扬的今天,国际上许多国家也已经走上了废除死刑的道路,作为一个死刑废除论的坚持者我深信我国也有完全废除死刑的那一天,同时我也深知这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事情。那些拿独生子女犯罪人免除死刑来为我国全面废除死刑铺路的人,我对他们不是不感激,因为他们毕竟是在朝着废除死刑的实践之路上走去。倘若真的有一天,独生子女免死得以实现,那么必然是在整体废除死刑的背景下,否则,也是徒劳的。惟有全面废除了死刑,独生子女犯罪人才可以获得免于处死的机会。⑨

以上种种,不是为了驳斥对独生子女免除死刑的观点,相反的,如果独生子女免于死刑可以实现,正是我们向废止死刑这一目标迈进了一大步,因此我支持任何一次为了废止死刑的努力,也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可以加入到废除死刑的行列,明白废止死刑是一个历史的潮流。在这里我不论述死刑是否应当存在,是否符合公平正义,也不赘述废止死刑的理由,我只是阐述自己的观点:死刑存在的历史与现实价值使得其不会立刻被取代,无论是从人道主义精神出发,还是坚持刑法中罪刑法定和刑法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独生子女不能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享有优待。

而在此之前,所有为了废止死刑的努力应当尊重法律与现实,应当理性正当。道德与法律并不能划等号,道德评价的善恶不代表法律上的否公平正义。不能总是片面考虑一部分人的利益而罔顾整个法律。如果让独生子女罪犯免除死刑,是不是他犯了任何罪都不能处以死刑?即便是他杀死了十个人,一百个人?还会有人提出作为社会精英的高级知识分子罪犯免死,作为家庭支柱的中年男人罪犯免死,作为弱势群体的妇女罪犯免死等等各种各样免死的理由,打着人道主义的旗号,各执一词。如果那样,那立法机关的立法也只不过是一纸空文,司法机关的执法也是形同虚设,法律的权威性将消失殆尽,法律的公平正义就只是南柯一梦了。

注释:

① 马克昌:《刑罚通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91页。

② [意]切萨雷・贝卡里亚:《论犯罪与刑罚》,黄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5页。

③ 风笑天:《中国独生子女研究-回顾与前瞻》,载《江海学刊》,2002年第5期。

④ 曹险峰、穆根栓:《浅议死刑废除及我国死刑政策的发展趋势》,载《当代法学》,2005年第9期。

⑤ 参见朱苏力:《从药家鑫案看刑罚殃及效果和罪责自负》,载《法学》,2011年第6期。

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罚》第四十八条。

⑦ [德]李斯特:《德国刑法教科书》,徐久生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20页。

⑧ 参见邱兴隆:《就独生子女免死对苏力教授说不》,载《法学》,2011年第10 期。

⑨ 参见邱兴隆:《就独生子女免死对苏力教授说不》,载《法学》,2011年第10 期

作者简介:陈欣,性别:女,学校:华东政法大学,年级:2012级,学院:研究生教育院,学历:硕士在读,专业:刑法学,研究方向:刑法。

上一篇:论我国婚姻法中的夫妻住所决定权 下一篇:新形势下关于检调对接的理性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