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的色彩大师

时间:2022-07-27 01:42:22

浪漫的色彩大师

刘佑局的幻象绘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偏重于个性创造性的发挥,他是根据新的美学观念和构成原理,将点、线、形、色等造型要素进行有规律的组合,以发现其在表现的观念造型,扩展了作品的思想与艺术容量。禅宗曰:“幡未动、风亦未动,乃心动也。”这正是艺术创作中的境由心生,心变、万变,万物皆变。实象之中亦有抽象构成,虚处之中虽然水墨色荡漾,看似变幻莫测,实则亦重画家内心潜意识的肯定。虚实之间,会心会意,在这造境之中营造出一个新的世界来。同时发挥了画家在最佳艺术效果上的追求。通过对造型要素的追求,对构成原理的感觉理解,对视觉语言、美的观念以及材料的质感、技法体验,促进人的想象力、创造力、形式感和美感的增长。在绘画中并非进行着数字的计算或既定的动乱。这一切都是在直觉控制之下,目之所见及心之所见。虽外绘其形,实内捕其神。其神韵看似偶得,实为画外功夫。须平时注意,对艺术品质的积累,对事物的悟性,对生活的领悟之心以积成艺术修养。张旭观公孙大娘舞剑,理解到书法创作中快慢松紧,抑扬顿挫的用笔,同时提供了欣赏者以更广阔的想象天地,满足了人们对美的追求与享受。因此,可以说创作的过程就是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传情过程。没有这个过程,便没有中国画创作。

一个有成就的画家,其成就的组成部分必然包括他创作的某一个艺术样式或是艺术语言、技法、或者是图式上有重大突破以及突破的价值和意义。一个大画家应该是一个很有思想的,这种思想首先必须有前瞻性,刘佑局始终是在思考中国画怎么向前走的艺术家。他是一位思想者,法国著名思想家帕斯卡有一段名言:“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我们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思想自由并不是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专利,而是人类进取之匙,是全人类的普世价值。人类社会是从野蛮社会向文明社会发展而来并应该朝更文明社会发展,人类进步史就是思想解放史,人类社会面临的文化抉择必然是多元复合的,人类自我思想认识的提高决定着人类的未来命运,这是人类的希望所在,也是人类的进化所需。一个民族的不幸,一种文明的衰落,归根到底是因为失去了思想的驱动力。当下,社会各个领域的观念正处在更新之中,而历史已经一再证明:人类每一次重大进步,都是以解放思想为前提。思想大解放,社会就大进步;思想小解放,社会小进步;思想不解放,社会就不进步。没有思想自由、蜷缩在陈旧思维体系内的民族只能在漫漫长夜里摸着石头过河。

刘佑局的幻象绘画是现代抽象艺术,也是中国当下出现的具有中国人文特征的绘画,在很大程度上融入了中华民族的人文气质和审美情怀,是中国传统艺术审美精神与西方绘画的有机结合,是中国艺术精神生命力的延伸。他的幻象绘画同西方绘画有本质的区别,具有写意性、象征性、抒情性、抽象性等特征。

从材质上看,刘佑局使用的是宣纸,国画颜料、毛笔、丙烯颜料等。在技法上通过色墨聚合,乃至冲撞、融和等方式和形式手段;使之简洁精准、酣畅淋漓,且整体、大气、宏伟;与此同时,他在多次实验中,发现了不同材质的碰撞,产生意料之中与意料之外的分解与聚合,本身就是奇妙的抽象形式与抽象形态的运动与氤氲之美,互为补充、渗透、互动,便产生了动静对比的气势、有无对比的空灵、虚实对比的含蓄:这样的情态在表现时越鲜明,越突出,越强烈,给人的印象就越具形而上的特点。越具情绪性,越具精神的特点。

刘佑局以自己的人生历练、生命感悟、性情本色去面对人类艺术精神和文化潮流,主动地把自己置于人类整体的观念意识与潮流之中,在丰富复杂的文化交融、互换、穿插、碰撞与辐射中,不断筛选、过滤、淘汰、生成、综合并完成了艺术创作的自律过程:他把艺术创造与理想追求直接指向大美境界的求索,并收获了丰硕的艺术成果,建立并完善了自己的风格语言和表现形式。

刘佑局先生的作品带给读者的首先是一种纯真无邪的浪漫与虔诚,靓丽的色彩闪耀着本身的灵光,这种灵光超越了种种善于艺术的种种理性与逻辑的判断,打破了以往经典作品的规范,而这种极富感性与直觉的艺术个性的本质――创造性与想象性,因为艺术的本真既消解理解,弘扬情感张力与自由意志,给人以心灵的感悟。刘佑局先生这些看似随意的挥洒,展示的却是他真实的生活状态。他的绘画追求,他的艺术理想,还有他人生的点点滴滴,都融进了画里,画里画外,浑然一体,既有真情的流露,又有生活的本原,他的艺术之花就这样在春天里静静地开,我们在为其五彩斑斓的艺术作品所陶醉时,我们不得不承认刘佑局先生是一位浪漫的色彩大师。

上一篇:超然出尘 古茂浑朴 下一篇:合理利用复习资料,提高中考历史成绩