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楼面裂缝的防治措施

时间:2022-07-27 08:59:01

试论楼面裂缝的防治措施

摘要:钢筋混凝土楼屋面板的裂缝,是目前较难克服的质量通病之一,特别是住宅工程楼板的裂缝发生后,往往会引起的投诉、纠纷、以及索赔要求等。笔者结合相关相关的经验和教训,对楼面裂缝的综合性防治及具体措施进行简要探讨。

关键词:楼面裂缝;防治措施

一、建筑楼面裂缝的种类

1、结构裂缝。虽然现浇楼板承载力均能满足设计要求,但由于预制多孔板改为现浇板后,墙体刚度相对增大,楼板刚度相对减弱。因此在一些薄弱部位和截面突变处,往往容易产生。

2、温差裂缝。由于温度变化,混凝土热胀冷缩而形成的裂缝,此类裂缝一般集中在东西单元的房间以及屋面层和上部楼层的楼板。

3、收缩裂缝。混凝土在塑性收缩、硬化收缩、碳化收缩、失水收缩过程中易形成各种收缩裂缝。

二、建筑楼面裂缝的特征

裂缝的位置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约束,二是抗拉能力。对楼板来说,约束最大的位置在四个转角处,因为转角处梁或墙的刚度最大,它对楼板形成的约束也最大。同时沿外墙转角处因受外界气温影响,楼板成为收缩变形最大的部位。一般来说,楼板内配筋都按平行于楼板的两条相邻边而设置,也就是说,转角处夹角平分线方向的抗拉能力最为薄弱。故大多数板上裂缝都出现在沿外墙转角处,而且呈45度,方向放射状。

三、预防楼面裂缝的几点措施

1、楼面设计中的重点事项

从住宅工程现浇楼板裂缝发生的部位分析,最常见、最普遍和数量最多的是房屋四周阳角处(含平面形状突变的凹口房屋阳角处)的房间在离开阳角l米左右,即在楼板的分离式配筋的负弯矩筋以及角部放射筋末端或外侧发生45度左右的楼地面斜角裂缝,此通病在现浇楼板的任何一种类型的建筑中都普遍存在。其原因主要是砼的收缩特性和温差双重作用所引起的,并且越靠近屋面处的楼层裂缝往往越大。从设计角度看,现行设计规范侧重于按强度考虑,未充分按温差和混凝土收缩特性等多种因素做综合考虑,配筋量因而达不到要求。而房屋的四周阳角由于受到纵、横二个方向剪力墙或刚度相对较大的楼面梁约束,限制了楼面板砼的自由变形,因此在温差和砼收缩变化时,板面在配筋薄弱处(即在分离式配筋的负弯矩筋和放射筋的末端结束处)首先开裂,产生45度左右的斜角裂缝。虽然楼地面斜角裂缝对结构安全使用没有影响,但在有水源等特殊情况下会发生渗漏缺陷,容易引起住户投诉,是裂缝防治的重点。

2、重点加强楼面上层钢筋网的有效保护措施

钢筋在楼地面混凝土板中抗拉受力,起着抵抗外荷载所产生的弯矩和防止混凝土收缩和温差裂缝发生双重作用,而这一双重作用均需钢筋处在上下合理的保护层前提下才能确保有效。在实际施工中,楼面下层的钢筋网在受到混凝土垫块及模板的依托下保护层可以比较有效控制,当垫块间距放大到1.5米时,钢筋网的合理保护层厚度就无法保证,所以纵、横向的垫块间距限制在l米左右。与此相反,楼面上层钢筋网的有效保护,一直是施工中的一大较难问题,其原因为板的上层钢筋较软较细,受到施工人员踩踏就立即弯曲、变形、下坠;钢筋离楼层模板距离较大,无法受到模板的依托保护;各工种交叉作业,造成施工人员众多、行走十分频繁。钢筋被大量踩踏;上层钢筋网的钢筋小马撑设置间距过大,甚至不设(仅依靠楼面梁上部钢筋搁置和分离式配筋的拐角支撑)。笔者建议楼面双重双向(包括分离是配置的负弯矩短筋)必须设置钢筋小马撑,其中纵横向间距应控制在700毫米以内,即每平方米不的少于2只。特别是对于细小钢筋,小马撑间距应控制在600毫米以内,即每平米不能少于3只,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3、预埋线管处的裂缝防治

预埋线管,特别是多根线管的集散处是截面砼受到较多削弱,从而引起应力集中,容易导致裂缝发生的薄弱部位。当预理线管的直径较小,并且房屋的开间宽度也较小,同时线管的敷设走向又不重于(即垂直于)砼的收缩和受拉方向时,一般不会发生楼面裂缝。反之,当预埋线管的直径较大,开间宽度也较大,并且线管的敷设走向又重合于(即垂直于)砼的收缩和受拉力向时,就很容易发生楼面裂缝。因此对于较粗的管线或多根线管的集散处,应按技术导则三的第四条要求增设垂直于线管的短钢筋网。根据笔者的经验,建议增设的抗裂短钢筋采用Φ6-Φ8,间距≤150,两端的锚固长度应不小于300毫米。线管在敷设时应尽量避免立体交叉穿越,交叉布线处可按技术导则三的第4条采用线盒,同时在多根线管的集散处宜采用放射形分布,尽量避免紧密平行排列,以确保线管底部的砼灌筑顺利和振捣密实。

4、材料吊卸区域的楼面裂缝防治

(1)主体结构的施工速度不能强求过快,楼层混凝土浇筑完后的必要养护(一般不宜≤24h)必须获得保证。主体结构阶段的楼层施工速度宜控制在6~7d一层为宜,以确保楼面混凝土获得最起码的养护时间。(2)科学安排楼层施工作业计划,在楼层混凝土浇筑完毕的24h以前,可限于做测量、定位、弹线等准备工作,最多只允许暗柱钢筋焊接工作,不允许吊卸大宗材料,避免冲击振动。24h以后,可先分批安排吊运少量小批量的暗柱和剪力墙钢筋进行绑扎活动,做到轻卸、轻放,以控制和减小冲击振动力。(3)对计划中的临时大开间面积材料吊卸堆放区域部位(一般约40m2左右)的模板支撑架在搭设前,就预先考虑采用加密立杆(立杆的纵、横向间距均不宜大于800mm)和搁栅增加模板支撑架刚度的加强措施,以增强刚度,减少变形来加强该区域的抗冲击振动荷载,并应在该区域的新筑砼表面上铺设旧木模加以保护和扩散应力,进一步防止裂缝的发生。

5、加强楼面施工材料的质量管理

楼板商品混凝土强度为C40(8层以下)C35(8—18层)C30(18层以上),其收缩变形值为同标号普通混凝土的1.2—1.3倍,且商品混凝土单方用水量过大(200Kg),其中部分水在振捣时被游离出来,部分水与水泥结合成凝胶,相当大一部分为自由水仍留在混凝土孔隙中,成为混凝土干缩的隐患。楼板拆模后,板面和板底长期在大气中,后期施工的细石混凝土面层养护期过后也长期处于干燥环境中。正是这种环境效应(受温度、湿度、风力影响使水泥石毛细孔、凝胶孔内的自由水由表及里逐渐蒸发)和尺寸效应(楼板面积大,厚度薄)的共同影响,使楼板较其它构件更易出现干缩裂缝。因此,原材料选用方面,凡细石混凝土、水泥砂浆面层宜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矿渣水泥,标号不低于325号,不宜用火山灰水泥,存放时间不得超过3个月,且要有出厂质量保证书和试验合格证书方可使用。砂要选用洁净的中粗砂,含泥量不得大于3%。石子要选用坚硬耐磨、无风化的碎石或卵石,严禁混有石灰石,含泥量不得大于1%。这样既能减少裂缝,又能增加强度和抗磨能力,宜选用洁净的饮用水,当采用其他来源的水时,水质必须满足混凝土搅拌用水的规定。

总之,当前常见存在的房屋裂缝问题,已引起有关单位及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但裂缝产生的原因是比较复杂的,要想准确地判断裂缝产生的原因,还需要做大量而细致的调查取证工作;所采取的技术措施,也还有待于在今后的工程实践中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张祖锋.浅析楼面裂缝的防治技术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3)

[2] 谢秋生,孟祥国.防治楼面裂缝的技术措施浅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09(1)

上一篇:浅析建筑工程质量监督 下一篇:基于建筑节能的空调系统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